2011年,依然是流行盛世,但一切正在起著變化。一部分人把原本意識反叛的電子流行樂帶向純粹的商業領域,以LMFAO、Pitbull為代表;一部分有追求的流行音樂家們開始不斷地在其中注入更多的態度與實驗,以Britney Spears、Lady Gaga、Rihanna為代表;也有一部分人則選擇從經典流行和根源時代汲取靈感,以Adele、Beyoncé為代表。三股風潮的交錯,交織成2011年的流行漩渦。
當然,其中最為現象級的還是Adele的爆紅,她的成功直接影響了流行樂的趨勢,越來越多人向90年代Vocal系抒情的復興靠攏。
2011年的另一個大事件,就是另類R&B三傑Frank Ocean、Miguel、the Weeknd相繼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他們分別代表著融合新一代電聲製作形式的另類R&B的三種方向——疏冷朦朧、灼熱挑逗與簡約夢幻。他們出現在流行與獨立的縫隙中,促進了二者的合流。Gotye在這一年成功也加速了這一進程。
下面就讓我們回到2011年,這個如漩渦般複雜,卻如煙火般燦爛的時刻
歐美樂壇2011回顧視頻
1. 01.17 Miguel發行單曲《Sure Thing》
另類R&B代表男歌手Miguel在今年因單曲《Sure Thing》為更多人熟知。他在R&B/Hip-hop中融入了Funk、搖滾和電子元素,有著灼熱的纏繞感,能夠聽到Prince與Kanye West的影響,同時散發著直白挑逗的性感吸引力。
《Sure Thing》是他的第一支百萬單曲,出自他在2010年末發布的專輯《All I Want Is You》。專輯發布時銷量平平,但隨著《Sure Thing》在R&B/Hip-hop榜單奪冠、在總榜獲得36位,專輯最終售出超過40萬張。
2. 01.24 Adele發布專輯《21》
專輯在Folk和Soul的基礎上,融入了Country Music與南方Blues的影響,因復古抒情風與Adele的嗓音表現得到好評。專輯在次年斬獲格萊美年度專輯、最佳流行專輯兩項大獎。
專輯因她在2011年全英音樂獎上表演《Someone Like You》迅速走紅,在世界範圍內售出超過3000萬張,是21世紀最暢銷的專輯之一。
Adele的成功,除開她的個人魅力與音樂質量,同時也踩在了電子流行轟炸引發的逆向復古潮、音樂視頻的SNS傳播等關鍵節點上。
她身上同時具備90年代Vocal系抒情的審美特點和網際網路SNS傳播的兩項關鍵要素,同時徵服了相對年長的保守聽眾和年輕群體,她在當時躍升為世界級、國民級的歌手,成為上個十年重要的標誌性聲音,是歷史和大眾的選擇。
3. 01.25 LMFAO發布單曲《Party Rock Anthem》
電音二人組LMFAO在2011年初因《Party Rock Anthem》受到廣泛關注,歌曲連冠6周,是美國第三暢銷的單曲,以歡樂的派對電音為標誌風格。
歌曲收錄在他們當年的專輯《Sorry For Party Rocking》中,其中另一支單曲《Sexy And I Know It》也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4. 02.08 Jennifer Lopez發行與Pitbull的合作單曲《On The Floor》
勁嗨派對電音舞曲典型,融合了House、Eurodance與拉丁樂,風靡一時。
Pitbull也是在2011年霸佔舞池的一員悍將。他與Ne-Yo、Afrojack合作的歌曲《Give Me Everything》獲得了冠軍單曲,在當年Billboard年榜排行第五。
在當時,類似的商業化EDM成為了一種流行樣式。粗重的節奏與音效,至今影響著商業電音與平民舞池。
5. 02.14 PJ Harvey發行專輯《Let England Shake》
用陰冷的歐洲根源民謠對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詰問、反思的政治批判態度,將PJ Harvey音樂中的文學性與社會性帶到了新的層面,進入了嚴肅藝術的領域。一種咬緊牙關的悲憫。
她的意義在昇平年代讓人覺得苦澀而缺乏娛樂性,其深遠意義卻在遭遇苦痛之時不斷成為警醒的光輝。
6. 02.16 Frank Ocean發行首張Mixtape《Nostalgia, Ultra》
另類R&B重要人物之一,以浪漫、感性、氛圍化的風格著稱。首張Mixtape以懷舊為主題,朦朧,粘軟如泥沼,在模糊的鼓點中聚起深夜電臺觸人神經的復古合成器情愫,深入到了孤獨者脆弱時避開當下的精神世界。
首張Mixtape廣受讚譽,多位大牌發出合作邀請,同年即參與了Kanye West與Jay-Z的合作專輯與Beyoncé的新唱片,開啟小眾和大眾合流另一關鍵音樂家。
7. 02.25 Lykke Li發布專輯《Wounded Rhymes》
獨立流行女歌手Lykke Li的第二張專輯受到廣泛好評。在Amy Winehouse影響下的壞女孩式靈魂樂vibe中混雜著青少年躁動的Lo-Fi Indie Rock,屬於青春期的叛逆與欲望。她表達出了一種奇特的矛盾、脆弱、怪異與性感,潑灑出屬於年輕人的黑暗色彩。
8. 02.28 Jessie J發行首張專輯《Who You Are》
專輯中的歌曲《Price Tag》和《Domino》都獲得了全球性的成功,以高亢的嗓音、貼合流行的創作力與廣泛的曲風適應能力著稱。
9. 03.21 The Weeknd發行首張Mixtape《House of Balloons》
重要的另類R&B音樂人The Weeknd開始憑藉自己的Mixtape嶄露頭角。
他的音樂有著清晰工整的結構與主線,電子樂的使用不是肆意延展的,而是依照旋律、節奏的發展,沿著Dream Pop的經典範式靠向R&B的走向,主幹極簡,在另類氣息中同時藏著迷幻與流行的可能。被譽為年度最佳新人之一。
10. 03.25 Britney Spears發布專輯《Femme Fatale》
一張重要的電子舞曲唱片。她在電子舞曲的風潮中帶動了Dub Step的流行,在流行的框架中進行了諸多電子實驗,將EDM與R&B、聖歌般的旋律進行了融合。整體音效取向明銳鋒利,而因此透著冰冷的機械感。但正是這種任人擺布的機械感,使Britney Spears藝術人格深處的悲傷內核以一種反情緒的方式展現得更為赤裸。
專輯首周在美國賣出超過27萬6千張,單曲《Hold It Against Me》奪得冠軍。
11. 04.08 Paul Simon發行專輯《So Beautiful or So What》
民謠大師Paul Simon的畢生最佳作品之一。他呈現了真正的世界音樂視野,印度風格的鼓點、藍草鄉村、西非布魯斯、黑人福音等音樂跨越大洲大洋共同集結成對永恆的愛、靈性、生死、信仰的探討。難得的是,年屆70的他,在音樂中依然保持著生動、活潑與探索性。
12. 04.19 tUnE-yArDs發行專輯《W H O K I L L》
《W H O K I L L》的音樂古怪、肆意、多元而不乏經典根源的支撐,拼貼化的探索突出搖滾的稜角,刺出對現實的批判與諷喻,對音效的掌控力令人稱奇。在當年大受樂界青睞,放到整個十年也是不應忽略的獨立音樂佳作。
類似配置簡約「在家做音樂」的低保真形態,在流媒體逐漸強勢的年代成為不少音樂人的常態。
13. 05.23 Lady Gaga發布專輯《Born This Way》
Lady Gaga在《Born This Way》中,更為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怪物美學」,以歌聲鼓勵所有不一樣的人敢于堅持自我。
專輯以搖滾美學為主線,在電子舞曲之外融合了格局、重金屬、電子、Disco、House等風格,透出她在電子舞曲之外的人文關懷,與能量化、宏大化、繁複化的音樂走向。
在曲風與概念上的進取,代表著身為流行歌手的她在搖滾樂的叛逆精神中進一步深化個人藝術人格的野心。
專輯首周在美國賣出110萬8千張,成為史上第17張單周銷量過百萬的專輯。
14. 06.17 Bon Iver發行專輯《Bon Iver》
悲傷的聲線在實驗氣息的民謠情感中散發出矛盾與掙扎,同時具備著源於自然般廣闊而質樸的冰凍詩意,仿佛不加雕琢般的自由感成為反城市化音樂的代表。
作為Bon Iver的第二張專輯,它獲得了更多的關注與讚譽。Pitchfork為其打出9.5的高分。並於次年獲得格萊美最佳新人、最佳另類音樂專輯。
15. 06.21 Maroon 5與Christina Aguilera合作單曲《Moves Like Jagger》發布
Adam Levine與Christina Aguilera的聲線之間產生的奇妙化學作用,創造了一首時髦、輕盈而令人著迷的夏日舞曲。
《Moves Like Jagger》是2011年最為暢銷的單曲,在當年售出超過700萬張。
16. 06.24 Beyoncé發行專輯《4》
比起Beyoncé以往的專輯,《4》更多地由她自己掌控。這是她情感最為外露的一張作品,暴露出完美表象之外的鮮活情緒肌理。
專輯的音樂主線在於回歸經典R&B美學,但《Run The World(Girls)》等則將視線望向非洲根源之處,吸取了Afrobeat的影響。
專輯首周售出31萬張,奪得冠軍。在當年的VMA頒獎禮上,她表演《Love On Top》之後撫摸肚子宣布懷孕的一刻,成為當年的經典畫面。
17. 07.05 Gotye發行與Kimbra的合作單曲《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
歌曲以獨立氣質濃厚的奇異民謠風格俘獲了聽眾。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在多國奪冠,截至2015年10月,它在美國售出790萬張,在史上最暢銷單曲中排名第四。
18. 08.08 Jay-Z和Kanye West發行合作專輯《Watch The Throne》
Jay-Z和Kanye West的合作是這年音樂界的重要事件。專輯延續了Kanye West的密集製作風格,同時結合了Jay-Z的硬核風格,儘管主題依舊集中於黑人的權力意識,但在製作上吸取獨立音樂的包容性異常精彩且具有啟發性。
專輯美國首周奪冠,賣出43萬6千張,二人的專輯巡演成為史上收入最高的Hip-hop巡迴演出。
19. 08.11 One Direction發行首支單曲《What Makes You Beautiful》
Harry Styles、Liam Payne、Zayn Malik、Niall Horan、Louis Tomlinson因X Factor組成五人男團後,發行首支單曲,獲UK榜單冠軍。歌曲青春洋溢的流行曲風大受歡迎。
一年後打入美國市場,單曲空降公告牌28位,為英國藝人21世紀最高空降成績,獲得超過400萬銷量。專輯空降公告牌冠軍,成為首個出道專輯即在美國奪冠的英國團體,獲得了全球性的成功。
20. 08.23 Miranda Lambert、Ashley Monroe和Angaleena Presley組成的鄉村女子團體Pistol Annies發行首張專輯《Hell On Heels》
在保守的鄉村樂領域,女性精神常因保守的大環境而被壓抑。Pistol Annies則大張旗鼓地訴說著女性應有的欲望,與不被控制的攻擊性,三位女創作人用音樂傳遞出了強有力的搖滾壞女孩精神。
專輯在發行時幾乎無宣傳的情況下,最後賣出近50萬張。
21. 09.12 Ed Sheeran發行首張專輯《+》
英國唱作人Ed Sheeran在這一年正式出現在大眾視野中。首張專輯有著流暢上口的曲調、清新的原聲吉他伴奏與日記般的生活感悟。
主打單曲《The A Team》描繪了一位掙扎的風塵女子,憂傷而悲憫,為他打開了知名度,併入圍了2013年的格萊美年度歌曲。
22. 09.20 Fun.發行與Janelle Monáe的合作歌曲《We Are Young》
歌曲因Glee的合唱而在2011年末大火,歌曲因Glee版本的發行,銷量增長超過16倍,後在超級碗的播放使其熱度再度攀升,最終連續六周冠軍。
歌曲有種溫暖、復古的民謠風味,同時洋溢著熾烈的青春氣息,副歌飛揚的旋律如年輕的頌歌,令人慾罷不能。
23. 09.22 Rihanna發布單曲《We Found Love》
《We Found Love》成為Rihanna的第11首冠單,登頂10周,刷新自身紀錄。
歌曲與Calvin Harris合作,流暢而華麗的電子元素與House風格,連同舞動中透著憂傷的主題成為流行新寵。
歌曲收錄在Rihanna的第六張專輯《Talk That Talk》中,專輯中的《Where Have You Been》等曲目同樣展現了鮮明抓耳的電子元素。整體在主流流行的基礎上內容更為大膽,將Rihanna聲音中屬於黑人音樂的野性進一步滲透到了流行各支之中。
24. 10.21 Kelly Clarkson發行專輯《Stronger》
Kelly Clarkson在更多的自我掌控中釋放出聲音中更具質感的流行搖滾魅力。《Stronger》是她最成功的單曲之一,在公告牌奪冠,在國際範圍內都極具流行度。
25. 11.15 Drake發行專輯《Take Care》
基本是Drake最受好評的專輯。在《808s & Heartbreak》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都市情感,使用了更多原聲樂器來凸顯私人氛圍。在流行節奏的排布下,動聽的R&B旋律不斷加入其中,將Hip-hop帶向了更為溫柔、親密、內省化的方向。
26. 12.09 Sia與David Guetta合作單曲《Titanium》發行
歌曲出自David Guetta的專輯《Nothing but the Beat》,Sia寬廣具穿透感的旋律結合歌曲強勁的House與Urban Dance電子節拍,塑造出激動人心的勵志能量。
這首歌在世界範圍內的流行,讓風格獨特的女創作人Sia被更多人認識,在此後的幾年間為樂壇貢獻了數首耳熟能詳的金曲。
27. 12.23 Skrillex發行EP《Bangarang》
一張崇尚感官刺激的EDM佳作,手法暴力,熱情滿載,在Dubstep、Electro House、Progressive House等曲風中熔煉出令人血脈賁張的舞池大作。
Skrillex因此為更多人知曉,並於次年斬獲兩座葛萊美獎項。
感謝收看本期回顧,敬請期待2012的新經典。
在2011年離開我們的音樂家:
07.23 Amy Winehouse去世
年僅27歲的女伶Amy Winehouse去世。她影響之下的21世紀英倫靈魂樂復興卻依然啟發著、影響著我們。
提及的音樂:
Miguel《All I Want Is You》
Adele《21》
LMFAO《Sorry For Party Rocking》
Jennifer Lopez《On The Floor》(單曲)
PJ Harvey《Let England Shake》
Frank Ocean《nostalgia, ULTRA》
Lykke Li《Wounded Rhymes》
Jessie J《Who You Are》
Weeknd《House of Balloons》
Britney Spears《Femme Fatale》
Paul Simon《So Beautiful or So What》
tUnE-yArDs《W H O K I L L》
Lady Gaga《Born This Way》
Bon Iver《Bon Iver》
Maroon 5《Moves Like Jagger》(單曲)
Beyoncé《4》
Gotye & Kimbra《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單曲)
Jay-Z & Kanye West《Watch The Throne》
One Direction《What Makes You Beautiful》(單曲)
Pistol Annies《Hell On Heels》
Ed Sheeran《+》
Rihanna《Talk That Talk》
Fun. & Janelle Monáe《We Are Young》(單曲)
Kelly Clarkson《Stronger》
Drake《Take Care》
Sia & David Guetta《Titanium》(單曲)
Skrillex《Bangarang》(EP)
延伸聆聽:
Das Racist《Relax》
Miranda Lambert《Four the Record》
Oneohtrix Point Never《Replica》
Jens Lekman《An Argument With Myself》(EP)
M83《Hurry Up, We're Dreaming》
Kate Bush《50 Words for Snow》
Black Keys《El Camino》
Tom Waits《Bad As Me》
Destroyer《Kaputt》
Radiohead《The King of Limbs》
Childish Gambino《C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