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我的院子裡突然長出一棵合歡小苗,讓我很納悶。離我家最近的合歡樹可在兩百米開外,它們又基本不靠鳥類傳播種子,是怎麼來到我院子的呢?姑且當這種子是大風颳來的吧。
就是這棵來歷不明的合歡小樹。圖片:霜天蛾
這棵合歡在短短幾個月內,就長得跟我一般高了。這時候我才想起來要除去它,但是它紮根太深,無法挖出,只能從地面截斷。沒想到,去年它再次櫱(niè)生出枝條,並在一個生長季內趕超了前年的高度。正巧這一年院子改造,需要一兩棵夏季開花的喬木,而它的位置也合適,就留下了。今年它高度和冠幅都達到了2.5米,雖然還沒到花齡,但隱約已有夏日綠蔭的氣質。
和合歡樂的合歡樹
雖然是夏季花樹,但合歡一名總帶著些許春意。「合歡」一詞有兩種意思,一為大家聯歡,和合歡樂;二為男女之事。在古代,合歡多指前一種意思。
合歡開花。圖片:Mearchan / wikimedia
西晉嵇康《養生論》云:「萱草忘憂,合歡蠲(juān)忿」。古代文獻中,合歡常與萱草放在一起對比,古人認為萱草可使人忘卻憂愁,合歡的作用類似,能除去忿恨,平息心情。
崔豹《古今注》云:「欲蠲人之忿,則贈以青裳。青裳,合歡也。植之庭除,使人不忿。」意思是說,如果你做了對不起小夥伴的事,趕快去送一把合歡花,便可消解Ta的憤怒,又可以一起愉快玩耍了,大家都歡樂。如果幹脆送他一棵樹,種在院子裡,那效果就更好了。
沒啥好說的,送你一束合歡花吧!圖片:Pixabay
朝開暮合的合歡葉
合歡的另一古名叫做合昏,也稱夜合。古人很早就發現合歡具有感夜性:傍晚天色昏暗時,合歡的二回羽狀複葉就會閉合,它的羽片會朝主葉軸方向合攏,小葉也會下垂,成對閉合。
合歡的二回羽狀複葉。原圖:Gmihail / wikimedia;漢化:hannah
感夜性的原理是合歡複葉羽片和小葉基部的上下兩側細胞,結構有所不同;當細胞質膜和液泡膜感受到光線變化時,就會給兩側細胞帶來不同的膨壓變化,使得羽片和小葉朝一定方向彎曲。
清代的風流才子李漁對合歡的解釋偏向第二種,即男女之事。《閒情偶寄》云:「此樹朝開暮合,每至昏黃,枝葉互相交結,是名合歡」。
合歡的葉子「朝開暮合」。圖片:Abubiju / wikimedia
李漁認為萱草忘憂不靠譜,合歡可是有實打實的好處,因此萱草可以不種,合歡必須要種,而且必須要種在夫妻臥房附近——此所謂「合歡之花宜置合歡之地」。夫妻二人分開或是合體,與合歡的葉子打開或合攏應當同步,這樣對人和樹都有好處,「人開而樹亦開,樹合而人亦合。人既為之增愉,樹亦因而加茂,所謂人地相宜者也。」他還認為最好用夫妻合浴的隔夜洗澡水來澆合歡樹,還信誓旦旦地說,這方法是我親測有效,你要是不信,自己種兩棵樹去對比下試試。
嬛嬛和果郡王也喜歡合歡花。圖片:電視劇《甄嬛傳》
「和心志」的合歡樹皮
合歡之名還有第三種說法,說其樹皮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記載合歡皮「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其理論大約來源於合歡樹葉晝開夜合,順應所謂「陰陽消長」,因此認為它可以鎮定安神,主治憂鬱失眠。
據說合歡有鎮定安神的作用。圖片:電視劇《甄嬛傳》
元代龍輔《女紅餘志》記載一個叫杜羔的人,他的妻子趙氏在每年端午時分都會採些合歡花,置於枕頭裡。杜羔心情不好的時候,趙氏就拿少許合歡花,放在酒裡,讓丫鬟送給他喝,喝完心情就好了。我倒覺得,並不是合歡讓他心情好,而是酒和丫鬟。
合歡會讓你心情好嗎?圖片:Pixabay
短命卻不死的合歡樹
合歡是比較受歡迎的行道樹,因為它能在初夏提供可愛的花朵,以及濃密的樹陰。而且它生長速度相當快,就像我院子裡那一棵,在一個生長季內可以長到將近2米。預計6年內就可以長到6米,胸徑15cm,算是一棵合格的庭院喬木了。10到20年後,可以高達15米,樹陰面積200平方米,不過,到這個年紀,它的生命也快終結了。
以合歡樹遮陰。圖片:AnRo0002 / wikimedia
與那些動輒活幾百年的觀賞喬木不同,合歡的壽命很短,平均壽命大概25年,最長不超過50年,這跟它的大體型完全不搭。其原因在於合歡較容易受到一種真菌感染,導致枯萎。我家鄉的合歡行道樹,樹齡大概十來年,樹冠上大約有一半枝條是枯死的。而且合歡枝幹較脆弱,這讓它很容易被風雨所傷。
雖然地上部分很短命,但合歡的萌櫱能力和生長速度彌補了這一點,其根部完全有能力在主幹枯死之前萌發出一大片小苗,並在數年內長到主幹的尺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合歡從來不會死,而是在不斷克隆。
令人聞風喪膽的合歡幼苗。圖片:starangel444 / inaturalist
合歡的種子生命力也很強,果莢可以藉助風力傳播到百米開外(我院子裡那一棵可能就是這麼來的),種子在休眠幾十年後仍然可以發芽。合歡生命短暫而爆發性十足,在多個國家被列為入侵植物。
合歡的豆莢。圖片:marmamdoc / inaturalist
粉紅毛球一般的合歡花
整個合歡屬大約150種,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分布,據《中國植物志》記載,合歡屬在我國17種。而合歡(Albizia julibrissin)其原產地橫跨整個亞洲,西至土耳其,東至朝鮮半島。
清郎世寧所繪《十駿犬圖》中,雪爪盧的背景就是一樹合歡。圖片:wikimedia
合歡進入西方世界的時間比較晚,1745年,佛羅倫斯博物學家Filippo degli Albizzi將其從君士坦丁堡引入歐洲,同年又引入北美。Filippo是佛羅倫斯沒落貴族,其祖上也曾經闊過——14世紀的Albizzi家族曾是佛羅倫斯寡頭統治中心,直至1434年美第奇家族崛起。不想400多年後,這個家族姓氏成為合歡屬的屬名,倒是在植物界永垂不朽了。
奧比奇(Albizzi)家族的宅邸,他們曾經是美第奇家族的競爭對手。圖片:sailko / wikimedia
因為合歡是從西亞進入歐洲,又因其花形如綴絲,因此西方人稱它為Persian silk tree,這個silk就是主要觀賞部位了。合歡的單朵花很小,花冠和花萼加起來也不到1cm,形成一個長筒狀;但粉紅色的雄蕊可以長達3cm。多數小花聚在一起,組成頭狀花序,其雄蕊也就組成了粉紅色的毛球。
下方黃綠色的部位, 是萼筒和花冠管。圖片:aprilsee / inaturalist
合歡屬的花呈不明顯的兩型,在一個頭狀花序中,中央花通常有更長、顏色更鮮豔的花絲,這些花不育,僅用來吸引帶長喙的傳粉昆蟲和蜂鳥等。而邊花較短小,花絲顏色較淡,這部分是用來結實的。
補充說明,原圖中將花冠的英文corolla拼錯了。圖片:Philmarin / wikimedia;漢化:霜天蛾
合歡的遠近親戚們
含羞草亞科的植物都有著毛球一樣的花序,這給區分帶來了困難。如在北美,合歡就經常被稱為mimosa,而英語裡的mimosa既指含羞草屬Mimosa,有時候也指金合歡屬Vachellia。
要把它們和合歡屬分開,關鍵看什麼?含羞草屬以草本或灌木居多,極少喬木,含羞草屬的單花雄蕊一般不超過10根。而金合歡屬的花肯定是黃色的。
含羞草Mimosa pudica的複葉通常只有2對羽片(即4片)。圖片:Eric Hunt / wikimedia
金合歡數的鴨皂樹Vachellia farnesiana。圖片:Stan Shebs / wikimedia
合歡有不少園藝品種,例如紫葉品種'夏日巧克力'。還有較有名的'Ernest Wilson',由著名植物獵人Ernest Wilson從韓國引進美洲。這個品種的特點是矮小,在日本常被當作盆栽種植,稱為ねむの木(睡覺樹)。
紫葉品種『Summer Chocolate』。圖片:gardenia
在俳句中,合歡是代表夏季的季語之一。無論是在月色下紅絲拂動的花蕊,還是於靜謐中悄然合攏的葉子,都會把人帶入一個美好的仲夏夜之夢。
原標題:《小夥伴生氣了怎麼辦?送ta合歡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