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材料科學論文產出量位居全球第一,化學位居全球第二

2021-02-19 化學加

10月18日,歡迎走進美麗的重慶大學

2019年9月25日,科技日報社旗下中國科技網與全球領先的專業信息服務機構科睿唯安,聯合發布了題為《築夢七十載 奮進科研路》報告,從科研活動的重要成果產出——學術文獻的計量學角度,呈現中國基礎科研發展及國際化的歷史進程。同期舉行的座談會,邀請到國內權威科技智庫專家,對報告進行了多維度解讀。

跳轉閱讀→化工醫藥領域哪些上市公司、著名企業已經入駐化學加?

報告選取了1949年-2018年中國大陸發表的國際科研論文和綜述,基於Web of Science,InCites,ESI,JCR知名資料庫的數據,利用數學和統計學等方法,定量分析研究文獻的分布結構、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等趨勢。報告從新中國科研進步、中國學科建設、重要科研與基金資助、中國科學家影響力、中國科研機構、國際科研合作、省市創新以及中國科技期刊與審稿人等八個維度,描述了一幅全球核心學術期刊中,世界一流文獻和相關引證關係下的中國科研圖景。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科研論文產出快速增長。2006年,中國大陸的科研論文產出量首次超過英國,排名全球第二,近年來的論文產出增長率明顯超過美國,產出總量與美國的差距正在日益縮小。

中國大陸論文的影響力也在持續攀升,如,大陸學者在《Science》《Nature》《Cell》三種國際頂級期刊上發文數量快速增長,特別是第十個五年計劃及之後增速明顯,2018年在三大刊發表論文332 篇,佔其當年全部論文總數(2157 篇)的15.4%(同年,美國學者在三大刊發表論文1556篇)。

1980年以來的40年間,中國大陸的材料科學論文產出量位居全球第一;農業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學、環境與生態學、地球科學、數學、物理學等7個學科論文產出位於全球第二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等2個學科的論文產出位於全球第三

中國大陸科學家群體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彩。中國近年來入選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的人數持續強勢增長,2018年中國大陸高被引科學家就達到538人次,僅次於美國和英國

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屠呦呦,其發表於1982年的SCI論文的引文網絡顯示,她和團隊最早的英文文獻發表於1982年。這篇論文的施引文獻遍及全球109個國家和地區;更有來自藥物化學、藥學與藥理學、植物科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有機化學等115個Web of Science學科,充分體現了這一重大發現對世界各地不同學科領域科學家進行青蒿素相關後續研究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科研領域的國際合作快速發展,成果顯著。到2018年,我國和193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並發表論文,合作論文的總數是1980年的2300多倍,論文增長速度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尤為明顯,引文影響力也不斷攀升。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已經與六大洲131個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相關論文產出與影響力提升顯著。截至2019年5月的數據顯示,共有447篇論文與該主題有關,其中大部分論文發表於2018年(231篇);中國大陸學者參與了其中323篇論文的發表。

我國高水平科技期刊日益走向國際。2018年《期刊引證報告》SCI和SSCI版本數據中,共有212種中國期刊入選。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的開放獲取計劃。

近年來,中國的審稿量快速增長,這表明中國學者正在越來越多地參與同行評議活動,他們在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學、材料科學等優勢學科中的審稿記錄佔比較高。

來源 | 中國科技網            編輯 | 化學加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中國在石墨烯領域論文和專利產出量領跑全球
    人民網北京9月8日電(趙竹青)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和美國化學文摘社今日聯合發布的《全球科技趨勢報告:石墨烯研發態勢監測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石墨烯研發優勢國家之一,論文和專利產出量已領跑全球。
  • 大灣區這項排名,位居全球第二!
    12月9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    報告顯示,中國在131個經濟體中位列第14名,在中等偏上收入組別的37個經濟體中位列第一。
  • 武漢紡織大學材料科學、化學進入ESI全球前1%!
    2020年11月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顯示,我校材料科學和化學進入ESI全球前1%。ESI材料科學涵蓋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等相關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 泰晤士高等教育2021年度全球化大學排名出爐,香港大學位居全球第一!
    通常,他們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和學者的家園,通過研究解決一些全球最緊迫的問題。國際化的大學擁有高比例的國際學生和教職員工,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合作研究,並在全球享有很高的聲譽。研究表明,多元化的學生群體改善了教學和學習體驗,同時學生的海外留學經歷能夠更好地使他們成為全球公民。
  • 寧德時代今年1-9月動力電池裝機量超LG化學 位居全球第一
    【TechWeb】12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數據顯示,今年1-9月,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裝機量超過韓國動力電池企業LG化學(LG Chem),位居全球第一。
  • 17家中國機構位居全球100強
    美國、中國和德國位居國家排行前三位;中國科學院、哈佛大學和德國馬普學會則分列機構排名前三位,其中,有17家中國機構躋身全球100強。(註: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是依託於全球頂級期刊(2014年11月開始選定68種,2018年6月改為82種 [1] ),統計各高校、科研院所(國家)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型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的資料庫。)自然指數顯示,有43家美國機構和17家中國機構躋身全球100強。
  • 中國超俄位居全球第二?宋忠平:加深「中國威脅論」的印象
    導讀:論軍事實力美國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美國每年在軍費上投入很大一筆資金,並且對外出口的軍火總額也是其他國家所無法超越的。近日瑞典智庫公布了一個數據,在軍工企業銷售額上面,美國一直位居第一,中國超越俄羅斯位居第二。
  • 中國SCI論文中化學學科論文最多,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1位
    中國SCI論文數最多的十個學科中,化學位居第一;材料科學、化學和工程技術論文的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1位。 中國卓越論文數量增加,化學學科位居第二 中信所採用科學計量學方法,遴選出在國際各學科領域發表的高於該領域平均水平的論文
  • 全球技術競爭力排名 丹麥奪冠中國位居59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民間經濟研究機構「世界經濟論壇」(WEF)3月28日公布了《2006-2007年世界信息技術報告》,中國在各國信息技術競爭力排名中位居第59位,而北歐多個國家表現出眾,丹麥高居榜首。據《韓國日報》28日報導,該報告以全球122個國家和地區為對象,通過考察67項指標對信息技術競爭力進行評價。
  • 2019自然指數年度榜單發布:17家中國科研機構位居全球百強
    來源:光明日報最新發布的2019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19 annual tables)顯示,美國、中國和德國位居國家排行前三位,中國科學院、哈佛大學和德國馬普學會則是機構排名前三位。
  • 蘇州港位居全球第七、全球內河港第一 年吞吐高達5億噸
    蘇州自古就是中國高度發達城市,蘇州的繁榮來源於京杭大運河的修通,蘇州成為京杭運河和長江的重要交匯點,也成為中國重要的航運中心。蘇州港位居全球港口第七、全國第六位,奠定了蘇州中國第六大經濟城市的地位蘇州港2018年就高達5.32億噸的貨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七,全球內河港第一,奠定蘇州強大的國際和國內外貿地位,也奠定了江蘇省強大的經濟實力一個城市的繁榮很大因素是一個城市的港口,深圳之所以繁榮因為靠海,上海之所以繁榮也是因為靠海,蘇州的繁榮是靠河,共同點都擁有強大的港口,擁有港口將大大推動本地的外貿經濟發展
  • FT2020年全球MBA項目百強榜單出爐:復旦MBA項目位居大陸大學商學院...
    中新網上海1月27日電 (記者 陳靜)復旦大學管理學院27日披露,英國《金融時報》(FT)發布2020年全球MBA項目百強榜單,復旦MBA項目位列大陸大學商學院第1名,位居亞太地區第6名,全球第33位。該項目排名連續7年持續進步。
  • 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清華位居中國第一亞洲第二
    清華大學位居亞洲第二、全球第29,僅次於東京大學。據悉,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是世界範圍內首個綜合性的全球大學排名,於2003年首次發布,是全球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大學排名之一。此次排名,軟科選擇校友獲獎(10%)、教師獲獎(20%)、高被引學者(20%)、N&S論文(20%)、國際論文(20%)、師均表現(10%)這六項指標對世界大學的學術表現進行排名,每年發布處於世界前1000名的大學。
  • 為什麼說化學專業是天坑,學化學畢業真的收入低嗎?
    01 化學專業供大於求 開設化學類專業的高校太多了,根據《2020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指數》排行榜數據,可以看出全國大學主要有以下幾個分類: 綜合類大學、理工類大學、工業類大學、農林類大學、財經類大學、政法類大學、藝術類大學、醫藥類大學、師範類大學、語言類大學
  • 最新大學排行榜出爐,英國帝國理工學院位居全球第8
    值得一提的是,蘇倫大數據科技研究院的合作高校——英國帝國理工學院位居全球第8,英國前3。6月7日,中國大陸地區高考的第一天,很多關注高等教育的人士一覺醒來欣喜地發現,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發布了2019版世界大學排行榜,包含了來自世界85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所高校。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連續五年位居UTD商學院科研排名全球百強
    人民網上海2月20日電(董志雯)近日,記者獲悉,UTD發布2015年至2019年全球商學院科研排名百強榜,復旦管院排名位列全球第96名,連續5年進入全球百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學院共有18篇論文發表在UTD-24本期刊上,論文數位列中國大陸第一。
  • 1—9月韓國現代氫能源汽車銷售量位居全球第一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消息 韓國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韓國現代汽車售出4917輛,以73.8%的市佔率位居第一。據韓聯社援引SNE Research的數據報導,今年1—9月全球氫能源汽車銷量為6664輛,其中現代汽車售出4917輛,以73.8%的市佔率位居第一。據該社報導,日本豐田(767輛)和本田(187輛)銷量同比分減61.8%和27.2%,以11.5%和2.8%的市佔率名列第二和第三。
  • 盤點中國高校科研院所自然指數世界排名,這家機構位居全球首位!
    一所高校或者科研機構的學術實力主要反映在科研論文和實用實踐中,特別是頂尖期刊的發行數量和引用情況,一直都是反映高校學術實力的重要指標。而自然指數是依託於全球68本頂級期刊,統計各高校、科研院所(國家)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型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的資料庫。
  • 福布斯全球稅負痛苦指數:中國大陸排名第二
    福布斯雜誌近日推出了2009年全球稅負痛苦指數排行榜,中國大陸排名全球第二稅負痛苦地,排名第一的則是法國。福布斯表示,此次指數是按照該地區稅負政策對於資本和人才吸引度進行排名分析。最後的地區總分涵蓋了機構、個人、社會保障等因素。分數最高者則為稅負痛苦最大地區。
  • 全球城市生活費排名出爐:東京位居第11
    原標題:全球城市生活費排名出爐:東京位居第11 據日本媒體報導,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調研機構近日發布了2016年版全球主要城市生活費排名,新加坡再次成為全球最昂貴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