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悉達多太子出家修行,他獨自一人走到一棵枝葉繁茂的菩提樹下,用草葉鋪了一個座位,他面向東方,盤腿靜坐,發下誓願:「我若不能覺悟,寧讓此身粉碎,終不起此座!」
他靜思冥索,總結過去修行的經歷,重新調整思維方法,深究宇宙間一切現象的規律和人生解脫之道。
魔王害怕悉達多太子真正覺悟,就派了愛欲、樂欲和貪慾三名魔女來殷勤獻媚,誘惑太子。但太子對魔女淫蕩的挑逗視而不見,毫不動心。
魔王見魔女引誘沒有成功,就帶領眾魔鬼親自來到悉達多太子座前。魔王威脅太子說,如果太子不立即回到皇宮去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就讓太子粉身碎骨,死在樹下。
悉達多太子專心修行思考,對魔王的威脅就如同沒有聽見。魔王命眾鬼刀箭齊發,殺向太子,但魔鬼的刀箭卻不能挨近太子的身體。這時天空一聲巨響,護法天神來幫助太子,將魔鬼全部驅散。
終於,悉達多太子戰勝了最後的煩惱,獲得了徹底的覺悟而成了大智慧的佛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紅塵中人,一生充滿誘惑,整個人生亦是與誘惑較量的過程。若面對諸如酒色、功利、名望等誘惑而喪失自我,為其臣服,為其馬首是瞻,則必將陷入到誘惑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
誘感隨處可見,誘感無處不在,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的一生中會不斷地被慾念刺激,時時要與難填的欲望溝整作鬥爭。勝出,則不為誘感所動,反之,則會被誘感所折磨,乃至將死之際,亦難逃其桎格。
人生就是一趟誘感之旅,人生的路上處處是美景,可處處布滿誘感,如同「溫柔的陷阱」,如影隨形地伴隨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看得眼花亂、量頭轉向。
誘感就像迷霧一樣遮住了我們前進的方向,讓我們變得無所適從、舉棋不定,唯有拒絕誘惑,我們才能更清楚地看清前面的目標,才能更輕鬆、平安、快捷地邁向成功的終點。所以,面對誘感,我們就要像烈火焚毀萬物一樣,將它徹底焚毀。
對待誘惑要像烈火一樣,而對待他人要像春風一樣,這樣才能夠溫暖大家,獲得大家的友誼。
在仙崖禪師的禪院中,有一個貪玩的學僧,他耐不住寺院的寂寞,常常在傍晚時分偷偷溜到後院高牆下,架起一張高腳凳,翻牆出去玩耍。
仙崖禪師發現後,沒有驚動任何人。一次,學僧又翻牆出去了,仙崖禪師隨後將凳子搬到一邊,自己坐在牆下,等那學僧歸來。
夜深人靜,學僧興盡歸來,不知牆下的凳子已被搬走,從牆上翻下時,感覺到腳下的凳子變軟了,下來一看,原來是踩在仙崖禪師肩上,頓時嚇得魂飛魄散,跪在地上不敢言語。
仙崖禪師把他拉起,並安慰道:「夜深露重,小心著涼,快回禪房休息吧!」
學僧回房之後,心中忐忑不安,夜不能寐,擔心禪師會當著所有學僧的面懲處自己。但事情一天天過去,禪師從來不提此事,更無他人知曉。學僧深感慚愧,從此再也沒有私自外出,而是潛心修行,終成一代名僧。
仙崖禪師以自已寬闊的胸襟,大智大慧地挽救了一個浪子,成就了一個名僧。《菜根譚》上有一句話:「春風育物,朔雪殺生。」
一個胸寬宏忠厚的人,就好比溫暖的春風化育萬物,能給一切具有生命的東西帶來生機;一個胸襟狹隘刻薄的人,就好比冰冷凝固的白雪,能給一切具有生命的東西帶來殺氣。
所以,溫暖的春風人人歡迎,寒冷的冰雪人人討厭。同理,做人也是如此,一個心胸狹隘的人,任何人都不願意接近他,反之,一個氣度恢宏、待人寬厚的人,任何人都願意接近他。刻薄成性的人,有時一句話都讓你痛苦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