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貨幣

2020-12-25 中國臺灣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人民幣的主管機關,負責人民幣的設計、印製和發行。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人民幣以來,歷時50多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發行五套人民幣,形成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目前流通的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以來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和1999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兩套人民幣同時流通。

  第一套人民幣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並發行第一套人民幣,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券4種、50000元券2種。

  統一發行人民幣是為迎接全國解放採取的一項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國民黨政府發行的各種貨幣,結束了國民黨統治下幾十年通貨膨脹和中國近百年外幣、金銀幣在市場流通買賣的歷史,促進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在建國初期經濟恢復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套人民幣

  第二套人民幣於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同時收回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一套人民幣折合比率為1:10000。第二套人民幣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個面額,其中1元券有2種,5元券有2種,1分、2分和5分券別有紙幣、硬幣2種。為便於流通,自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硬幣,與紙分幣等值流通。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別發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分別對票面圖案、花紋進行了調整和更換。由於大面額鈔票技術要求很高,在當時情況下3、5、10元由蘇聯代印。

  第二套人民幣設計主題思想明確,印製工藝技術先進,主輔幣結構合理,圖案顏色新穎。主景圖案集中體現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風貌,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的戰鬥歷程和各族人民大團結的主題思想。在印製工藝上除了分幣外,其它券別全部採用膠凹套印,凹印版是以我國傳統的手工雕刻方法製作的,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其優點是版紋深、墨層厚,有較好的反假防偽功能。

  第三套人民幣

  第三套人民幣於1962年4月20日發行,共有 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種面額、13種版別,其中1角券別有4種(包括1種硬幣),2角、5角、1元有紙幣、硬幣2種。1966年和1967年,又先後兩次對1角紙幣進行改版,主要是增加滿版水印,調整背面顏色。

  第三套人民幣票面設計圖案比較集中地反映了當時中國國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農輕重並舉的方針。在印製工藝上,第三套人民幣繼承和發揚了第二套人民幣的技術傳統、風格。製版過程中,精雕細刻,機器和傳統的手工相結合,使圖案、花紋線條精細;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穎、明快;票面紙幅較小,圖案美觀大方。

  第四套人民幣

  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健全中國的貨幣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發行第四套人民幣。共有1角、2角和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種面額,其中1角、5角、1元有紙幣、硬幣2種。與第三套人民幣相比,增加了50、100元大面額人民幣。為適應反假人民幣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發行了改版後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線。

  第四套人民幣在設計思想、風格和印製工藝上都有一定的創新和突破。主景圖案集中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團結一致,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主題思想。在設計風格上,這套人民幣保持和發揚了中國民族藝術傳統特點,主幣背面圖景取材於中國名勝古蹟、名山大川,背面紋飾全部採用富有中國民族特點的圖案。在印製工藝上,主景全部採用了大幅人物頭像水印,雕刻工藝複雜;鈔票紙分別採用了滿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僅表現出線條圖景,而且表現出明暗層次,工藝技術很高,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印鈔工藝技術水平和鈔票防偽能力。

  第五套人民幣

  199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共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八種面額,其中1角、5角、1元有紙幣、硬幣2種。第五套人民幣根據市場流通需要,增加了20元面額,取消了2元面額,使面額結構更加合理。

  第五套人民幣繼承了中國印製技術的傳統經驗,借鑑了國外鈔票設計的先進技術,在防偽性能和適應貨幣處理現代化方面有了較大提高。各面額貨幣正面均採用毛澤東主席建國初期的頭像,底襯採用了中國著名花卉圖案,背面主景圖案通過選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充分表現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壯麗的山河,弘揚了中國偉大的民族文化。

  普通紀念幣

  普通紀念幣是具有特定主題,限量發行的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從1984年發行第一套普通紀念幣至今,共發行了63套75枚(張)普通紀念幣,總發行量約8.5億枚(張)。這些紀念幣選題豐富多彩,設計獨具匠心,規格材質多種多樣,圖案新穎美觀,面額有1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不等,將中華人民共和國50多年的輝煌成就及重大歷史事件濃縮於紀念幣的方寸之間。這些紀念幣是人民幣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和完善了中國貨幣制度,弘揚了中國貨幣文化,並不斷探索和創新,為促進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擴大對外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人民銀行供稿)

  人民幣票樣:

  第一套人民幣 第二套人民幣 第三套人民幣 第四套人民幣

  第五套人民幣 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

  識別假幣要點
 
  人民幣管理條例

 


 

相關焦點

  • 日本貨幣叫「日元」,美國貨幣叫「美元」,那中國貨幣叫什麼?
    貨幣是大家必須要接觸的東西,中國使用的貨幣我們稱作是人民幣,在1948年的時候,中國推出了人民幣,然而現在,人民幣已經發展到了第五套,在1948年12月1日的時候,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成立,也是這一天發行了中國人民銀行貨幣,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人民的貨幣,簡稱人民幣。
  • 如何看待中國式貨幣超發
    就在國際上驚呼「貨幣戰爭」來臨的同時,有關中國「貨幣嚴重超發」的質疑之聲也不斷響起。   本質而言,貨幣供應量是貨幣當局及其金融機構對公眾的負債,因此,貨幣供應變化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貨幣需求變化。常用的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標是M 2/G D P,這一指標比例反映了一個經濟體的金融深度。
  • 在中國持有和交易「虛擬貨幣」的法律分析在中國
    雖然在中國沒有專門針對「虛擬貨幣」的立法,但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於2017年9月4日發布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以下簡稱「94公告」),所謂的「『虛擬貨幣』不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同等的法律地位,也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 貨幣政策|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中國人民銀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響應及時有力,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大事記7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明確了標債資產與非標資產的界限、認定標準及監管安排。
  • 貝殼,中國最古老的貨幣
    中國古代錢幣萌芽於夏代,起源於殷商,發展於東周,統一於贏秦,歷經了四千多年的漫長歷史。不僅如此,中國錢幣系統之完整,門類之豐富,脈絡之清閒,內涵之博大,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中國古錢幣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稱道,並由此產生了頗具中國特色的的錢幣之學。
  • ...對虛擬貨幣一直是比較謹慎的中國央行在研究數字貨幣如何安全...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將滬港通和港股通每年額度調整到520億元美國儲蓄率下降增加了削減貿易赤字的難度中國對美國的服務貿易逆差在快速擴大貨幣政策主要聚焦國內形勢匯率由供需所決定匯率機制將繼續發揮作用
  • 中國首發數字貨幣,意義重大,寓意深遠!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行動支付最發達的國家。反觀西方各國,由於金融業十分發達,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信用卡業務就已普及,早已實現無現金支付。而中國因後發優勢,跳過了信用卡業務發展階段,直接進入了行動支付。中國目前電商規模位居世界第一,電商規模是美國、歐洲、日本之和。
  • 華夏基金:關於在中國農業銀行新增華夏現金增利貨幣、華夏天利貨幣...
    農業銀行新增華夏現金增利貨幣、華夏天利貨幣基金T+0贖回功能的公告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關於在中國農業銀行新增華夏現金增利貨幣、華夏天利貨幣基金 T+0贖回功能的公告為了滿足投資者理財資金的快速周轉需求,提升資金使用效率,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與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
  • 撥開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迷思
    —2020 年 4 月 24 日江金澤(幣安區塊鏈技術研究院 , 臨港區塊鏈技術產業研究院 )報導顯示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已經開始試點運行數字貨幣 DCEP,使得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行主權數字貨幣的主要國家。
  • 中國為什麼要超發貨幣?原因是什麼?
    中國的「貨幣超發史」2000年以前,國內各類存款、貸款處在穩步上漲過程中;2001年後,由於中國加入WTO,國際貿易活動迅速增加,再加上金融危機的「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以外匯佔款為主的貨幣超發迅速增長;2009年外貿起來以後
  • 劉曉春: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七大猜想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劉曉春: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七大猜想來源:新京報劉曉春(原浙商銀行行長、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據中國媒體近日援引外媒報導,歐央行執行董事會成員克雷(Benot Curé)表示,歐央行正在研究是否要發展一種數字貨幣來代替現金
  • 中俄貨幣互換 中國虧了嗎?
    這時候,有人忽然想起中國央行與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籤署的貨幣互換協議,指出中俄雙方互換貨幣匯率極低,並認為我國因此蒙受了匯率損失。  今年10月13日,中俄雙方籤訂了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的貨幣互換協議,匯率折合算來,1元人民幣約等於5.43盧布。而相對於目前1元人民幣兌10~12盧布的匯率,眼看著盧布持續下跌,有人大呼中國央行吃虧了。
  • 《王二的經濟學故事》4、中國的貨幣政策
    點擊上方綠色小圖標,讓小軍說給您聽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大家好,本期我們要討論一個新的經濟問題叫貨幣政策的難題。如果說上一節說的匯率是國際問題,那麼這一節說的貨幣政策就是國內的問題了,貨幣政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話題,尤其在中國。這不僅是因為貨幣政策本身的技術性,更是因為中國執行貨幣政策的方式和受到的局限。
  • 微信支付寶封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是真的嗎?中國法定數字貨幣什麼...
    微信支付寶封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是真的嗎?中國法定數字貨幣什麼時候推出? 10月11日,微信支付寶相繼宣布封殺虛擬貨幣交易。微信支付發布聲明稱,微信支付不支持虛擬貨幣交易,也從未開放虛擬貨幣的類目商戶接入。如發現任何把微信支付用於虛擬貨幣交易的行為,將予以清退處理。
  • 從古代貨幣看中國與緬甸的友好關係
    而貨幣作為貿易的基礎最能反映兩國關係。其中貝幣就是出現最早,並且流通最久的貨幣形式。之後的中國銅幣,比如開元通寶也流入緬甸。緬語稱中國為「 德由」( 意即「 一個面貌」 ) , 緬甸人民暱稱中國人民為「 胞波」 意即「 同胞兄弟」) , 且限定這稱呼只能是對中國人民的專稱。這些都充分說明中緬兩國關係的源遠流長, 表明兩國人民友誼的淳厚親密。
  • 中國廣義貨幣為195.23萬億元,這是國家發行的貨幣嗎?
    來源:南生今世說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的金融報告了,數據顯示:截止到前三季度底(9月底),中國(特指中國大陸)的廣義貨幣(M2)為195.2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4%。分析人士表示,9月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這有助於提升貨幣乘數,提高了M2同比增速。M2不等於發行的貨幣哦南生注意到,不少網友一見到廣義貨幣(M2)達到了195.23萬億元,再創新高,就認為「貨幣又超發了」。但實際上,M2並不等於貨幣發行,他們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 中國貨幣調控方式轉型的實踐困境:為何貨幣政策始終易松難緊
    不過,儘管我國已經淡化貨幣數量目標,但與發達國家中央銀行擁有較大貨幣決策自主性不同,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發展中轉軌經濟體,中國的貨幣政策既要為價格並軌和貨幣化提供必要空間,還要根據不同階段經濟增長的實際,兼顧轉型發展和金融穩定的需要,曾很長時期要考慮雙順差的幹擾,因此中國貨幣政策在以控制通脹為主的同時始終堅持多目標制(周小川,2013)。
  • 李波:中國的貨幣政策傳導——最新證據
    論壇成員、中國僑聯副主席李波出席並以《中國的貨幣政策傳導:最新證據》為題發表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很高興又來到長安講壇!我兩三年前來講過一次,當時講的是「人民幣同質化」。這次想和大家談一下貨幣流通的傳導問題。
  • 俄媒關注數字貨幣:中國可能第一個「吃螃蟹」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圖片來源:路透社參考消息網1月26日報導 俄媒稱,多名專家認為,中國政府將利用數字貨幣的一切優勢,但也將其置於國家的控制之下。據俄羅斯衛星網1月25日報導,中國人民銀行早前發表聲明稱,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中國央行強調說,目前一組專家正在研究發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包括借鑑外國銀行發行數字貨幣以及中國本土使用數字貨幣的經驗。瑞士諮詢公司Medelle SA合作夥伴格裡戈裡·別格拉良認為,中國試圖採用比特幣的概念,但是在國家層面來實現。
  • 葉檀:中國廣義貨幣與美國的不是一碼事
    德意志銀行發布報告稱,將近一半的熱錢通過FDI的途徑進入中國,超過20%的熱錢以虛假貿易的形式,還有藉由短期信貸、海外捐贈等暗道進入。不說其他,就說央企在海外的資金是否都能監管到,就是大難題,更何況隨著移民潮而來的大規模資金流動。        通脹上升,歸咎於寬鬆的貨幣。我國的貨幣超發嚴重,更要命的是超發的貨幣未能有效地配置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