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生物醫學國際論壇在深圳大鵬舉行
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深圳市大鵬新區管委會支持,由美國國際生物醫學學會、深圳市華亞區域經濟發展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生物醫學國際論壇(以下簡稱「本屆論壇」)於12月4日在深圳大鵬新區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特為本屆論壇發來視頻發言。
他表示2020生物醫學國際論壇在深圳大鵬新區舉行,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全國、全世界肆虐蔓延,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鍾南山院士表示通過這次2020生物醫學國際論壇的舉辦必將把產業的發展基礎能量蓄勢謀遠,為下一步的國際合作工作打開新的局面,也對大鵬新區的未來發展送上祝福,期待生物醫學產業結出碩果。
本屆論壇是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驅動」及當下全球抗疫和復工復產背景下應運而生,為推動深圳未來產業升級、布局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領先發展營造創新環境而設立的。本屆論壇旨在建立面向全球資源的對接載體,聚焦高端人才引進、專業學術交流、產業合作招商的專業化服務平臺,推動深圳及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學領域科技創新和國際合作發展。
論壇以「健康發展,成就合作,促進共贏」為主題,圍繞中國抗疫精神與時代精神的傳播、及生物醫學科技、數字健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公共衛生安全及應急等方面的議題進行研討。聚焦國際生物醫學前沿科技技術,聚集產業發展合作資源,聚融行業領軍人才交流、聚合新技術引進,促進深圳及粵港澳大灣區大健康產業萬象融合,蓬勃發展。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吳優為本屆論壇致辭。吳優副秘書長表示,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這座充滿創新和開拓精神的城市,正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建設中。生物醫藥是未來產業,更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主導產業。大鵬新區著眼未來、力爭卓越,市委市政府超前布局,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深圳未來發展的重要依託,規劃建設深圳國際生物谷,而大鵬的壩光片區,將成為深圳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前沿陣地。
比利時作為本屆論壇主賓國,比利時瓦隆大區衛生部長Christie Morreale通過視頻致辭。比利時瓦隆大區的布拉班特瓦隆省是深圳的友好城市。擁有完整的生物製藥生態系統,包括許多國際知名的大學和研究中心和生物科技企業。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糧食計劃署也將列日機場指定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重要物流中轉樞紐,向一線醫護人員提供關鍵抗疫物資,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重要醫療和人道救援物資。Christie Morreale部長歡迎雙方加強合作,尤其在生命科學領域,雙方還有很多合作的空間和潛力。
哥倫比亞駐華大使Luis Diego Monsalve在論壇上致辭。他指出2020年恰逢哥中建交40周年。40年來,兩國各領域友好關係不斷深化。疫情爆發後,中國和哥倫比亞互相捐贈醫療物資,攜手抗疫、共克時艱。哥倫比亞政府希望推進在哥倫比亞建立疫苗廠,促進哥中生物醫藥行業領域的更多合作。
大鵬新區科技創新和經濟服務局局長段曉偉在論壇上作大鵬新區招商推介。向參會嘉賓介紹大鵬新區生態立區、經濟強區堅持「綠色發展、特色發展、高端發展」的定位。打造國際領先的生物科技創新中心和全球知名的生物產業聚集基地。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才高地。段曉偉局長在會上公布一系列國家級、市級和區級政策支持信息,並向海內外行業英才發出邀請,落戶深圳大鵬新區。
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黨組書記)張鳳樓以「發展健康產業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為主題發表演講,從國家政策層面解讀國家對於健康產業的布局和規劃,包括十四五規劃重點、新冠疫情下的行業新動態、新趨勢等。另外也給深圳的政策措施推進落實給予了指導意見。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全國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將在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領域有更多發展機遇。
廣東省鍾南山醫學基金會創會理事長、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產學研基地主任周榮博士以「新疫情引導的生物醫藥產業新方向」為題發表主題演講。他提出今年對全球社會、經濟、民生造成巨大影響的新冠疫情也揭開了傳染病防控的重要性,而且未來全人類都將長期面臨床防疫工作常態化問題,圍繞各類傳染病、特別是呼吸系統傳染病的防控診治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案、新產品等都將是巨大的需求,也將會持續創新。快速、準確的病原學檢測技術及其臨床廣泛應用,科學有效的單人隔離、即時消殺、人機共存的防護器械產品和三級醫療機構綜合防控、公衛醫療一體化體系建設,針對特定病原體的特效藥物的開發與應用將推進「對症診治向對因診治」方向發展,創新疫苗及應急疫苗品種的研發與應用,中醫藥在傳染病防控中的新理論、新產品,病原感染後慢性疾病的防診治相關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產品等,都將是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值得特別關注的可能的新的生長點。
西班牙駐華大使館廣州經濟商務處首席經濟商務領事馬艾濤在論壇上發言。主要圍繞西班牙的生命科學行業概況以及優勢,並著重介紹了生物技術、製藥以及醫療技術這三個領域。西班牙是全球第十大科學強國也是歐盟第五大科學生產大國,擁有800家大型醫院和300,000名專業人員。醫療保健佔GDP的6.3%。在生物技術方面,西班牙擁有2.970家公司從事生物技術,行業正處於鞏固期,企業數量每年在增長。
國際生物醫學學會理事長、原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院研究員李永田以「2020 年醫療領域的幾個最新進展」為主題發表視頻發言。主要內容涉及網際網路虛擬醫療前景、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生成細胞移植到病人皮下,在IVM環境下可長期存活使得血糖有效控制的新方法、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的「建立支撐蛋白(橋蛋白)―抑制神經通路」的預防和治療新理論。
比利時瓦隆大區生命科學集群 BIOWIN 國際事務負責人馬克·德尚(Marc Dechamps)在視頻發言中介紹到,比利時瓦隆大區在歐洲高密度的生命科學企業經濟實體中,製藥業是經濟增長的主動力之一;比利時人均藥品研發水平以及投資在歐洲位居第二。瓦隆大區生物技術方面的整體優勢在歐洲排名第二,生物製造工程是瓦隆大區最普遍的業務,尤其在免疫療法和細胞療法方面。他在會上表示希望促進更多比利時和中國生物醫學企業的對接和交流。
論壇最後,深圳華亞區域經濟發展服務中心秘書長張考、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主任何健、深圳市老年醫學研究所所長吳正治分別做了全數字PET/CT落戶深圳、和2020智慧醫療產業白皮書、新冠感染防控系列專利技術的發布,為本屆論壇畫上圓滿句號!
出席本屆論壇的領導有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黨組書記)張鳳樓、原民政部中國緊急救援促進中心總幹事陳平、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吳優、深圳市大鵬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峰。同時匯集來自北京、重慶、廣東、廣西、福建、湖北、四川、山西、安徽、山東、貴州、內蒙及香港等抗疫一線的英雄、醫學專家、學者教授、研發專家、企業家,以及線上國外參會嘉賓分別來自比利時、西班牙、哥倫比亞、巴西、俄羅斯、德國、斯洛維尼亞、捷克、希臘、美國、克羅埃西亞、立陶宛、韓國、馬來西亞、汶萊、黑山等10多個國家,近3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