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千米,沿途兩岸奇峰陡立、峭壁對峙,自西向東依次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重慶市巫山縣境內,有大寧河小三峽、馬渡河小小三峽。長江沿線重慶境內,有「水下碑林」白鶴梁,「東方神曲之鄉」豐都鬼城,建築風格奇特的石寶寨、「巴蜀勝境」張飛廟、蜀漢皇帝劉備的託孤堂、龍骨坡巫山文化遺址等景觀。
「長江三峽」是重慶十大文化符號,「長江三峽---夔門」是第五套人民幣1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2018年2月19日,長江三峽工程南線船閘啟動實施至3月24日8時為期33天的停航檢修,三峽工程北線船閘將採取單向通過、定時換向方式運行。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縣、重慶巫山縣、湖北巴東縣、湖北秭歸縣、湖北宜昌市,長193公裡。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重慶瞿塘峽、重慶巫峽和湖北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
三峽庫區資源植物類別齊全,種類繁多,約4500多種。其中藥用植物3500多種,食用植物610種,油脂植物566種,觀賞植物500多種,纖維植物250多種,用材樹種300多種,防護林、綠肥植物136種,染料植物50多種,橡膠植物41種,其它用途(如芳香油、栲膠、果類、樹脂樹膠、色素等)植物480種。
對庫區古樹的跟蹤監測結果表明,古樹的總體狀況基本穩定。僅發現巴東縣鐵廠荒林場的一株巴山松(高33.5米,胸徑1.6米),因雷擊、蟲害瀕臨死亡,重慶市北碚區歇馬鎮大磨灘河邊有1株百年以上的黃角樹,因周圍環境汙染,瀕臨死亡。庫區珍稀植物篦子三尖杉、福建柏、銀杉、金錢松、黃杉、穗花杉、巴山榧等19種保護狀況良好。在興山縣龍門河林場發現了已絕跡近百年的國家二級珍稀瀕危樹種小勾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