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俊回憶1991年安裝重慶南坪摩天輪的情景。
昨日,兩江新區禮嘉歡樂谷技術中心,80歲的高級工程師李長俊回憶1991年安裝重慶南坪摩天輪的情景。
時隔26年,80歲的李長俊對重慶遊樂園的摩天輪依然記憶猶新,「那時國內還不能生產這些大型遊樂設施,那個進口的摩天輪在全國都算是最新式的了。」
在業內,李長俊被稱為「大型娛樂設備安裝第一人、祖師爺」,當年重慶遊樂園摩天輪,就是他帶人安裝的。
安裝的第一個摩天輪
李長俊,頭髮花白,精神矍鑠。他是中國設備安裝領域的一位奇人,參與了內地近9成大型進口娛樂設備的安裝,包括歡樂谷的設備談判、購買和安裝。
昨日,從李長俊辦公室的窗戶探出頭,一眼就能望見重慶歡樂谷那個高達120米的摩天輪。從業50多年,李老也記不清他參與安裝了多少個摩天輪,但重慶遊樂園的摩天輪卻是他參與安裝的第一個。
當時,李老是原四川省第二安裝公司工程部的工程師。彼時,他們安裝較多的還是一些化工設備。接到安裝任務後,李老說,雖然以前並沒有安裝過類似設備,但心裡卻並不慌張。
「幹我們這一行的,原本就要接觸很多不同的設備,遇到什麼就裝什麼。」由於當時國內還沒有生產能力,摩天輪是從日本進口的,所以事先還專門翻譯了安裝資料。
不過,那些配套的安裝資料是比較粗糙的,拿到翻譯資料後,李老還要根據自己的經驗,製作詳細的製作方案。
摩天輪安裝了3個多月
李老說,對於摩天輪這種大型設備,首先運輸是個大問題,然後必須有安裝場地,還得有專門的吊裝轉運通道。
當時,重慶遊樂園摩天輪採取了地面拼裝、整體吊裝法。即把摩天輪的輪緣鋼結構在現場組裝成整體,然後連接內部的剛性桁架支撐或柔性鋼纜索體系,最後進行整體吊裝就位。設備安裝是一門綜合性的技術,大型設備吊裝需要經驗更要創新。
李老說,地面拼裝、整體吊裝法有利於鋼結構安裝,安裝精度易保證,但摩天輪結構規模和重量一般較大,所以需要較強的起吊能力。幸好,當時安裝公司正好有市內少有的可吊裝40噸的吊車。
「安裝時,大約一、二十個工人一起作業,我不需要親自動手,但是必須在現場進行監督施工。」天氣熱的時候,就錯時上班,除了下雨的時候需要暫停高空作業,重慶遊樂園的摩天輪前後大約花了3個月安裝完畢。
安裝完畢後,李老和同事曾一起坐上摩天輪,隨著摩天輪的轉動,被帶到高空,城市風貌一覽無遺,長江兩岸美景盡收眼底。「即使有恐高症也不怕,摩天輪行駛緩慢,只要眼光平視前方,晃動很小,不會感覺到害怕的。」
與那些摩天大樓一樣,摩天輪滿足了人們登高望遠的願望。
專與進口設備打交道
李老回憶,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遊樂行業還沒怎麼興起,重慶遊樂園那個摩天輪,在國內都是少有的。別看50米的高度放到現在不算高,但在當時,就是當之無愧的西部最大的摩天輪。
2001年8月,李老退休的第二天就被人從重慶拉到了深圳,開始專門與大型娛樂設備打交道,深圳、北京、成都、武漢等地的歡樂谷他都參與其中。
「現在國內也能生產摩天輪這些大型設備了。」李老說,國內設備大都是自己生產自己安裝,而他負責的都是一些進口設備。
多年來,一直與大型娛樂設備打交道,李老也總結了一套自己的辦法。比如,在重慶歡樂谷安裝大擺錘時,多年前李老在北京第一次吊裝大擺錘,苦思冥想半個多月,幾次睡覺還滾下了床,最終摸索出「北京經驗」。
但重慶歡樂谷的山地依然帶來新的考驗,大擺錘南面靠湖,僅三個方位可利用,還不能照搬北京的方式。李老最終採取6臺吊車聯合作業的辦法:一臺500噸的履帶吊車、4臺200噸的吊車主要吊設備,再加上一臺50噸的吊車吊安裝人員。準備工作花了10天。
心中代表「溫暖」的摩天輪
19世紀末發明的摩天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是單純地作為一個遊樂場的設施而存在。但現在它不僅僅是遊樂場的一部分了。
在李老眼中,摩天輪代表著「溫暖」,不論階級年齡,也許你所在城市的摩天輪跟這世界上大多數的摩天輪相比,外形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那座摩天輪裡可能有一段只屬於你的特別記憶。
李老說,去年他本來準備從深圳回重慶休息了,「我這一生都沒休息過,都在做事情。但在自己的家鄉建歡樂谷,一是想為家鄉建設出點力。另外,大家都是老朋友,也該幫幫忙。」
望著窗外的摩天輪,李老笑了笑,「我學了一輩子,幹了一輩子,那個摩天輪退休了,等我把這邊的事情處理完,也該好好休息一下了。」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林祺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