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是古今中外人類共同追求的美好願望。「人人生而平等」,多麼美好、多麼振奮人心的宣言。然而,經過無數次實踐乃至革命,走到今天,人們最有底氣喊的恐怕是這一句:人人死而平等。
一個令人沮喪甚至深感羞辱的現實是,這個世界依然存在「等級」,且歷久彌新。無論哪種政體,民主也好,非民主也好,似乎都無法消滅「等級」。「民主」反而讓等級差別愈加生機勃勃。
美國已故的文化批評家、賓夕法尼亞大學英語系教授保羅·福塞爾著有《格調》一書(英文名:Class:A Guide Through the American Status System),探討美國社會的「等級」。《格調》主要針對社會等級問題中那些可見、可聽的符號,而非聚焦種族、政治或是宗教等宏大主題。
因為,等級不僅僅和財富有關,更體現在容貌、衣著、餐桌舉止、談吐、休閒方式等細微之處,正是這些細微的品質確立了你的位置。
《格調》告訴我們,語言是有「等級暗示」的,英文裡有一些「絕對的等級差別標誌」。雙重否定的用法是一個特別重要的例子,比如「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類似的表達方式在貧民階層大量使用,這個用法使貧民階層與中產階層、上層階層區別開來。
當然,福賽爾講的只是一個概率問題,不絕對,讀者沒必要較真。但他指出一個很重要的觀點:語言是判斷一個陌生人社會地位最有效的工具。
那麼,中產階級講英語有哪些「等級暗示」?我們應該如何把握「格調」,做到優雅,哪怕是土裡土氣的優雅?
聽文刀君慢慢「戲」談。
1. 不要犯語法和單詞拼寫錯誤。
《格調》告訴我們,「語法,在中產階級和下層之間劃出一條界線。」
比如,「He don't」和「I wants it」,這種錯誤不管是口誤還是語法知識缺失,無疑會把你的社會等級降低一大格。
這種錯誤在翻譯資格考試(CATTI)和外宣實踐中並不少見,比如,「a lot of people has」這樣的低級錯誤常見於考生的卷面。還有,實踐中曾看到把「中國」寫成「china」,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譯成「One water lives one people!」
單詞拼寫錯誤,會讓人覺得你是文盲。
川普經常發推,推文裡經常出現單詞拼寫錯誤,每次都會遭到媒體的熱情調侃。
單詞拼寫錯誤有時候會很尷尬,比如把「the public」寫成「the pubic(陰毛)」。
有些單詞拼寫錯誤,往往是由於誤用「大詞」。比如,翻譯資格考試閱卷中曾見考生拽文弄字卻出了洋相。可能覺得「big」「large」不夠分量,於是拽出一個「substantial」,用對了還好,可偏偏還拼錯了。這就好比,本想擺出一招白鶴亮翅,最後卻摔了個嘴啃泥。
這一條是硬傷,切記切記。
2. 用詞儘量委婉含蓄,善用「多音節詞」。
典型的中產階級成員唯恐被人判定為社會地位無足輕重,因此他們總是忍不住使用委婉含蓄的語言。
這一點與中文語境下的委婉有異曲同工之妙。比如,「銀行櫃員」被模糊地稱為「金融從業者」;「房屋中介」改稱「房地產從業人員」;「網絡作家」不妨稱為「文藝工作者」。
英文中,比如,「銷售經理 (sales manager)」,搖身一變改稱「市場營銷副總裁(Vice President, Marketing)」,委婉含蓄的稱呼不僅僅是音節多了,而且給人添了分量。
再比如,當你在商場看到一件精美的衣服或者首飾,千萬不要像沒見過世面似地驚嘆「super」「outstanding」,一個含蓄的「nice」就夠了。
福塞爾在《格調》中指出,善用「多音節詞」也是中產階級用詞的特點,而且能用多音節詞的場合也很多。比如,「現在」不用「now」,用「as of this time」,「問」不用「ask」用「inquire」,「之後」不用「later」用「subsequently」,「使用」不說「use」而用「usage」。
「toilet(衛生間)」一詞中產階級是不太用的,他們一般用「rest room」或者「lavatory」。
同樣描述乏味或者厭倦,上層和中層人士會說「tiresome(令人厭倦的)」或者「tedious(冗長的)」,比他們階層低的人會說「boring(沒意思)」。
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說,渴求他人尊重的欲望就像天然的飢餓感那樣真實,而世人的忽略或輕視則像痛風病或結石一樣引發劇痛。
這一點,似乎在中產階級身上最明顯。
3. 壓低你的聲調,必要時保持沉默。
當陌生人見到你說「nice to meet you(見到你很高興)」,如何回答呢?
可以回答「nice to meet you too!」這是初中英語第一課教的。
初中老師不知道或者不願教給你的是另外一種回答:
沉默並不失禮貌地微笑。
這出人意料的沉默是高等階層的標誌。請細細體會。
《格調》還告訴我們,「噪音和叫嚷屬於貧民階層。」
就好比早晚高峰裡的北京地鐵,有的人因為一點摩擦碰撞就大喊大叫、口出惡言,喋喋不休如入無人之境。
但凡自認為有點格調(class)的人都不希望在公共場合撒潑,不管誰對誰錯,寧願說聲「對不起」,儘量不讓自己成為萬眾矚目的對象。
文刀君常常對那些敢於在圖書館或者安靜的咖啡廳裡公然喧譁的人感到不解,是什麼讓他們有「鶴立雞群」的勇氣,是什麼讓他們如此享受別人怒目而視的眼神?
原來是「格調」的缺位!
「貧民階層似乎希望以自己生氣勃勃的喧囂,以其音調、速度和節奏來博得他人的恭維。中產階級出於對被取笑和失敗的恐懼,在社交場合絕不會有這種表現。」
格調缺位了,物質再富有也是貧民。
以上三條,如能融會貫通並舉一反三,將大大提升格調,彰顯中產階級出淤泥而絕不土裡土氣的優雅。
最後,不妨再給自己起一個上檔次的英文名字。
這個文刀君已經替你想好了,可以叫Juswin——賈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