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一次性計入成本費用,應選擇哪種會計處理方式?

2020-12-13 中國會計視野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號)第一條規定,對生物藥品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6個行業的小型微利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第二條規定,對所有行業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專門用於研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第三條規定,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符合上面規定條件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的固定資產,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在實務中,一般存在兩種會計處理方式,現以案例的形式進行分析,哪種方式比較合理。

案例

A公司於2016年3月購置一臺專門用於研發的設備,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記載價款為50萬元,進項稅額為8.5萬元,以銀行存款支付,該研發設備預計淨殘值率為3%。

1.第一種方式會計處理(單位,萬元,以下相同):

借:管理費用——研發支出5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5

      貸:銀行存款58.5

研發設備在備查登記簿中單獨記載保管。

2.第二種方式會計處理如下:

(1)購置研發設備時

借:固定資產——研發設備5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5

      貸:銀行存款58.5

(2)研發設備預計淨殘值為:50×3%=1.5(萬元),一次性計入成本費用金額為:50-1.5=48.5(萬元)。

①一次性計提折舊時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48.5

      貸:累計折舊48.5

②同時把一次性折舊費計入成本費用時

借:管理費用48.5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48.5

分析

在《企業會計準則》和《小企業會計準則》中,並沒有專門對固定資產一次性計入成本費用的會計處理規定。那麼,對上面的兩種會計處理處理方式,只能根據有關會計規定進行分析判斷,確認哪種方式比較合理。

《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三條規定,固定資產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徵的有形資產:(一)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二)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第四條規定,固定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一)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二)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二章第十二條規定,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這是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的可靠性原則。企業應當做到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將符合會計要素定義及其確認條件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如實反映在財務報表中。第十七條規定,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這是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的重要性原則。企業應當根據其所處環境和實際情況,從項目的性質和金額大小兩方面加以判斷。

從上面的規定可知,研發設備具備固定資產的屬性,屬於固定資產,如果是固定資產而不入帳,也就是不做會計處理,顯然不符合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可靠性原則和重要性原則。

但是財稅〔2014〕75號文件對研發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並不是對會計處理的規定,而是對稅收的規定。因此,符合會計規定條件的固定資產,無論稅收如何規定,在帳務處理上都應當按照會計的規定進行處理。

財稅〔2014〕75號文件規定,研發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也就是說,在稅前扣除的折舊額,不是一般固定資產按年度計提折舊並稅前扣除,而是把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內應計提的折舊加起來,其總和在取得固定資產的當期一次性在稅前扣除。既然一次性稅前扣除的是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內折舊總和,按照會計規定,應當是扣除淨殘值後的餘額進行折舊。因此,財稅〔2014〕75號文件規定,研發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允許一次性在稅前扣除,應當指研發設備扣除淨殘值後的餘額。

根據上述分析,筆者認為固定資產一次性計入成本費用的會計處理,上面的第二種處理方式比較合理。

延伸閱讀:

  • 現金折扣竟被認為要交增值稅
  • 常見的繳納增值稅的6筆會計處理,你會了嗎?
  • 有關7月1日的開票問題,有權威解答了!
  • 相關焦點

    • 在會計處理上固定資產可以一次性計入研發費用嗎?
      企業購置的固定資產不建議一次性計入研發費用。用於新產品研發而購置的機器、設備、器具等同樣應按固定資產管理,將固定資產的價值逐漸轉移到產品成本中去,而不是一次性計入研發費用。2、在稅法上,根據財稅〔2018〕54號文件《關於設備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 500萬以下固定資產一次性計入「管理費用」的抓緊調帳
      自從18年固定資產可以所得稅前一次性稅前扣除新政出臺以後,會計圈就存在兩種聲音:一個是會計處理和所得稅處理一致,都是一次性計入管理費用或者研發費用等;第二派是會計處理仍然按照固定資產,每個月計提折舊等,只是所得稅的時候進行加計扣除。 政策理解不到位,容易出大麻煩!
    • 【聽稅】允許一次性計入成本費用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為0嗎?
      《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20〕31號)規定,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設立的企業,新購置(含自建、自行開發)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含)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和攤銷。
    • 購入500萬元以下設備,會計核算時能一次計入成本費用嗎?
      企業購入價值500萬元以下的設備和器具,在會計核算時不應該一次性計入成本費用。在會計核算時將價值500萬元設備和器具一次性列入成本費用,無論是從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角度,都有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在:其一,按照會計準則對固定資產定義的規定,即企業取得和持有的、且其使用年限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固定資產,企業應當對所有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並將其固定資產價值逐漸轉移到產品成本中去,
    • 會計注意!500萬以下固定資產一次性計入管理費用的抓緊調帳!
      自從實行18年固定資產可以在所得稅前扣除的新政策以來,會計界一直有兩種聲音:一種是會計處理和所得稅處理相同,兩者都計入管理費用。或一次的研發費用;會計處理仍以固定資產為基礎,除扣除所得稅外,每個月都會計提折舊。對政策的不了解很容易造成大麻煩!
    • 幾百元的辦公用品,計入「固定資產」還是「當期費用」?
      疑問 我公司經常購買一些辦公用品,金額有的幾百元,請問計入「固定資產」還是直接計入當期費用? 答覆 1、若是購買的辦公品屬於消耗性支出的,如籤字筆、文件袋、日常耗材等,會計上可以直接計入「管理費用-辦公費」。
    • 500萬的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是虛增費用?
      二、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政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一)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 購入500萬以下的設備,會計核算時能一次計入成本費用嗎?
      固定資產的折舊其實蘊含著不少會計的「藝術」。特別是對於資本密集型的企業,固定資產在企業資產中往往佔有較大的比重,企業的利潤對於固定資產相關的成本費用會非常敏感,一旦折舊出現了變化,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引起利潤的巨大波動。
    • 辦公用品金額幾百元,問計入「固定資產」還是直接計入當期費用?
      懷疑我公司經常購買一些辦公用品,有的幾百元,是可以列入「固定資產」還是直接計入當期費用?回復1.如果購買的辦公用品是消費性支出,例如籤字筆,文件袋,日常消費品等,它們可以直接計入會計的「管理支出-辦公室支出」。
    • 公司採購2臺3000元的電腦計入「管理費用」還是「固定資產」?
      購買2臺3000元的辦公電腦到底計入「管理費用」還是「固定資產」?例:我公司屬於小規模納稅人商貿企業,本月月初和月末分別購買了2臺3000元的筆記本電腦,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請問:到底是計入「管理費用」還是「固定資產」帳戶?
    •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的弊端及會計處理
      一、固定資產的核算存在的弊端   根據《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在購建時一次性列為當期支出,這項規定對於必須使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核算而同時又要考核經濟效益的單位來說,其最大缺陷是,由於費用和收入不配比,因此無法科學,準確地考核經營結餘。
    • 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如何正確申報填寫
      關於固定資產,我們首先來看看一次性折舊的政策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 會計頭條:固定資產一次性稅前扣除倒計時,政策末班車錯過就沒有了
      文件名稱:《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設備、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4號)主要條款: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 2000元印表機計入「管理費用」還是「固定資產」?今天統一回復……
      來源:中國會計視野購買1臺2000元的辦公印表機到底計入「管理費用」還是「固定資產」?會計日常中還有哪些常見錯帳行為......今天shixiaoye統一回復,以後別入錯帳了!購買一臺2000元印表機計入「管理費用」還是「固定資產」?
    • 待攤(預付)費用、預提費用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一、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業務會計處理   原準則、制度中常見的待攤費用有低值易耗品攤銷、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預付保險費、預付租金、預付報刊雜誌費以及一次交納數額較大的印花稅等,其特點是先支付,後攤入有關成本費用。對此可根據待攤費用的不同性質選擇相應處理方法。
    • 固定資產加速折舊與一次性稅前扣除
      其中,有一條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企業新購置固定資產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以下簡稱為「一次性稅前扣除」)的稅收優惠——有關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和一次性稅前扣除歷來是企業比較關注的地方。
    • 新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入帳價值的會計處理
      對於廣大企業來說,無論工業、運輸、施工,還是通信,固定資產都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入帳價值的高低直接關係到企業的資產規模、產品成本和當期利潤。對於新會計制度關於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筆者想就其中一些入帳價值問題進行探討。
    • 辦公印表機計入「管理費用」還是「固定資產」?日常中有哪些常見錯...
      一、舉個例子 例:A公司屬於小規模納稅人商貿企業,本月購買了1臺2000元的印表機,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看到稅務上有個政策:(財稅[2014]75號)第三條的規定,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 固定資產科目_中華會計網校
      對於這些特殊行業的特定固定資產,企業應當按照棄置費用的現值計入相關固定資產成本。石油天然氣開採企業應當按照油氣資產的棄置費用現值計入相關油氣資產成本。在固定資產或油氣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照預計負債的攤餘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應當在發生時計入財務費用。一般工商企業的固定資產發生的報廢清理費用,不屬於棄置費用,應當在發生時作為固定資產處置費用處理。
    • 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
      如需變更,仍應履行上述程序,並按《企業會計準則第28 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處理。  如果一項綜合性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具有不同特點,或不同使用壽命,或以不同方式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適用不同折舊率或折舊方法的,應當分別將各組成部分確認為單項固定資產,而不應作為一項固定資產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