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合乎邏輯的,未來是不確定的。
事實後的合理性不等於事前的確定性。
人的一生總是在追求確定性,即只有獲得確定性才能讓自己感到安全。
事實上,確定性是不可能達到的。
只有意識到確定性並不存在,我們才能找到內心的平靜。
交易員能否獲得長期利潤,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如何處理這種不確定性。
股票市場的隨機性和交易者對確定性的追求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人性固有的弱點,如貪婪和恐懼,希望和運氣,輕信和盲目,自負和固執,
大多數股票交易者註定是輸家。
我們永遠不會看到全貌,我們只看到冰山一角。
未來的市場誰也不能準確地預測,在我看來,任何時候的市場都是拿自己的籌碼下注出去。
事實上,沒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股票市場交易是一種概率遊戲。
長期利潤不是通過預測市場來獲得的。
通過「在做對的事情時儘可能多地賺錢,在做錯的事情時儘可能少的損失錢」。
進入正題
股票市場自交易以來,
人們就開始孜孜不倦地探索各種各樣的投資理論,
其中技術分析是重要的理論之一。
實際上,技術分析是100多年前創建的股票投資理論,
是投資者對股票量價變化長期觀察歸納總結的若干「規律」。
技術分析以市場行為(價格和成交量)為研究對象,
以判斷市場趨勢並跟隨趨勢的周期性變化來指導交易,
認為市場行為包容一切信息、價格以趨勢方式波動、歷史會重演。
目前,股票分析的技術指標超過1000多種,從功能角度而言,
總體可以分為趨勢類、擺動類和能量類指標。
丨量化研究指標:
NO.1 巴菲特指標
該指標通常被稱為「巴菲特指標」,
是「股神」沃倫·巴菲特最喜歡的市場指標之一。
當它處在70%~80%時,通常是一個較好的投資區間,
但超過100%時,就該轉向避險了。
即便2008年金融危機前,該指標也不過107.5%。
但從2013年底開始,就沒有低過107%。
有專家表示,巴菲特指標不僅僅是一種估值指標,
更多是一種衡量經濟對市場槓桿程度的方式。
換言之,考慮到目前美股相對於經濟規模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如果美股下跌,可能會對美國經濟產生更大的影響。
丨NO.2
除了技術指標外,還會試圖研究股市與GDP之間的關係,
從而運用計量經濟模型套出數學公式。
簡而言之,股市與GDP就像一條河的兩岸,而數學公式就是橋梁。
同理,其他指標的建立也在此基礎之上。
舉例:
2009年到2019年,A股總市值/GDP分別為71.6%、66.1%、45.39%、44.34%、42.02%、
58.3%、78.5%、68.2%、68.5%、47.3%、59.8%。
2020年上半年股市顯著上漲,GDP受疫情拖累,A股總市值/GDP上升,
當前約在80%附近,尚還處於合理範圍。
如果下半年股市維持上半年的漲幅,
假設全年GDP增速能達到3%,該比例在年底可能達到90%以上,
亦即達到階段性的股市高估。
以上列表,大致反映了股票的高估與低估,瘋狂與恐慌,興奮與悲傷。
丨NO.3 backtrader
backtrader是用於量化研究的一種指標,
其含義是:量化投資回測與交易
它是一個系統,被譽為目前最強單機量化平臺。
可以添加自定義的指標和交易策略,
提高對交易系統回測的效率。
這個工具可以導入自己的行情數據文件,
也可以添加自定義的指標。
測試結束後能顯示指標和行情圖表,
而且可以對指標的不同參數設置進行批量測試。
而其運用是需要學會計量經濟學+程式語言。
那麼Backtrader這樣的回測工具有什麼用處呢?
主要是可以對指標的不同參數設置做測試。
例如MA均線可以設置不同的時間長度,那麼什麼樣的參數設置的效果更好呢?
如果通過人工手動將每個參數都測試的話,那麼就會很繁瑣。
所以可以通過工具來尋找交易系統中使用到的每個指標更好的參數數值。
丨NO.4 BOLL指標
BOLL指標又稱布林線指標(Bolinger Bands),
BOLL指標由約翰布林根據統計學中的標準差原理設計。
股價的波動通常圍繞某一價值中線在一定的範圍內波動變化。
在所有的技術分析指標中,BOLL指標的計算方法較為複雜,
BOLL指標計算基於統計學中的標準差,涉及中軌線(MB)、
上軌線(UP)和下軌線(DN)等的計算。
根據計算間隔時間的差異,
BOLL指標也包括日BOLL指標、周BOLL指標、
月BOLL指標年BOLL指標以及分鐘BOLL指標等各種類型。
經常被用於股市研究的是日BOLL指標和周BOLL指標。
丨總結
這些高端指標的作用是比普通指標管用的。
而要運用這些指標,則需要通過某個平臺。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 intelligent operation asistant
想要更多了解,這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