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66熱點問答】個稅年度彙算時,有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或捐贈的...

2020-12-15 澎湃新聞

&

今年,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捐款捐物,展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擔當。那麼,您知道嗎?公益捐贈在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時是能夠享受優惠的哦!除此之外,特許權使用費類的問題也是近期諮詢熱點。本期,申稅小微就整理了特許權使用費及捐贈兩類大家關注度較高的熱點問答,一起來看看吧!

一、特許權使用費類

01

什麼是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答: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編劇取得的劇本使用費,按稿酬所得徵稅還是按特許權使用費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02

答:對於劇本作者從電影、電視劇的製作單位取得的劇本使用費,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計徵個人所得稅,併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彙算。

03

個人獲得的專利賠償款應按什麼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答:根據國稅函〔2000〕257號文件規定,專利賠償款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計繳個人所得稅,併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彙算。

個人將小說手稿進行拍賣取得所得,應按什麼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04

答: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複印件拍賣取得的所得,按照「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併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彙算。

二、捐贈類

01

公益性捐贈扣除應當符合什麼條件?

答:個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公益性社會組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向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的捐贈,發生的公益捐贈支出,可按照個人所得稅法有關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上述所稱境內公益性社會組織,包括依法設立或登記並按規定條件和程序取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慈善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和群眾團體。

在公益捐贈中,個人捐贈貨幣性資產和非貨幣性資產如何確定捐贈額?

02

答:個人捐贈貨幣性資產的,按照實際捐贈金額確定捐贈額。個人捐贈股權、房產的,按照個人持有股權、房產的財產原值確定捐贈額。個人捐贈除股權、房產以外的其他非貨幣性資產的,按照非貨幣性資產市場價格確定捐贈額。

03

居民個人公益捐贈支出可以在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時扣除嗎?

答:根據現行稅收政策規定,公益捐贈支出是綜合所得年度彙算重點稅前扣除項目之一,因此納稅人的公益捐贈支出是可以在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時扣除的。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現行的綜合所得年度彙算制度可以幫助納稅人更加精準、全面地享受公益捐贈優惠政策,更好的保障納稅人權益。比如,有的納稅人平時工作繁忙,在平時沒來及申報扣除公益捐贈支出,那麼他可以通過年度彙算追補扣除。還有的納稅人取得稿酬、勞務報酬、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在平時沒有充分足額扣除公益捐贈支出,那麼也可以通過年度彙算追補扣除。

總而言之,納稅人沒有及時或足額扣除公益捐贈支出的,都可以在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時申報扣除,保障納稅人充分享受政策紅利。

居民個人在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時扣除公益捐贈支出應該注意什麼?

04

答:納稅人在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要在稅法規定的額度範圍內扣除公益捐贈支出。根據現行政策規定,納稅人在綜合所得扣除公益捐贈支出有上限的,具體為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的百分之三十(政策規定對公益捐贈全額稅前扣除的,不受該比例限制)。因此納稅人在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時,要著重關注自己公益捐贈支出扣除的上限,以便準確享受公益捐贈政策。

第二,要留存好捐贈票據。根據現行政策規定,當納稅人完成捐贈,不論金額大小,公益性社會組織、國家機關都可以為捐贈人開具捐贈票據。因此,為了防止通過虛假捐贈逃避稅收,政策規定享受公益捐贈政策的納稅人要妥善保管捐贈票據,以便在稅務機關後續有核查需求時予以配合。

05

同時存在限額扣除和全額扣除的公益捐贈,兩者扣除的先後順序會影響最終繳納稅款金額嗎?

答:不影響。根據現行稅法規定,個人公益捐贈支出的扣除基數為扣除捐贈額之前的應納稅所得稅額。也就是說,這個應納稅所得額是一個固定數,不會因為先扣了一筆捐贈額而縮小。因此,不論是先扣限額捐贈支出還是先扣全額扣除捐贈,最終效果都是一樣的。

往期回顧

1.

2.

3.

4.

5.

6.

7.

8.

9.

原標題:《【12366熱點問答】個稅年度彙算時,有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或捐贈的情形怎麼辦?一文全看懂~》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便民」個稅年度彙算,關於「綜合所得」的9個熱點問答在此!
    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正在進行中。哪些所得項目是綜合所得?綜合所得適用的稅率是什麼?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如何確定?近期納稅人對「綜合所得」的相關問題諮詢熱度很高。市稅務局整理了9個熱點問答,希望能帶給你幫助!詳↓哪些所得項目是綜合所得?
  • 廣州多舉措優化外籍個人個稅年度彙算涉稅服務
    目前,「廣州稅務服務號」、「廣州稅務」微信公眾號推出中英雙語「個稅微課堂」、中英雙語《外籍個人個稅年度彙算熱點問答》、中、英、日、韓四種語言版本的《個稅年度彙算系統申報操作指引》和個稅年度彙算宣傳折頁等宣傳產品,確保外籍納稅人或扣繳單位得到充分指引,助力提升國際化納稅營商環境。廣州日報同步將上述資料向外籍個人發布,方便讀者按圖索驥,輕鬆辦理2019年度個稅年度彙算。
  • 個稅2019年度彙算超過彙算期需要向哪裡辦理申報
    個稅2019年度彙算超過彙算期需要向哪裡辦理申報?  如果您沒在規定的年度彙算期間完成申報,稅務機關將依次根據您的任職受僱單位所在地、最後所屬期內金額最大的綜合所得收入來源地確定您辦理年度彙算的主管稅務機關。屆時,您需要向該稅務機關辦理年度彙算申報。
  • 「12366熱點問答」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常見問題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4號)第一條規定,依據稅法規定,2019年度終了後,居民個人需要匯總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
  • 多退少補,個稅首次年度彙算
    此次是個稅改革後,首次進行的個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通過年度彙算,可以準確計算納稅人綜合所得全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多預繳了退還、少繳了補繳,納稅人有了「查遺補漏」的機會,以確保充分享受改革紅利。 什麼是年度彙算?
  • 個稅彙算時間到了,這條微信教你如何辦理
    最近一段時間,陸續有人收到稅務機關關於個稅年度彙算的信息提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登錄「個人所得稅」App,通過綜合所得年度彙算功能辦理個稅補繳或退稅。但仍有不少市民存有疑惑:個稅彙算清繳具體如何申報?平時單位已經代扣代繳了個稅,還需要彙算嗎?帶著這些問題,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了稅務部門相關負責人。Q:個稅年度彙算的範圍是什麼?
  • 2019年度個稅彙算清繳開始!怎麼計算,哪些情況可退稅都在這裡!
    也就是說,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綜合所得,按年算帳、多退少補。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又開始了,最近,朋友圈裡都開始議論,這次你能退多少稅,你要交多少稅。那麼今年,關於個稅年度彙算,有一些關鍵點要和大家說一下。這次的退稅時間截止至6月30日,過期不候!哪些人需要辦理彙算清繳?
  • 【關注】8月徵期,關於個稅申報大家關心啥?12366幫您來解答
    問&答最近,雖然個稅年度彙算已經落下帷幕,但是與個人所得稅申報相關的問題依然是大家關注的熱點。這一期的12366熱點問答申稅小微就為大家帶來了關於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公益捐贈支出以及「個人所得稅」APP中任職受僱信息相關的熱點問答,一起來看看吧~01以前月份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未申報,現在可以補充享受優惠嗎?
  • 今天是個稅年度彙算最後一天
    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將於6月30日結束,你完成個稅彙算申報了嗎?如果還沒辦理的話,一定要抓緊了,今天是個稅年度彙算的最後一天,儘快通過個人所得稅APP或者自然人電子稅務局官網進行年度彙算申報並辦理退(補)稅。除符合規定的免予彙算情形外,未依法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的,可能面臨稅務行政處罰,並計入個人納稅信用檔案。
  • 【12366熱點問答】個人領取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
    【12366熱點問答】個人領取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問&答之前,申稅小微為大家推送了個稅彙算中與工資薪金相關的熱點問答
  • 2019年個稅彙算清繳標準判定看過來
    4月1日,2019年個稅彙算清繳已經成為眾多納稅人關注的熱點,更有網友曬出退稅截圖。記者發現,為確保納稅人順利完成新稅制實施後首個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會算,山東省稅務局官微「山東稅務」開通了「個稅年度彙算」系列操作指引。
  • 2019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月底截止 逾期申報補稅將收滯納金
    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將於6月30日結束。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提醒納稅人抓緊辦理個稅年度彙算申報及退(補)稅,確保及時獲得退稅,充分享受改革紅利,同時避免逾期申報補稅而產生稅收滯納金。
  • 個稅2019年度彙算本月底截止,逾期申報補稅將產生滯納金
    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將於6月30日結束。市稅務局提醒納稅人抓緊辦理個稅年度彙算申報及退(補)稅,確保及時獲得退稅,充分享受改革紅利,同時避免逾期申報補稅而產生稅收滯納金。所謂年度彙算,就是居民個人將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合併後按年計算全年應納的個人所得稅,再減除納稅年度已預繳的稅款後,計算應退或者應補稅額,向稅務機關辦理申報並進行稅款結算的行為。
  • 提醒:2019年度個稅彙算即將截止
    提醒:2019年度個稅彙算即將截止 2020-06-18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個稅app怎麼退稅?2020個稅退稅怎麼操作「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
    「個人所得稅」APP辦理年度彙算啦,你們都去申請退稅了嗎?這是自2019年1月1日新個稅法全面實施以來,個人納稅者首次參與到個人綜合所得稅的年度彙算當中。個稅app怎麼退稅?如何進行彙算?綜合稅制,通俗講就是「合併全年收入,按年計算稅款」,而綜合所得分為以下四項:工薪薪資 勞務報酬 稿酬 特許權使用費=綜合所得(以「年」為周期計算)而對應綜合稅制,還有一個更加詳細的公式算法計算退稅或補稅:用公式表示2019年度彙算即:
  • 你申報個稅年度彙算了嗎
    徐州市稅務局工作人員介紹,這種觀點其實是一種認識誤區,當前的個稅彙算是將2019年度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四項所得(即綜合所得)加總後應納的個人所得稅與已預繳的稅款相比較,多退少補。簡單歸納就是:預繳多,應退稅;預繳少,須補稅。記者從市稅務局了解到,通常有幾種常見應退稅的情形。
  • 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政策發布 哪些人需辦年度彙算?
    2.2019年度有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申報扣除的;例:某納稅人每月工資1萬元、個人繳付「三險一金」2000元,有兩個上小學的孩子,按規定可以每月享受2000元(全年24000元)的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但因其在預繳環節未填報,使得計算個稅時未減除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全年預繳個稅1080元。
  • 2019年度廣州個稅彙算郵寄申報指南
    (簡易版)》或《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納稅申報表(問答版)》。  納稅人取得境外綜合所得的,應填報《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納稅申報表(B表)》及《境外所得個人所得稅抵免明細表》。  (二)納稅人選擇在年度彙算申報時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需附報《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表》。  (三)納稅人有按規定在稅前扣除的商業健康保險的,需附報《商業健康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
  • 2019年個稅彙算清繳要來了
    依據稅法規定,2019年度終了後,居民個人(以下稱「納稅人」)需要匯總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以下簡稱「捐贈」)後,適用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並減去速算扣除數,計算本年度最終應納稅額,再減去2019年度已預繳稅額,得出本年度應退或應補稅額
  • 多渠道辦理 我國個人所得稅首次年度彙算啟動
    年度彙算,通俗來說,就是居民個人將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的綜合所得(即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合併後按年計算全年最終應納的個人所得稅,再減除納稅年度已預繳的稅款後,計算應退或者應補稅額,向稅務機關辦理申報並進行稅款結算的行為。個稅是退還是補?成為近期大家熱議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