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心梗病病女母奇蹟生子 3歲娃竟然是「黑戶」
□見習記者 劉曉菲
記者 楊小輝/文
見習記者 王a
2000年4月6日是楊井華一家人終生難忘的日子,從這一天開始,這個普通而幸福的家庭生活開始發生了變化,而這種變化一直持續至今,並且不知要持續到多久。
進入《百姓論壇》發表評論突發心梗
一家人生活從此改變
這一天,42歲的楊井華突然感到胸部陣陣發痛,額頭直往下流汗,家人見狀立即打車將楊井華送到醫院。經醫生檢查,楊井華患的是突發性心肌梗塞,由於病情的嚴重性,楊井華不得不接受心臟搭橋手術治療。
然而,高額的手術費讓一家人一籌莫展。「無論如何都要救活媽媽!」病床前,兒子望著憔悴的母親暗下決心。隨即,楊井華的兒子和丈夫開始四處奔波為母親籌錢治病。錢籌到後,楊井華經過20天的住院治療和一次成功的心臟搭橋手術,終於從死亡線上走了回來。
命總算保住了,可一家人並沒有恢復以往的幸福生活。為了還借款,一家人不得不賣掉自家那幢住了許久的樓房。從此,一家三口從鐵西區搬到和平區砂陽路附近一所40多平方米平房內生活。而楊井華因患病失去了勞動能力,一家人僅靠丈夫每個月幾百元的工資維持生計。
意外懷孕
醫院「不敢」做掉孩子
從出院那天起,楊井華惟一的願望就是攢錢給兒子娶個媳婦,早點兒抱孫子。雖然丈夫和兒子在外掙錢比較辛苦,但一家人生活還比較開心。
然而,正當楊井華與困境中抗爭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又慢慢向她們逼近。
2001年1月,楊井華突然感覺自己的飯量大增,而且總喜歡吃酸的食物。「莫非自己懷孕了?」楊井華心裡直犯嘀咕,「肯定不會,我都43歲了咋能懷孕呢,再說我已經帶了節孕環。」
矛盾中,已有過懷孕經驗的楊井華還是決定到醫院檢查一下。第二天,楊井華來到附近的一家醫院。檢查的結果令楊井華大吃一驚:她已經懷孕三個月了。
「孩子說啥不能要,否則按照國家規定算超生不說,降生的孩子生活在我們這樣的家庭也是受苦。」想到這裡,楊井華執意要求醫院給孩子做掉。可醫院在了解楊井華曾經做過心臟搭橋手術後不敢給她再做手術。
為這事兒,楊井華跑了多家醫院,醫院一看楊井華手中的病歷都不願意給她做手術。
奇蹟再現
2050克男嬰非常健康
2001年5月份,楊井華發覺肚子內的孩子越來越大,自己的身體漸漸難以承受。5月29日,忍無可忍的楊井華來到醫大二院婦產科。據楊井華介紹,搶救後醫生告訴她:病情挺嚴重,生下孩子或者打掉孩子都十分危險。
「進入手術室前我的腦子一片空白……沒想到孩子不但順利生了下來,我也安然無事!」時至今日,楊井華仍然為小飛的降生而感到慶幸。
關於楊井華生孩子的經過,醫大二院婦產科的尚主任做了這樣的回憶:楊井華5月29日被送至醫院時,她已經懷孕7個多月了。楊井華除了患有心梗外,還伴有高血壓,最高時達到150,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做引產或者生下孩子都有危險,而楊井華當時表示,即然都有危險,還不如將孩子生下來。
5月30日下午2點25分,楊井華被推入了手術室。婦產科主任、麻醉科主任、心臟科主任親自掛帥為楊井華手術。50分鐘過後,一個長46釐米、體重2050克男嬰從母體內產出,這令在場的所有醫護人員感到吃驚和興奮:男嬰十分健康,而母親也無大礙。
不久,楊井華身體很快恢復。那個時候,43歲的女人生孩子的都比較少見,何況楊井華當時還患有冠心病、陳舊性心梗、妊娠綜合症,在這種情況能夠對其進行成功分娩,在全國都少見。
「手術是成功了,可醫院並不是因此鼓勵這樣的患者懷孕生孩子,畢竟危險係數太高了。」談到此處,尚主任搖了搖頭。
無奈超生
三齡童竟是「黑戶」
可愛的小飛被抱到家的第一天,立刻引來眾多鄰居,他們看了之後沒有一個不誇小飛的。老來得子的楊井華和丈夫也為此高興得不得了。從此,小飛成了一家人生活的又一希望。
然而,這種快樂沒有持久下去。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楊井華開始為孩子的將來生活犯愁,這其中為孩子上戶口尤為重要。今年4月份,楊井華找到鐵西區相關部門詢問孩子落戶之事,可對方對其稱:小飛屬於超生,按照相關規定如果落戶必須得交納5萬元的社會撫養費。
從此,對孩子落戶的事兒,楊井華只能望而卻步。
採訪時,記者在楊井華家看到,一間小平房內惟一的取暖設施就是煤爐,所有的家用電器全是親屬送的,就連小飛身上所穿的衣服也都是別人家的孩子穿剩下的。別說5萬元,就是5000元對於楊井華這樣的家庭來說都十分困難。看著在床上玩耍的小飛,楊井華時常獨自落淚。
「孩子都已經3歲多了,至今還沒有戶口,將來生活可咋辦呢?」楊井華說到這,眼中再次閃爍著淚水。
由於一連串的「不幸」,小飛的童年生活顯得沒有一絲色彩。因為是老來得子,周圍鄰居家最小的孩子也已經20多歲了。沒有與小飛年紀相仿的小朋友玩耍,只有鄰家的小狗每天跟在小飛身後,滿院子跑來跑去。
小飛最喜歡的是踢足球,但家庭狀況不允許買新的,只有把院內破舊的皮球當成「寶貝」。
情法碰撞
特殊生子沒有特殊規定
楊井華告訴記者,小飛的降生也是出乎她的意料,可如今孩子已經3歲了,說什麼都沒有用。她現在已經是個生死未卜的人,唯一的希望就是給小飛落戶,將來能讓這個孩子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然而,就目前的家庭狀況來說,她們也是無可奈何。
遼寧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科技處的工作人員稱,目前情況來看,針對楊井華所說的情況法律上沒有具體規定,這位母親也只能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辦事。
按照楊井華的說法,如果她能夠拿出自己已經走過正常計劃生育程序,並且意外懷孕被迫生子的相關證明,她可以向相關部門申請按照相關規定交納5000元錢的社會撫養費,然後再給孩子落戶。
遼寧同方律師事務所律師於善琦稱,法律是針對不特定主體制定的,按照楊井華的說法,她屬於一個特定主體,可以向相關部門反映自己的特殊情況,並證明自己生孩子是其主觀上不可抗拒的。
一個沒有戶口的孩子將享受不到一個正常公民所享有的權利。孩子降生到人世間,孩子沒有錯,他也不應該承擔任何錯誤。目前為止,最重要的就是為孩子落戶,相關部門也會針對其特殊情況酌情處理。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