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有著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意願,無論是求職招聘,還是戀愛成家。
信星座的在說天秤座的人怎麼樣,白羊座的人怎麼樣,哪個星座渣男多,哪個星座是潔癖。
信五行的人在說,木命的人如何,金命的人怎樣。
信九型人格的人說八號怎麼樣,四號怎麼樣。
甚至還有血型、面相等等。
每一種方法都有一套理論來告訴你,這個人屬於哪類人,這類人有什麼特質。
很多理論都有著悠久的歷史,甚至起源於宗教。
那麼現代心理學家更相信靠什麼理論分辨人呢?
答案是他們更相信大五。在介紹大五理論之前,我們先看一下它是怎麼來的。
1920年的一天,有一個剛從哈佛大學畢業拿到學士學位的22歲的年輕人,給一個大人物寫了一封求見信,這封略顯魯莽的信竟然被回復並且安排了見面。
這個大人物叫弗洛伊德。
見面的時刻來了,大人物靜靜的沉默的看著年輕人,年輕人對這種沉默毫無準備,感覺有些尷尬緊張。
為了緩解氣氛,年輕人講了一件在來大人物辦公室的路上的有軌電車裡面發生的事,一個大約四五歲的男孩表現出明顯的對骯髒的厭惡,原因很明顯是他旁邊坐著的強勢的穿著考究的母親。
弗洛伊德看了年輕人一眼,說:那個小男孩是你嗎?
很多年後,年輕人回憶說,「感覺吃驚,想去換個話題,這個經歷告訴我心理學研究的可能太深了,在心理學家研究潛意識之前,最好對明顯的動機全面認知下」。
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的人格心理學之父,奧爾波特。
奧爾波特認為弗洛伊德研究神秘的潛意識太多了,所以,他的研究重點在意識上,也就是人們能清晰的認知的事情上面。
他搞了一個以前從來沒人幹的事。
他認為人類的某些特質,比如友好、有野心啊等等,特質存在,並且出現在語言中,那麼從英語大詞典中把描述人的詞都總結出來研究,不就是研究人的特質了嗎?
他挑出來一共多少詞彙呢?17953個,這1萬7千多個詞彙,太多了,後來精簡到了4500個。仍舊是太多。
後來心理學家卡特爾和菲斯克繼續在奧爾波特的詞彙基礎上進行研究分析、評定。後來發現有五個因素總是出現在列表上。
十幾年後,根據其他大量的樣本數據,也發現了這一模一樣的五個因素。
再後續的多年時間裡,在更大範圍的樣本研究中,這五個因素被重複發現。
並且這些五個因素既然在英語語言中存在,那麼在其他語言中也應該存在。後來事實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
這就是大五人格因素,最終成為西方心理學家公認的人格特質模型。
大五人格就是人格的海洋提煉出來的,海洋的英文是OCEAN,正好,每個字母大五中的一個。
開放性(openness):具有想像、審美、情感豐富、求異、創造、智能等特質。
責任心(conscientiousness):顯示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自律、謹慎、克制等特點。
外傾性(extroversion):表現出熱情、社交、果斷、活躍、冒險、樂觀等特質。
宜人性(agreeableness):具有信任、利他、直率、依從、謙虛、移情等特質。
神經質性(neuroticism):難以平衡焦慮、敵對、壓抑、自我意識、衝動、脆弱等情緒的特質,即不具有保持情緒穩定的能力。
大五人格測試最終不是一種類型判定,而是對每一種特質進行打分,也就是分值會在一定的區間內。
下面是廣一大五的測試圖形。
這就是大五,歡迎您留言發表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