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網際網路設計師一定要有危機感。
知乎上有個問題:
聽聞阿里巴巴將取消對 ui/交互崗位的招聘 取代以「全鏈路」設計,擁抱新零售。查資料並看不出與「服務設計」有什麼區別,求小哥哥小姐姐們解答與「服務設計」區別?
我也回答一下。
國內開設服務設計專業的學校應該還不多,我了解的主要是一些名牌設計院校的研究生課程會涉及到,尤其是一些中外合作的工作坊。
記得江南大學從09年就開始實踐服務設計了,當時稱作「desis工作坊」,主要是米蘭理工大學和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合作開展的(由當時從米蘭理工留學歸來的鞏老師搭橋組織的)。我也是那會兒才了解到什麼是服務設計,也為我後續用戶體驗設計打下了基礎。其實和現在的網際網路設計有很多共通之處,都是通過前期的研究,前者更注重使用人種學的研究方法,實地考察發現問題和需求,甄別需求,描繪人物角色,畫出故事版,給出原型設計方案,做測試並修改,最終繪製出效果圖。想想,我們現在的用戶體驗設計,如果真正「走出辦公大樓」,深入實際場景了解和研究用戶,其實就是服務設計,服務的對象就是產品的用戶。
當時也研究了很多國外案例,最著名要算ideo的設計了,還收集了很多ideo卡片,研讀了human-centered-design。通過調研參與到城市空間/公共服務的設計中去。有研究醫院就醫流程的,有做大媽股票大廳/設備和軟體的,有研究菜市場賣菜送菜的(有點像現在的外賣)。很多解決方案都從政府層面給出了很好建議,以至於服務設計當時給我留下的印象(偏見)是——屬於最好從市政角度去推行的公共設計,在中國不實用,直到網際網路設計急速流行開來
我之前在網易的時候就面試過一個北理的研究生,他也學過一段服務設計,具備服務設計的思維和流程意識。當時面試的是互動設計師的崗位,讓他答互動設計流程,他套用服務設計的流程也是對的。
回到全鏈路設計師的問題上來。不管阿里取消UI/UE設計師的傳聞真假,其實我明白,大家真正擔心的還是ui/互動設計師的職業規劃和前景。
就我了解一些在阿里朋友的情況,尤其是在前幾年,他們的設計師(PD)要求是交互原型和UI設計都得做的。這是阿里與很多大公司不同的地方。
其實崗位過於細化,對於設計師的發展也不見得是好事。
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們在學校學的專業是ui設計或者互動設計嗎?應該還沒有學校直接開設這兩個專業吧。我們普遍學的是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或者是數字媒體設計。其實我們學的是設計,必須具備跨專業的知識和能力,沒必要用目前ui/互動設計崗位框住自己。
設計是相通的——我們經常被教育的一個觀點。
我們應該有參與到整個產品研發設計流程中的能力。尤其是現在很多的創業公司,一個設計師往往在UI設計的同時,充當著互動設計師,甚至產品經理的角色。在我們公司的ued部門,我也一直強調全流程(全鏈路)的設計師意識,全面參與產品/設計/開發/測試環節,要有整合、統籌整個設計環節的能力。這樣的設計師有幾個優勢:
比之前獨立ued部門的設計師,能夠更好地融入項目和團隊,比起多個設計角色,全鏈路設計師是一個人作戰,在設計銜接和轉化上效率更高;
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業務和實現情況,提升設計質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構建綜合設計能力和系統思維:用戶研究/產品思維/交互意識/技術理解力和上線反饋等。
所以,培養全鏈路設計師對公司和個人都有好處,大家不應該排斥。
尤其是後面的智能化時代,對於設計師的綜合能力要求更高,單純一方面的能力肯定是不可以的。
另外,當前的網際網路設計師一定要有危機感。
多年的設計師招聘經驗告訴我,行業內對UI設計師的需求遠遠小於供給,明顯是僧多粥少了,競爭很激烈。尤其是近一段時間,形勢趨於尤為嚴重。可以說,UI設計師門檻很低,一方面開設設計專業的院校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市場上充斥了很多培訓機構,三個月就能培養出來一個兼具設計思維和高大上設計能力的高級UI設計師。
說的難聽一點,UI設計師已經爛大街了。
所以UI設計師要想在行業立足,必須掌握核心實力——深入業務,貫穿項目始終。單純地繪製一張美輪美奐的設計效果圖沒有一點意義,真正的意義來自於通過自己的設計真實解決問題。
互動設計師也好不到哪裡去。
現在,很多公司現在都不再設有互動設計師崗位,尤其是創業公司。
互動設計師就像前兩年的用戶研究工程師一樣,變得可有可無,工作輕易間被產品經理蠶食,不具備核心競爭力。所以互動設計師更應該清楚認識自己,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裡?自己最想往哪裡發展?
對於設計師的發展方向,我具體建議如下:
UI設計師要向自己的上遊學習,具備互動設計能力——能夠完整完成需求點到圖形化的轉化,包括用戶研究/交互原型/動效設計等,然後再結合頁面效果圖設計/vi商業設計等,真正成為綜合的全鏈路uxd設計師。
而互動設計師應該努力向自己的上遊發展,具備產品意識和運營思維,更多探究用戶的需求,落地為功能設計,逐漸轉變為產品經理或者運營人員。說實話,互動設計師在這個方向上的轉變,可謂說是路徑最短,有著天然的優勢。
當然,最終怎麼樣走還得問自己。
見過一些工作了好多年的設計師,依然在究竟是做插畫設計師,還是原畫設計師,還是vi設計師,還是UI設計師之間苦苦掙扎和徘徊,猶豫不決。
希望你夠聰明,都能夠結合自己興趣和行業發展,看清自己腳下的路。
謝謝!
本文由 @阿外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