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體楷書的筆畫特徵

2020-12-14 書畫相約

在論及柳體楷書筆畫特徵之前,先談談對「筆畫」的認識。

就楷書而言,寫好一個漢字的兩個基本要素是:「筆畫+結構」(對行、草書,因筆畫與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有連帶、絞轉、縈絲等關係,不好單獨對一個漢字的優劣做出評價,影響的因素要複雜一些。)。

我們知道,楷書中有「楷體」之分,如大家熟知的歷史上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其字常被稱為「歐體、顏體、柳體、趙體」。筆者想問一個問題,就「筆畫」和「結構」,這二者中哪一要素對「體」的影響更大、或謂之在決定「體」的過程中,誰起的作用更大、更明顯?筆者以為,問這一問題是有意義的,也應該是有答案的。

筆者的意見是:在決定「體」的問題上,相對於字的「結構」,書寫中用到的「筆畫」起到了更大的作用,主要是不同楷體之間不同的「筆畫」特徵而極大影響了各種楷體書法風格的不同,從而形成了所謂不同的「楷體」。

我們這裡可做一個「試驗」,便很容易證實此問題:我們書寫「三」、「土」兩字,這兩個字都只有三個筆畫。為避免因「結構」問題帶來的影響,我們暫且規定三個筆畫都要寫在相同的位置(如先用鉛筆標好所在位置),然後請不同的書家來寫這兩個字。待寫完後,我們來辨認哪個書家所寫的「三」、「土」二字是屬於什麼「楷體」,如顏體、柳體、等等。可以肯定的是,辨識容易,結論一致(沒有「取法」的書法人士所寫,不在此論之列)。

以上所言「試驗」,並非完全忽視文字的「結構」對書體特徵的影響(故才預設了「寫在相同位置」的前提條件),而是要說明,一種「楷體」的風格主要受其筆畫特徵的影響,具有不同特徵「筆畫」所書寫成的文字,使得這些文字呈現了具有不同特徵風格的「楷體」。

孫過庭《書譜》云:「積其點畫,乃成其字」,指出了筆畫在先,成字在後。我們在學習某種書體時,首先應學習其筆畫,掌握其筆畫特徵,以後再逐步過渡到書寫全字。《書譜》又云:「真以點畫為形質」,這裡的「真」,是指「楷書」,意為楷書的「形質」是由「點畫」所體現的。漢字的第一外在表現就是「形質」,其後才是「形而上」層面的審美、心性、道統等,《書譜》故言「傍通點畫之情,博究始終之理」。孫過庭有句名言:「察之者尚精,擬之者尚似」(《書譜》),對學習書法,他提倡要「精熟」(「運用盡於精熟」。《書譜》)。這裡的「精」,就是要知道、認識、理解什麼是正確的(按我們搞物理的,就是建立起正確的「圖像」),在「正確圖像」的指導下,經過長期臨習,將正確的圖像書寫熟練。

筆者是就柳體楷書而專論,不是一般泛概念下的楷書。筆者認為,書者要學習楷書之前,應該大致明確一個問題:是大致學習楷書,打下一定的書法基礎,為以後學習其它書體提供基礎,還是我要學習楷書中的某一種「楷體」,如歐體、顏體、等等,並將其作為自己以後的主攻書體。別的不說,這至少對習書者的時間安排、階段設定是很有意義的。

筆者前幾年在臨寫柳公權《玄秘塔碑》帖時,為突出重點、各個擊破,曾將《玄秘塔碑》中所含有的字(不含重文)分成了五個等級,所劃分的標準有兩個:一是「柳味」的濃淡(實際就是特徵的強弱);二是臨寫難易的程度。第一等級只有十個字(「國、安、道、家、風、為、然海、窮、蕩」。第二、三、四等級各有三十、六十、一百個字(前四個等級共二百字),剩餘字為第五等級。自己體驗、實踐證明,這種分等級的學習方式是很有效的,對集中時間、突破難點大有裨益。

緣於此,本次論及柳體楷書的「特徵」,筆者也採取分等級的方式,按特徵的強弱,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強特徵」、第二等級——「中等強度特徵」、第三等級——「弱特徵」。採用這種方式,突出了「特徵」的重點,但也有弊病,主要是對筆畫而言,不夠系統有序了。如同樣是對「橫」筆畫,會因其特徵強弱的不同而可能在第一、第二、第三等級中皆有涉及。

儘管如此,筆者還是堅持使用了特徵強弱等級的分析方式。就柳體楷書的「柳味」而言,筆者是這樣大致評估的:第一等級,約佔「柳味」的50%,其意義為:在掌握了第一等級的特徵筆畫以後,書寫一個字,其「柳味」可大概體現出50%;第二等級:約佔35%,第三等級約佔15%。特徵從強到弱,是從第一等級到第三等級。但從特徵筆畫數量的多寡,則是倒了過來,第三等級的筆畫數量會遠遠多於第一特徵的筆畫數量。如此,明確了重點、聚焦了精力,最有效地利用了時間。如能基本掌握前兩個等級的筆畫特徵,書寫者所寫出的字,已經能基本呈現出柳體楷書85%的「柳味」,但並未佔用100%的「資源」,這應是諸位「柳粉」所期盼和欣喜的。如在本文所論述的第一等級——「強特徵」筆畫中,只包含有四種筆畫。

對所論及的特徵筆畫,本文都設置有「寫法」部分,這是筆者多年習柳實踐的體會和經驗。今人只見柳公筆畫的特徵(如「方頭」豎),但不見、不知柳公究竟是如何寫的。文中所言各種筆畫的「寫法」只是自己的嘗試和經驗總結,請讀者品足、指正。

相關焦點

  • 歐體、顏體和柳體的筆畫和結體方面各有哪些特徵?
    這是很多臨摹楷書的初學者經常提的問題,也是學楷書必須掌握的基本書法常識。其實,歐體、顏體、柳體都是唐代楷書傑出的代表。歐體和顏體字貼先說歐體,就是初唐時期的歐陽詢所寫的楷書字體。再說顏體,就是指顏真卿寫的楷書字體。顏真卿是盛唐時期最傑出的書法家。他的楷書雄秀端莊,結構方中見圓而有向心力;筆法渾厚強勁,善用中鋒筆法,筋骨飽滿,筆鋒內斂。
  • 四大楷書中,顏體字在筆畫和架構方面與其他三家有何不同?
    四大楷書中,顏真卿的楷書字體最顯得肥胖敦厚。他的書法審美觀是不是受盛唐時期的以胖為美的審美觀影響,不可而知,也無據可考。顏體字在四大楷書當中,後人繼承其衣缽的書法家相對較少,至於他的字美不美,我個人認為,各人審美觀不一樣,那麼他的字體與歐體、柳體和趙體在筆畫和架構方面有何區別呢?
  • 掌握楷書的五個基本筆畫,就弄懂了書寫的原理
    柳公權是唐末著名的書法家,擅長寫楷書,主要作品有:金剛經碑》《玄秘塔碑》《神策軍紀聖德碑》等,這些都是他遺留下來的經典之作,也成為後來人臨摹學習的楷模,他與唐初歐陽詢、唐中顏真卿並稱唐代三大楷書書法家。
  • 中書協理事張書範老師,柳體楷書欣賞,骨力遒勁結體嚴緊,好字
    柳體楷書用筆特點主要是方圓兼備,以方為主,橫、捺、提的起筆多用方筆,橫、點的收筆多為圓筆。用筆注重逆轉,強調誇張,乾淨利落,清剛中見圓厚,骨力凸現卻豐腴妍潤,結字疏朗大度,內緊外松。方筆多取隸意,圓筆多取篆意。使用方筆所造成的突出稜角以及堅挺筆畫,是謂之「柳骨」的主要原因。
  • 唐朝三大楷書字體識別方法
    歐體、顏體和柳體碑帖那麼楷書四大家中的歐體、顏體、柳體的字,如何辨別呢?其實,從他們的筆畫、間架結構和章法特徵還是可以分辨出來的。以楷書見長,深受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體影響,楷書帶有隸書「味」,其字體筆畫意態精密、挺拔勁險,橫平豎直,結體中宮緊密,而長豎、右捺、戈鉤卻張揚外露。
  • 楷書四大家,初學者學哪一家入手呢,答案在這裡
    古代學書法,是怎麼練習的呢,他們除了學習篆書以外,有些人還從魏碑體學起,實際上,嚴格來說,魏碑體也是楷書,只是我們後來喜歡上把唐朝以後的真書稱為楷書。而現在書法界普遍認為楷書的代表人物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和趙孟(趙子昂)。所以,明清時期以來,書法藝術再度興起的時候,學習楷書,「四大家」楷書體成為名噪一時的書法楷模,不過他們的書法藝術各有千秋,風格迥異。
  • 顏柳歐趙,楷書四大家書法風格
    這些碑刻裡面,《多寶塔碑》屬於早期作品,風格還不是很成熟,屬於唐朝的流行書風,有很強烈的唐代寫經體的味道,還沒有形成顏體的典型特徵,應該是顏真卿早年參加科舉考試時的書法用體。而他的其它的的幾個作品,就已經完全具備了他自己的風格特點了,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我們平時見到最多的就是他的《顏勤禮碑》。
  • 柳公權的楷書和行書有什麼特點?
    柳公權楷書《神策軍碑》據說唐文宗非常喜歡柳公權的書法,把他招為侍書,當時的民間也就穿著「柳體一字值千金」的說法,當時的朝鮮甚至派專人到長安去購買柳公權的楷書作品,作為禮物送給他們的君主。書法裡「心正則筆正」這句話也是柳公權說的。
  • 零基礎學書法,柳公權《玄秘塔碑》八種基本筆畫,楷書入門必備!
    零基礎學書法,柳公權《玄秘塔碑》八種基本筆畫講解:橫、豎、撇、捺、點、鉤、挑、折。要學好毛筆字,首先要學會各種筆畫的起筆、行筆及收筆的書寫方法,注意提、按、轉、折以及筆畫的形態、走向、長短、肥瘦和細微的變化,把基本筆畫寫像、寫好,就為學好楷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書法小白如何入門,選擇什麼字體開始,楷書是不是最好的選擇
    隸書入門支持學習者隸書學習和楷書學習入門幾乎是一樣的,支持學習隸書的人群無非就是從幾個點考慮,首先隸書橫平豎直,一筆一划,沒有那麼多變化,認為簡單,入門起來可能更容易些。但是如果學習隸書時間長了,我們會發現規律簡單,重複性強,難免枯燥,而後再學楷書,還要從頭開始學習其他體的變化。
  •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哪個是起源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起源是哪個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用的字體,大家對於這些字體也比較熟悉,但是對於它們的起源,大家可能不是特別清楚,草書行書隸書楷書哪個是起源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草書、行書、隸書、楷書中,隸書是起源。隸書起源於秦朝,是由篆書逐漸演變轉化而形成的一種文字。行書、草書和楷書都起源於漢代,且都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簡便轉化形成的書體。
  • 楷書的靈動之美是一種高端的美,我們應該怎樣寫出靈動的楷書?
    歐體楷書以險絕破板滯,點畫堅挺似有靈動之氣,但後世學之者,卻少有人能寫出靈動之感,還往往沾染匠氣。柳體楷書法度森嚴,楷法完備,難入亦難出,後世學柳體有成者廖廖無幾,寫柳體能寫出靈動之氣者,古今除柳公本人外,再無其他者。唐代另一楷書大家顏真卿早期的楷書比較拘謹,比如顏體早期的代表作品《多寶塔碑》點畫、結字均稍顯呆滯,久習易致呆板固化,容易滋生匠氣,所以也不建議長期的臨習。
  • 劉小晴老師楷書創作國學經典,字字雄健雋秀,網友:這楷書好靈動
    楷書筆法相對與其他書體比較簡單,容易上手,初學者初學楷書並沒有太大問題,只是不要學得太久,由於楷書有上文中提到的幾點流弊,幾年後我們應該轉入其他書體的學習,否則,花再多的時間,對楷書的學習也不會有明顯效果。楷書是傳統審美時期的書體,永字八法的模式,是楷書難以創新求變的緊箍。因其結構美,實用性強,成為官方一種實用書體。
  • 楷書有歐顏柳趙四大書體,為啥其他書體沒有出現四大家書法?
    而個人風格中所具有的共性,又是體所具備的特徵。比方說,楷書四大家中,歐顏柳趙的共性點在於,他們寫的書法結體端正,筆畫之間沒有粘連、遊絲引帶,每一個字都是獨立的個體,章法上謀篇布局比較勻稱,分布均勻,這些共同的特徵構成了楷書這個書體最基本的要素。
  • 《書法問集》651、如何評判一個人歐體楷書的水平?
    【歐體楷書現在學的人最多,什麼是好的標準?】我們當代寫歐體楷書最好的人是誰?我們當代寫歐體楷書最紅的人是誰?是田英章嗎,還是田蘊章,還是盧中南?為什麼先問我們當代誰寫歐體楷書是最好的?因為如果沒有標準,怎麼能夠評價水平的高低。
  • 毛筆楷書字帖怎麼選,哪幾個才是大家認可的練字字帖
    大家在剛開始學習書法的時候,通常會不知道怎樣開始,一般書法的學習都是從楷書開始的,這就需要我們去選擇一本好的楷書字帖,當前市場裡各種各樣的楷書字帖讓人眼花繚亂。我們需要怎麼去選擇呢?楷書是從漢隸演變而來的,也稱之為正楷,正書,真書。
  • 楷書四大家之中,歐體的豎劃與其他三大家有什麼不同?
    楷書到唐代逐漸成熟,發展成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峰。楷書四大家中的三位都出現在唐代。歐陽詢和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各有風貌。歐陽詢是初唐人,他的楷書受二王書法及魏碑的影響很深。歐體書法筆法流暢,過渡自然,起收之處如金刀裁玉、勁潔有力。
  • 《書法問集》331、歐楷要怎麼寫,筆畫才能「精緻」?
    【現在很多人寫楷書都不注重筆畫了,好好練字,楷書筆畫精準精確才是楷書的基礎要求。目前找田英章的教程,可以較快找到方法。】現在歐楷實在是書法圈最流行的楷書,關注的人最多,相關問題當然也是最多的。現在有些學習書法的人,絕大多數人都是從歐陽詢的《九成宮》學起。
  • 字中楷模——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楷書始於漢末,通行至現代,長盛不衰,是字體中的楷模。這種漢字字體端正,是現代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 《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那麼天下第一楷書應該是什麼作品呢?
    我國書法史上名家眾多,書法流派紛呈,篆、隸、真(楷書)、行、草各種字體都有很多經典作品傳世,我們知道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定論,顏真卿《祭侄文稿》與蘇軾《寒食帖》分別被稱為天下第二與天下第三行書,現在網絡上有不少爭論哪幅楷書作品可稱為天下第一楷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