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邦股份因子公司停產再戴帽 兩高管兩天減持套現1033萬元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曹衛新見習記者李亞男

距離前次撤銷風險警示剛過9個月,亞邦股份(現股票簡稱為「ST亞邦」)傳來旗下仍有部分子公司未能復產的消息。8月9日晚間,一則公司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公告再次將亞邦股份推上了風口浪尖。8月13日,公司在停牌一天後再次復牌,股票簡稱由「亞邦股份」變更為「ST亞邦」。復牌當日,ST亞邦開盤即一字跌停,報收6.06元/股。

對於此次因子公司臨時停產亞邦股份再「戴帽」,《證券日報》記者致電ST亞邦投資者熱線,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子公司華爾化工與連雲港分公司已經完成全部整改,具備復產條件,後續復產需通過政府驗收和審批後統一安排。」

8家子公司停產二次戴帽

2018年4月28日,為配合連雲港化工園區企業停產進行環保自查自糾,公司所在灌南縣堆溝港鎮化工園區內的7家子公司和1家分公司全部停產。受8家子公司停產影響,公司股票於2018年8月14日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亞邦。

變身ST亞邦剛滿兩個月,公司子公司江蘇華爾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爾化工」)、下屬連雲港分公司、連雲港亞邦制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邦制酸」)3家企業已正式恢復生產。2018年10月31日,ST亞邦向上交所提交了撤銷對公司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申請,2018年11月7日公司成功「脫帽」。

記者查閱公告發現,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公司停產的8家公司中,仍只有華爾化工、連雲港分公司及亞邦制酸復產,其餘5家公司尚處於停產中。

屋漏偏逢連夜雨,受鹽城響水「3.21」事故影響,公司下屬連雲港分公司、華爾化工、亞邦制酸自2019年5月8日起自主停產,進行安全隱患大排查及整改工作。停產期間,公司再次接到通知,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行動,對所有化工企業進行評估。截至目前,除上述三家子公司外,連雲港亞邦供熱有限公司、江蘇道博化工有限公司、江蘇佳麥化工有限公司、江蘇恒隆作物保護有限公司(含子公司金囤農化)正根據上述文件要求停產進行安全環保提升整治工作。

由於上述公司2018年合計營業收入佔公司2018年合併報表營業收入的73.05%,觸及《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3.4.1條規定「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且預計在三個月內不能恢復正常」的情形,公司股票於8月13日再次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上述工作人員強調,「公司經營還是正常的,公司寧夏子公司以及園區內的固廢處理公司一直處於正常生產經營狀態,公司經營只是受到了停產的影響。目前來說,一方面公司還有庫存,另一方面停產時間過長,公司也在通過對外合作,委託合作單位加工。同時,公司也一直在積極推進復產工作。」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公司尚有5.1億元存貨。

提及上述停產公司的復產時間,ST亞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政府對安全方面的標準有所提高,公司需要在安全方面做一個提標,後續的驗收審批需等待政府統一安排。具體的復產時間尚不能明確,公司在加快各公司整改的同時,會保持與政府的密切溝通,積極推進復產工作,爭取儘快恢復生產。」

在分析師看來,ST亞邦不能穩定生產是大問題。有不具名分析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ST亞邦的產品是中高端產品,行業內其他公司也在積極進入該領域,對ST亞邦存在一定衝擊。同時,公司本身沒法保證正常生產的話,難以向下遊客戶穩定供貨,3個月之後的話,其實也並不保證公司能夠立刻恢復到正常的經營狀態。」

兩高管兩天減持套現千萬元

自主停產50天後,6月27日,公司對外披露了高管減持計劃。

減持計劃顯示,公司董事、總經理盧建平、副總經理周多剛、副總經理張亦慶計劃於減持計劃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所持公司股份。其中盧建平減持數量不超過245.88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427%;周多剛減持數量不超過126.15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219%;張亦慶減持數量不超過22.93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0398%。

7月18日,周多剛即減持77.42萬股,交易均價為7.54元/股。次日,周多剛及張亦慶分別減持48.68萬股、11.4萬股,交易均價為7.48元/股、7.5元/股。據記者粗略測算,短短兩天內,兩名高管套現約1033萬元。

記者了解到,盧建平、周多剛及張亦慶曾對外承諾,基於對公司價值的認可以及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自2018年6月11日至2019年6月10日不以任何方式減持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包括承諾期間因上市公司股份發生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派送股票紅利、配股、增發等產生的股份。

承諾期剛過半個月,周多剛則在兩天之內完成了126.1萬股的減持,張亦慶減持股份也已近半。提及高管急於拋售股票的原因,ST亞邦曾在公告中表示,減持計劃是盧建平、周多剛及張亦慶自身資金需要進行的減持。

上述分析師告訴記者,「從現金流來看,公司2019年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為-6164萬元,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不能『造血』。高管集中減持的行為,不排除會讓市場方面產生其對公司前景不看好的疑惑。」

「對於存在環保風險的公司,監管部門對新產能的環評以及老產能的復產會比較嚴格。第二次發生停產事情,對ST亞邦整體的經營影響還是很大的。」上述分析師補充道。

相關焦點

  • 子公司停產再戴帽 亞邦股份一字跌停
    因子公司停產持續整改而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亞邦股份(ST亞邦)今日復牌一字跌停報6.06元,股價創歷史新低,最新總市值為34.906億元。因子公司停產生產經營活動受嚴重影響亞邦股份於2014年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染料及染料中間體的銷售與服務,是國內蒽醌結構染料生產專家工廠。據此前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股票於8月13日起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亞邦股份」變更為「ST亞邦」。
  • 亞廈股份回應高管減持:"總比貪官貪出國門要好"
    亞廈股份預計半年度業績增幅在30%到40%,在中報行情逐漸升溫之下,原本有望火上一把。不過事與願違,公司高管的頻繁減持套現引發了投資者的強烈質疑,投資者對公司的發展前景充滿擔憂。7月1日公司董事丁欣欣與張杏娟夫婦分別減持131.44萬股和228.56萬股,共套現11116.80萬元;7月11日,公司總經理丁海富、監事會主席王震、公司董事張杏娟的弟弟張偉良分別減持62.10萬股、62.10萬股和341.60萬股,套現14309.38萬元。自5月17日以來,公司的高管們一共有19次減持行為,共套現2.65億元。
  • 單月淨減持超百億 8家浙股高管減持兇猛
    歷史上高管淨減持最多的年份是去年,達到480億,之前三年都是100多億。按最近的勢頭,今年高管減持金額有望超過去年,再創歷史新高。  查看9月份的減持榜,減持最為兇猛是閏土股份和巨力索具,分別淨減持7.47億元和7.19億元。9月份以來,高管淨減持金額過億的就有47家。
  • 光迅科技董事及高管合計減持52.53萬股套現約1718.88萬元
    挖貝網 6月30日消息,光迅科技(002281,股吧)(002281)董事及高管餘少華、吳海波、胡廣文、金正旺、黃宣澤、毛浩、徐勇、呂向東、餘向紅、胡強高、畢梅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通過競價交易方式減持52.53萬股,股份減少0.08%。
  • 元力股份(300174.SZ):股票獲5連板,無奈深陷「減持套現」泥沼
    大股東頻頻減持套現除了標的公司表現平平的苦惱之外,元力股份還深陷股東們頻頻「減持套現」的泥沼。(資料來源:同花順財經)具體而言,2014年,在股票鎖定期結束後,作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的王延安就開啟了其減持之路。2014年9至11月,她分4次減持公司800萬股,累計套現1.05億元。2015年5月,她又在公司股價高位減持200萬股,一次套現8256萬元。
  • 亞邦股份變成「ST」中報業績難測
    來源:電鰻快報《電鰻快報》文/林妍8月9日晚間,亞邦股份對外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2019年8月12日停牌1天,8月13日起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亞邦股份」變更為「ST亞邦」,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後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
  • 科達股份股東褚明理減持1009萬股 套現約5372萬元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1月3日消息,科達股份(600986)股東褚明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通過競價交易方式減持1008.8萬股,股份減少0.76%,權益變動後持股比例為2.28%。截至本公告日,股東褚明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通過競價交易方式完成1008.8萬股的減持,權益變動前褚明理持股3.04%,權益變動後持股比例為2.28%。公告顯示,本次減持價格區間為5.23-5.44元/股,本次減持套現約5372.22萬元。
  • 逃離圓通速遞:創始人家族半年套現70億 業務困頓高管出走
    創始人家族套現的同時,公司核心高管們紛紛出走,這兩年多光副總裁就離職了5個,員工持股基金也在二級市場減持。圓通的割裂在於,一邊是實際控制人和高管團隊的逃離,一邊是公司37.9億元的定增於近日獲批,擺好架勢準備大幹一場。阿里巴巴能否助圓通重返巔峰?
  • 大族雷射一百萬年薪副總經理辭職:近十年來減持83.47萬股累計套現...
    上市公司2019年度報告披露以來,陸續有公司披露高管辭職的公告。繼永輝超市等上市公司披露高管辭職的公告,近日,大族雷射亦披露了一則高管辭職的公告。6月2日,大族雷射披露《大族雷射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高管辭職的公告》顯示,大族雷射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族雷射」或「公司」)於近日收到公司副總經理楊朝輝先生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楊朝輝先生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的職務,楊朝輝先生辭職後繼續擔任公司下屬子公司深圳市大族數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等職務。
  • 股民走過最長最遠的路,就是元力股份減持的套路
    一、過山車的盈利阻擋不了大股東套現眾所周知,活性炭的技術含量不高,典型的賺辛苦錢的行業,從2011年上市到2017年扣非淨利潤累計1.61億元,平均每年扣非淨利潤2000萬左右。但是,元力股份的幾位大股東們卻憑藉在減持套現超過11億元。
  • 蘇州天利減持科創新源104萬股 套現2600萬元
    2019年6月4日,蘇州天利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科創新源85萬股,減持比例佔當時總股本的0.953%,減持均價為25元/股。中國經濟網記者據此計算,當天,蘇州天利套現2125萬元。  2019年11月15日,蘇州天利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科創新源股份18.51萬股,減持比例佔當時總股本的0.148%,減持均價為26.67/股。
  • 「每周觀察」上周,至少有五家公司高管離職,七公司股東玩減持
    來源:反做空研究中心作者|孔祥凱據反做空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上周至少有五家上市公司高管離職,不低於7家公司股東玩減持,不知道這些公司高管和股東這麼做的理由是什麼,是因為攝於違法違規被查呢?還是因為其他原因出現了意外。
  • 美的回應董事長減持兩千萬股套現13億:個人資產配置需要
    原標題:美的回應董事長套現13億 回應來了 千龍網訊 據南方都市報消息,9月6日,就近日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減持公司股票一事,美的集團相關負責人對南都記者回應稱,這次減持是「因方總個人資產配置需要」。
  • 3個月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套現533億元 減持新規下清倉式減持頻現
    3個月上市公司重要股東  減持套現533.21億元  昨日,分眾傳媒公司股價開盤跌停,最終報收於13.06元/股,當日跌幅9.81%。而導致公司股價如此大幅下跌的原因,則與公司兩大股東減持公司股票的公告有關。
  • 諾普信:減持計劃到期,高管李廣澤未減持公司股份
    每經AI快訊,諾普信(SZ 002215,收盤價:6.02元)10月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收到高管李廣澤先生出具的《關於股份減持計劃期限屆滿的告知函》。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次減持計劃期限已屆滿,李廣澤先生尚未減持公司股份。
  • 股東頻繁減持套現 股價卻不斷上衝 這家眼藥企業潛力到底有多大?
    股東頻繁減持套現   而在換屆前夕,興齊眼藥公布了多位高管減持計劃進展。1月8日晚,興齊眼藥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收到了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程亞男女士出具的《股份減持計劃期限屆滿告知函》。公司股東程亞男於2020年07月22日至2020年07月23日期間減持公司股份1萬股,減持價格203元/股至226.70元/股,減持股份佔公司總股份為0.0122%。   1月6日晚,根據公告,興齊眼藥股東高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通過競價交易方式,於2020年07月14日開始減持,截至今年1月6日計劃期限屆滿,共減持5萬股,減持價格175元/股,總計套現875萬元。
  • 高管減持排行榜:10股減持額超億元
    公司股份遭高管減持,合計減持量1.83億股,減持金額49.03億元。   深滬交易所披露的董監高股份變動數據顯示,近10個交易日(8月14日~8月27日)共錄得142條高管減持記錄,涉及61家公司,合計減持量達1.83億股,減持金額為49.03億元。與期間高管增持金額相比,近10日高管為淨減持。
  • 關於部分公司高管股份減持計劃時間過半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準確、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大族雷射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2020年8月20日披露了《大族雷射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部分公司高管股份減持計劃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編號:2020053)。
  • 昂立教育總裁減持林濤60萬股,套現約1032萬元
    藍鯨財經 舉報   藍鯨教育12月31日訊,昨日晚間,昂立教育(600661.SH)公告稱:公司總裁林濤自
  • 凌雲股份7名股東合計減持21.67萬股 套現約212.36萬元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6月15日消息,凌雲股份(600480)股東信虎峰、牟月輝、何瑜鵬、翟斌、朱京良、馮浩宇、戴小科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通過競價交易方式減持21.67萬股,股份減少0.04%,權益變動後持股比例為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