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院校正團職,該選擇轉業還是自主?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2020-12-23 嶺南通途

部隊院校正團職,該選擇轉業還是自主?我想這也是很多幹部內心疑惑的問題,想轉業,又怕待遇不好,想自主,又覺得沒啥好的思路,確實顧慮的東西比較多!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一起交流一下!

一、在部隊院校工作儘量幹到退休

能夠去部隊院校工作,我想這是全軍廣大幹部內心的希望了。首先第一個就是工作相對來說比較輕鬆,要比基層單位要輕鬆很多。第二個就是假期比較多,能夠照顧到家庭。第三個就是院校通常都是在大中城市,可以說是非常好的安家的地方。這幾點都是在院校工作的好處,可以說是很多幹部夢寐以求都想去工作的地方。

所以如果有機會在部隊院校工作,我個人的建議還是如果能夠幹到退休,儘量選擇在院校幹到退休。

題主作為正團職的幹部,可以說在部隊幹到退休是沒有問題的,目前部隊退休的政策是軍齡滿30年就可以退休,正團職幹滿30年軍齡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這一點相親題主自己本人也非常清楚。

並且院校的提職相對來說更加容易練,如果自己工作比較出色,能夠有機會提副師職以上的崗位,那麼更加要好好珍惜,更加要努力拼搏,爭取能夠上富時就上副師。

二、如果安置地公務員待遇很好我建議選擇轉業

如果確定自己非常想退伍,那麼該選擇轉業還是選擇自主擇業?首先我個人要看的就是安置地公務員待遇水平如何?

公務員的待遇水平和各地的經濟發展關係是非常大的,在經濟比較發達的江浙,廣東一帶,公務員的待遇可以說還是非常高的,每年的年薪可以達到30萬以上,尤其是正處級以上的幹部,那更是更高。所以如果自己的安置地是在公務員待遇水平非常高的地方,那麼我建議如果退伍的話可以選擇轉業,因為這樣的話能夠獲得一個更好的保障,更好的待遇。

同時選擇轉業還是自主,還要考慮一個家庭的問題,那就是要看一下自己家裡面是什麼意見,看一下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如何,做什麼事情都要獲得家裡面的支持才是最大的根本。

三、轉業安置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選擇轉業安置也會遇到一些困惑和問題,甚至會遇到一些困難,在這裡我也跟大家說一說。

轉業的好處很多,我在前面說了一個是待遇,第二個是穩定,轉業以後,也能夠積累一些地方的人脈,可以說對於以後自己家庭,對於以後小孩的發展都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但是轉業安置也會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比如說轉業安置,安置在什麼崗位,安置在什麼部門,這個是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要看當年當地拿出什麼樣的崗位,這是第一個不確定性。

第二個就是降級安置的問題,現在地方公務員進行了職級並改,以後每個部門它不同級別的崗位人數,是有一定比例限制的。如果你進去的那個單位和你平級的崗位已經全部滿編了,就要把你降級安置一直降到能夠符合安置的最高級別為止,那這個降多少級就不一定了,所以說這是個比較嚴重了問題,也是需要個人謹慎考慮的問題,很多時候不是地方不願意給你一個平級的崗位,而是確確實實這個部門最高級別的崗位都容不下你。

這是轉業安置要會面臨的兩個最主要的問題,如果選擇轉業安置,一定要考慮清楚,最好提前向地方有關的部門了解清楚再做決定。

四、安置地公務員待遇不好我建議選自主

如果自己安置地公務員的待遇水平並不高,甚至說並不太好,我個人建議選擇自主。前面我也說了,公務員的待遇水平,其實真正除了極個別經濟發達的地方,大部分的地方公務員待遇其實是不高的,要比部隊要低很多。

以我所在的地區為例,正處級領導幹部每個月到手的錢也就是六七千塊錢,年底可能會加上有四五萬的績效,整體來說要比部隊團職幹部年收入要低很多。

所以說,如果自己的安置地屬於這類的地方,我個人建議選擇自主擇業,因為自主擇業,每個月拿到手的錢年收入可能都要比你在轉業安置上面的崗位工作拿到的錢更多。

自主擇業以後還可以自己再去找一份工作,能夠掙到另外一份收入,相對來說要比轉業安置要好很多。

五、自主擇業要做好的心理準備

選擇自主擇業當然有它的好處就是每個月即使自己不幹活,也能夠拿到一筆並不低的收入,但是自主擇業也會面臨一些問題,同時對這些問題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自主擇業以後可以去創業。但是創業是有風險的,說實話有的人成功了,但是更多的人是失敗了。所以說這一點一定要考慮清楚,創業這個事情,不要隨隨便便輕輕易易就去做,要充分考慮清楚。

自主擇業以後去工作能夠重新煥發疫青春,重新走到比較高級的崗位的不多。所以如果選擇了自主擇業就要做好未來不一定還能夠走到像部隊這麼高級的崗位的準備,或者說找到這麼有成就的崗位的準備。

以上是本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理解,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文由嶺南通途原創,想了解更多知識,歡迎留言評論,點讚關注。

如果大家有想問的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些問題進行專門發文回答。

相關焦點

  • 有朋友在部隊幹了29年,正團,下一步,轉業還是退休,如何抉擇?
    前兩天,有人在後臺給小編留言,他說的一位朋友在部隊幹了29年,現在是正團,下一步準備轉身了,是選擇轉業還是退休,很是糾結。感謝您對小編的信任,您的朋友在部隊已經幹了29年了,正團職幹部,看樣應該是調副師沒戲了,否則也不會想著轉身。
  • 39歲部隊行政副團兩年,是降職轉業到省直機關還是自主擇業?
    39歲部隊行政副團兩年,是降職轉業到省直機關還是自主擇業?這是小編收到的私信,關於如何選擇咱們繼續往下看~比如在江蘇省,近日就有354名軍隊轉業幹部通過「積分選崗」「雙向選擇」安置到理想崗位,11名轉業幹部通過「直通車」進入公安政法系統。
  • 部隊自主擇業幹部,轉業後工作生活狀況怎樣?力所能及,各取所需
    我就是正團職上校轉業時,選擇了自主擇業安置方式的。
  • 軍官如何自主擇業?需要什麼樣的條件?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在很多地方,自主擇業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的,甚至要比選擇轉業安置還要好,因為大多數地方的公務員待遇說實話是比不上自主擇業以後每個月拿到的退役金的待遇,我在前面的很多問答和文章中也進行過專門的分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出來看一看。
  • 部隊16年轉業,安置在縣城事業單位怎麼樣?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部隊16年轉業回來去縣城事業單位是個好的選擇嗎?我個人認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並且這也是大部分符合轉業安置的士官的選擇!好與不好都是相對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評價和標準,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一起交流一下!就這三種類型而言,我個人肯定推薦優先選擇縣城的崗位,然後選擇鄉鎮的事業編崗位,最後才會考慮企業的工人崗位,因為企業的工人崗位是最沒有保障的。轉業安置都是根據自己的戶籍所在地確定安置在哪裡的,如果你入伍前戶籍所在地是在鄉鎮,那麼最後通常都是安排在鄉鎮所在的縣或者區。
  • 軍官退伍,選擇轉業還是自主擇業?要從這幾個方面全盤考慮!
    轉業對於軍官來說是一件涉及後半輩子的大事,選擇安置還是自主,也是很多人猶豫的事情,怎麼選,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看安置地公務員待遇題主行政副團兩年,應該也有不少老鄉已經轉業了,建議一定要提前了解安置地有關政策,看看安置地公務員待遇怎樣,說實話,不少地區的公務員待遇還是與部隊有差距的,當然也有一些地方比部隊好,題主可以算算自己自主一個月能拿多少,公務員能拿多少,兩個對比一下,如果差不多,可以考慮自主,因為自主以後還可以自己再幹一份職業
  • 本科畢業生,入伍後提幹還是士官轉業好?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本科畢業生,入伍後提幹還是士官轉業好?我個人的回答是提幹是第一選擇,提不了幹再考慮士官轉業!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一起交流一下!所以說想要成功提幹,必須要付出努力和汗水,在平時的訓練當中就要什麼都要爭先,一定要確確實實下功夫鍛鍊自己,尤其是在體能和一些科目上面,同時也可以向前面成功提幹的老前輩多請教一些經驗,看看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這樣可以有助於自己少走彎路。
  • 部隊要編制,是隨部隊「集體轉制」還是「轉業」?當兵的來看看
    進入部隊成為一名軍人是很多人的夢想,所以一些年輕人也在適齡的時候,選擇了進入部隊成為一名軍人。在部隊經過多年的訓練,大部分人也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軍人了。不過隨著在部隊時間的變長,很多人也面臨著後續的問題。
  • 入伍第五年,是留還是走呢?該如何選擇?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入伍第五年,是留還是走呢?該如何選擇?我想這是很多五年兵的疑惑,因為第五年是個很重要的選擇點,要是選擇留隊,那就是奔著三期去努力的,如果選擇了退伍,那就是徹底離開部隊了!那麼第五年應該怎麼選?今天我們就這個話題一起交流一下!
  • 轉業後享受什麼待遇?
    不過,他們不是副師職上校,而是正團職上校。這一點可以從他們的資歷略章上都能看出來,紫色底板銀白色五角星。既然知道,正團職上校是什麼模樣,那麼副師職上校又是什麼模樣?由此可見,副師職上校還是存在的。副師職上校相當於什麼級別,這個問題沒有具體的參考物,也是不好去直接對比。但可以從正師職大校的行政級別上能夠看出來, 一般來講正師職大校都是相當於正廳級。是故,正師職大校又被稱之為地師級。副師職比正師職的職務級別低半級,大概相當於副廳級。
  • 師長在其轉業安置崗位退休,而班長卻升任副市長,人生際遇想不到
    我原來的一個部隊首長-曾經的副支隊長(副師職),從其轉業時安置的職務-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退休了,而我曾經的班長,卻擔任了副市長,仍有向上的潛力,人生的際遇真是奇妙啊!以前的部隊首長,在部隊時是分管財務的副支隊長,也算是實權在握!
  • 軍官轉業,到底選擇計劃安置,還是自主擇業?很多還在猶豫不決?
    軍官轉業,到底選擇計劃安置,還是自主擇業好?很多還在猶豫不決?人們常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部隊作為一個「不養老不養小」的特殊群體,每年都將有大批官兵退役充實到國家經濟建設中去。每當這個時候,很多軍官開始迷茫,開始彷徨,前方的路到底該走向何方,心裡一直猶豫不決,很多真的沒有一個譜,好在國家對這部分軍官出臺了很多利好相關政策,其中2003年出臺的自主擇業辦法,就是一盞明燈,讓很多軍官們看到了希望,為此也有很多軍官選擇了這條道路。
  • 志願填報:選擇985的冷門還是211的優勢專業,看看過來人怎麼說的
    志願填報:選擇985的冷門還是211的優勢專業,看看過來人怎麼說的2020年高考結束一個多星期了,沒多久高考成績就將發布,很多學生家長依舊緊緊心繫著填報院校選擇專業的事情。作為一位參加過高考的過來人,小編在這裡要告訴大家,其實有時候選擇專業要比選擇學校還要重要。
  • 放棄體制內鐵飯碗選擇自主擇業的軍官,後悔過嗎?
    戰友B:正營轉業,也是選擇的自主擇業,走之前就喜歡到處跑,在體制內由於性格原因,也是過的很不開心,最終選擇脫軍裝走人,現在自己帶個團,搞一搞團建什麼的,也沒有個正經工作,自己的收入不穩定,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閒談之中也是感慨頗多。戰友C:我是2019年初確定自主擇業的,目前從事教育行業。當初回來後比較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幹啥,就想證實一下自己的能力。
  • 最後的國防生,分流好還是在部隊好?過來人告訴你該怎麼選
    國防生是十幾年前的產物,隨著改革的推進,國防生將會成為歷史,最後的在校國防生,到底何去何從,去部隊好,還是去地方好?這是很多國防生都猶豫焦慮的地方,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看自己更適合去部隊還是到地方工作!
  • 解讀:武警警官到什麼程度不用「轉業」?至少這個警銜級別!
    部隊條令有規定,只有將軍以上級別才可以算是職業軍人,也就是說享受退休待遇。  級別再高的幹部也要退役——「退役」就是退出現役,士兵退伍、幹部轉業、高級幹部退休都是退役,你說的應該是轉業。  其他的軍官,在未服役滿三十年或者幹滿了三十年但自己要求轉業的,都要被退役!
  • 比中年人更容易被摧毀的是:中年轉業幹部
    讓一個在軍營裡摸爬滾打了大半輩子,對軍旅、對部隊充滿感情的人,下定如此決心,可見其內心受到的創傷和摧殘有多深。一個沒有經歷過軍旅,沒有熱愛過部隊,沒有在部隊努力奮鬥過的人,是永遠理解不了這種複雜心情的。關於轉業究竟是正常新陳代謝,還是大浪淘沙,還是逆淘汰;又究竟是一種懲罰處分,還是一種獎勵開恩,好像沒有定論,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實際情況。
  • 師長(正師)轉業,能當縣長嗎?
    而且,經過很多年的轉業安置,部隊與地方也形成了一定的職級對應關係。一般來說,部隊裡的團級,相當於地方的縣處級;部隊裡的師級,相當於地方的地廳級。那麼,部隊裡的師長轉業,能到地方當縣長嗎?按照部隊與地方的職級對應關係,部隊裡的師長轉業,起碼應該是副廳級的崗位,而且根據轉業暫行規定,師團職領導轉業安置,應當安排行政領導崗位。
  • 【借鑑】正營不下縣區,副團不進市屬,正團沒得選擇!
    今年我想提出最理性的建議,主要是因為地方的職務與職級套改給軍轉帶來了深刻變化,在部隊同樣的職務,選擇不一樣的崗位,從地位、收入、待遇等方面有天差地壤之別。 所以對於正營以下的軍轉來說,如果您有得選擇,越往大的平臺越有利於以後的發展,越往高的單位您晉升的那一步將會跨得越大。我們身邊是有例子的,三位正營戰友轉業,一個在縣區的局,一個在市屬的局,一個省屬的廳,多年以後他們仨都獲得了進步,第一位當上了科長(正股)、第二位當上處長(正科)、第三位也當上了處長(正處),雖然都還是機關裡幹活的,但確實級別不一樣了。
  • 考研選擇名校還是求穩,考研的過來人都是怎麼說的?
    對於考研的同學來說,專業定了之後,選擇學校是一個非常讓人頭疼的問題。名校還是求穩,真的拿不準。考研人都有一個名校夢,但是考上名校並非易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願,那麼到底是考名校還是考一個穩一點的學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