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
其詩、書、畫無一不精,無一不絕。
Lot 1074
文徵明 (1470-1559) 石湖詩卷
1547年作 手卷 水墨紙本 32.5 ×868cm
說明:
於騰舊藏。於騰(1832-1890), 字飛卿,山東蘭陵人。官成都知府。善詩,工書,賞鑑尤精,曾藏有《碧桃圖》、《海棠蛺蝶圖》、《臘梅雙禽圖》、《研山銘》等,收藏印有「於騰」、「味腴軒」、「於騰私印」、「東海郯人」等。
題籤
溫馨提示:左右滑動 瀏覽局部
石湖是太湖的支流,位於蘇州境內。傳說範蠡與西施隱居於此,而宋代的範成大居此後自號石湖居士。李日華《六研齋筆記》卷四:「至正戊子(1348年)三月十日,會稽楊維楨同貞居張伯雨諸人遊石湖,有侑者瓊英與坐,各為《花遊曲》一章,詞情美麗,實一時之盛」。文徵明等吳中文人常聚於石湖,故吟詠石湖的詩歌數量非常之多,《五月十三夜與湯子重、王履約、履吉石湖行春橋看月》,還有《石湖泛月》、《石湖》、《懷石湖》等。嘉靖丁未(1547年),文徵明七十八歲,《甫田集·三十五卷本》記其本年九月九日與王守等同泛石湖,登上方山;閏九月再次泛舟湖上,均有詩,如《丁未九日與履約諸君同泛石湖就登上方》、《是歲閏九月再泛》,因此,本卷《追和楊鐵崖石湖花遊曲》款書「嘉靖丁未九月六日雨中漫書」,從時間上推斷,應為閏九月之作。
溫馨提示:左右滑動 瀏覽局部
印鑑對比
本卷大字行書寫就,與《甫田集》卷六所載《追和楊鐵崖石湖花遊曲》用字略有不同,即「蛺蝶飛來逐歌板」改字為「蛺蝶穿花逐歌板」,乃一時興致,隨思而動。是卷為即興之作,故書寫流暢自然,輕鬆揮灑,始以重墨書寫至「昔人既去今人來」,以「來」字為分水嶺,用墨由濃轉淡,書寫速度更為流利。文徵明大字行書大致有兩種,一種是以學黃庭堅大字風格,長槍大戟,縱橫捭闔;一種是以其行書風格的放大化,整飭妍美,瀟灑流暢,此種風格並不常見於手卷這種形式,而多見於立軸式樣。與本捲風格較為近似的可參見首都博物館所藏文徵明《草書五律詩軸》、上海博物館藏其《行書五古詩軸》,無錫市博物館藏其《行書七言詩軸》、天津市歷史博物館藏其《行書七律詩軸》,上海市文物商店藏其《行書五言詩軸》等。
參考:文徵明《草書五律詩軸》
首都博物館所藏
參考:文徵明《行書五古詩軸》
上海博物館藏
參考:文徵明《行書七律詩軸》
天津市歷史博物館藏
參考:文徵明《行書五言詩軸》
上海市文物商店藏
Lot 1075
文徵明 (1470-1559) 行書詩文冊
冊頁(十五開)水墨紙本 尺寸不一
說明:
1.彭紹升題籤;杜伯秋(Jean Pierre Dubosc)舊藏。彭紹升(1740-1796),法名際清,字允初,號尺木,江蘇長洲人。
2.Jean Pierre Dubosc(1904-1988),中文名杜伯秋、杜伯思、杜博思等,娶盧芹齋女為妻,對中國古代書畫鑑藏深感興趣,與吳湖帆、張蔥玉等鑑藏巨擘多有過往,所藏精品如任仁發《五王醉歸圖》。杜氏於1949年策劃展覽「A Loan Exhibition:Great Chinese Painters of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並刊印圖冊。據此圖冊可知杜伯秋庋藏明清書畫質量頗高。
3.冊首有杜伯秋藏品標籤(J.P.Dubosc Collection),編號C150。此種圓形標籤屢屢見諸杜氏藏品,例655號為周臣金箋扇面一幀,H.23為石濤梅花冊十二開。
杜伯秋藏品標籤
參考:同款杜伯秋藏品標籤
(石濤《梅花冊》,私人收藏)
《詩文冊》內有《行書謝榛詩》、《楷書韓非說難》、《自作文稿冊》三部分,十五對開。第一部分,行草書錄「後七子」謝榛(1495-1575)詩23首,具載《四溟集》。第二部分,楷書錄韓非說難。第三部分,行草書錄文徵明自作文5篇。其中《杭道卿文集敘》,未見諸文獻。文徵明與杭道卿過從緊密,詩文酬和亦多,故此敘足補典籍之闕,具有相當的學術價值。冊首彭紹升題「二文遺墨」,而只收文徵明,推測為好事者拆分所致。
文徵明詩文稿極罕見,幸有攻玉山房舊藏祝允明詩稿、文徵明《拙政園記》合卷(嘉德2019秋,lot.1386,552萬元)可供對比研究。尤其本冊第三部分,文徵明自作文五篇,書法風格與攻玉山房卷如出一轍,毫無二致。紙張高度、界格尺寸極為接近,當可互證。
溫馨提示:左右滑動 瀏覽局部
《詩文冊》內容提要:
(上下滑動瀏覽)
謝楨詩23首,順次如下,文略:
《送曹別駕毅父之晉州》
《送汪惟善歸婺源》
《送鳥鼠山人胡世甫西歸》
《送皇甫水部之荊州五首》
《送陳郎中元卿出守彰德因還錢塘省覲》
《送毛比部達和出瑞州前任御史》
《浪遊》
《送趙兵部憲絅夫之宣府》
《春草》
《天寧寺同章景南行人李於鱗王元美比部餞別李伯承明府之新喻得春字》
《送王侍御子梁按河南》
《採山吟贈王用□》
《送慄道甫下第歸上黨》
《送許克之下第歸歷城》
《送方子文下第歸臨清》
《送何叔節下第還江都二首》
《四時宮詞題畫》
《春日》
《送蘇子長授大梁都事不赴歸濮陽》
《送陳駕部幼禮出守潮陽》
《暮春晦報同馮汝張言昆季餞別章行人還南使上堂得光字》
《送郭仰之歸星門》
《送趙元哲下第歸東河》
韓非說難
文徵明文4篇:
《杭道卿父集敘》
《盛氏家乘序》
《方伯陶公平寇詩有敘》
《史越王道像讚》
文徵明文1篇:
《張桐山贊》
溫馨提示:左右滑動 瀏覽局部
溫馨提示:左右滑動 瀏覽局部
參考:祝允明詩稿、文徵明《拙政園記》合卷
攻玉山房舊藏(中國嘉德2019秋拍,lot.1386,552萬)
Lot 1076
文徵明(1470-1559) 行書自作詩冊
冊頁(二十二開)水墨紙本 23×15.7cm×45
說明:
1.錢枬庭、王震、張文魁舊藏;錢枬庭、吳昌碩、曾熙題跋;吳昌碩題籤。錢枬庭,江蘇無錫人。輯有《天香石硯室奕選》一卷,選範西屏、黃龍士等國手弈譜。
2.張文魁(1904-1967),字師良,松江人。為海上商業巨子,1948年冬赴香港,旋往巴西,創辦麵粉廠,遂終老於南美。所藏宋元尺牘尤精。
面板
溫馨提示:左右滑動 瀏覽局部
Lot 1077
文徵明(1470-1559) 書畫合璧
1556年作 手卷 水墨紙本 32.5 ×628cm
說明:
日本晃堂家族舊藏。晃堂即土屋計左右(1888-1973),號晃堂主人,日本神奈川人。1912年從東京高等商業學校畢業,任三井銀行上海支店長,在上海虹口公園北側建有海上名園「六三園」,是日本政商界要員接待貴賓的宴請地。孫中山、康有為、哈少甫、吳昌碩、王一亭、吳待秋等均在此地有過聚會。1914年,王一亭在六三園翦凇樓內為吳昌碩舉辦第一次個展,引起社會反響。
溫馨提示:左右滑動 瀏覽局部
溫馨提示:左右滑動 瀏覽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