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
21歲的小易已失聯快5天了。
4月28日,
她從深圳回長沙,
準備去學校體檢,
到達長沙後,
她只給父母說了一句「手機沒電了」,
便再也聯繫不上。
監控視頻顯示,
她很可能已跳入湘江。
家人說,
小易以前很活潑,
但今年3月以來變得垂頭喪氣,
被診斷患有抑鬱症。
這幾天,
小易的家人一邊組織人員打撈,
一邊期待奇蹟發生。
「希望她只是找地方躲起來了。」
4月28日,21歲的長沙女大學生小易從深圳回到長沙,去學校參加體檢。到長沙後,小易只和家人說了一句「手機沒電了」,便失去聯繫,家人再次打通電話時,手機已經在一位環衛工手中。
事後,家人調取的監控顯示,小易下了火車後並沒有直接返回學校,而是來到長沙銀盆嶺大橋河西的橋頭,並很可能從這裡跳入了湘江。家人稱,小易今年大四,正在找工作,此前被診斷為嚴重的抑鬱症。
直到現在,她的家人仍在組織人員在江中打撈,希望發現相關情況的市民能及時與他們聯繫。
長沙銀盆嶺大橋,家人正在尋找小易。圖/受訪者提供
返長後失聯,疑跳入湘江
小易今年21歲,湘鄉人,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大四學生。4月28日,剛在深圳實習兩天的她,回學校體檢。
小易的母親龍女士稱,她和丈夫都在深圳上班,4月28日,孩子從深圳坐火車趕回長沙,參加學校體檢,原本她買了上午10點的車,因未趕上車便改籤到下午3點。「當時是我送她上的車。」父親易先生稱,4月29日凌晨3點50分,火車到達長沙火車站,小易給他打了一通電話並告訴他們,她已經到了長沙,但手機沒什麼電了,準備坐滴滴返回學校。
此後,小易的手機一直關機,失去聯繫。直到早上7點,電話才接通,但接電話的是一位環衛工。環衛工說,自己清晨經過銀盆嶺大橋時,看到了一個行李包,等到第二次返回時還在,以為有人不慎丟失,便先行拾起,並給沒電的手機充了電。
得知此事的龍女士立即通知小易的姨媽前去辨認,認出包和身份證都是小易的。小易的姨媽隨即向銀盆嶺派出所報案,警方調取小易的滴滴行車記錄,詢問司機盤師傅。盤師傅說,小易當時乘車過了銀盆嶺大橋,到了河西,說有人來接她,就下了車。
警方同時調取事發路段的視頻發現,當日凌晨4點多,一名女子從銀盆嶺大橋由西往東方向的人行道上了橋。經家屬辨認,這名女子就是小易。由於橋上離監控較遠,監控畫面較為模糊,只看見有一白色影子來回移動許久後,翻越欄杆墜入湘江,並激起較大的浪花。龍女士稱,這個影子很可能就是自己女兒。
曾多次診斷患有抑鬱症
龍女士稱,今年3月以來,小易情緒不佳,並在學校宿舍有過激行為。龍女士還讓親戚帶小易去湖南省腦科醫院檢查。醫院診斷系統報告單顯示,小易「目前存在抑鬱發作症狀,當前高度自殺風險」。
小易的班主任石老師說:「今年3月,我聽同學說她在宿舍有過激行為,用繩子去勒脖子。」此後,由於小易精神狀況未見好轉,龍女士又曾託老鄉帶她去診斷,診斷結果為「重度抑鬱症」。醫生曾建議住院治療,但因各方面的原因,小易當時只開了藥物回家服用。
龍女士稱,他們家在農村,小易是家裡的老大,底下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身為老大的她從小就非常懂事,很少讓他們操心。當年,小易憑藉文化分考上二本時,他們都很開心。以前,小易都是很活潑積極,但今年3月開始,她好像變了一個人,對什麼都不感興趣。龍女士認為,女兒的這種轉變來自畢業找工作的壓力。
小易學的是科學教育專業,想當一名教師,曾考過幾個公立學校的教師崗位,但都沒通過。從那以後,她好像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垂頭喪氣。從小易的微信中記者發現,她近期與同學的聊天內容多是一些消極言語。與一位馬同學的聊天中,小易說「我真的害怕,我覺得自己連小學生都不如,我真的是一個笑話,我真的想消失」。有同學勸她,「我們一起面對吧」。
龍女士稱,女兒是前幾天去深圳,本打算在自己上班的工廠當文員,上了兩天班以後女兒說不會做,做不了,並哭著說「對不起你們,我什麼都不會做」。小易的姨媽說,之前小易也曾說過,想去一個地方躲一下,藏起來。「好希望她確實只是找一個地方躲起來了,或者受傷了,被人救起來了。」小易的姨媽說。
目前,長沙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水警大隊與銀盆嶺派出所已展開搜尋工作,小易的家人也已組織人員在江面上搜尋,但一連四天沒有任何消息。小易的父親表示,他們還是希望有奇蹟發生,也希望廣大市民如果發現相關情況請儘快聯繫他們,聯繫電話是13528760014。
專家面對困境要學會發現自己的長處
湖南省腦科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師程明表示,抑鬱症的成因比較複雜,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離開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有些同學沒辦法適應這種變化,或者說找到工作了,工作以後不適應,負面情緒沒有及時紓解,可能會誘發抑鬱症。
抑鬱症的核心表現為超過兩周的正面情緒減少,負面情緒增多。抑鬱症患者會降低生活質量,嚴重的可能會有自殺行為,或者擴大性自殺(有可能他殺)。如果發現自己或者身邊的人有抑鬱症表現,應立即就醫,並嚴格按照醫生的方案進行專業治療。
程明說,大學生要了解自己,從專業與性格出發,去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同時,也應該加強自己的學習能力與適應能力,提高綜合素質,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程明提醒,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要正確看待眼前的困境,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發現自己的長處。面對困境時,可以通過運動來釋放消極情緒,同時提醒在校大學生,要儘早參加社會實踐,為畢業做準備。
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