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天,相信每個人都被蚊子困擾過,你記憶中印象很深的事件有哪些呢?
有沒有發生這樣的事,睡覺前,自己明明把蚊帳裡的蚊子趕得乾乾淨淨,等第二天起來的時候,你會發現,蚊帳裡面有許多喝得飽飽的蚊子,正悠閒地停在那蚊帳上,而你身上和臉上就多了幾個疙瘩,緊接著你的報復行動就來了……
尤其在農村,傍晚在鄉村田埂上走的時候,頭頂上空烏黑烏黑的一團,並且嗡嗡地叫個不停,陰魂不散地跟在你後面,很是嚇人。
我相信,是人對蚊子都沒有好感。
這些「嗜血之徒」在古人眼裡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也是文人們的討伐對象。
詩人寫蝴蝶,寫蟬都是用「詠」作題目,在詩人筆下,他們都是被歌頌的,被讚美的。
而寫蚊子的時候都用討伐的語氣,作者對它們咬牙切齒,置之死地而後快,他們是被詛咒的,被抨擊的。
他們是怎麼說蚊子的呢?明朝洪若皋說到:「其嘴銳如針螯之肉輒墳起。夜入復帳中,揮牛、白羽交逐之,不去,隱於床間。伺少睡,則嗚嗚撲頭面」。
咬得皮膚起包,嗡嗡吵得人睡不著覺。苦於蚊子的危害,不得不寫文章罵它幾句,元代的方夔對蚊子那是痛恨到了極點,說到:「區區蟲豸中,惡毒無如蚊。雲是鬼母化,佛語非傳聞。」
在所有的蟲類中,沒有什麼蟲子比得上蚊子的惡毒,佛在經典裡說過,蚊子是鬼母子的化身,看來佛說的不錯。
總之把它們寫成明火執仗的強盜 寫成是惡魔的化身。
蚊子為什麼要叮人呢?
法國有一本雜誌叫《科學與生活》,它說道,蚊子卵成熟需要一種含糖的物質,而人體血液裡恰好有這些物質,人類有它的必需品,它不得不鋌而走險,面臨被拍死的危險。
叮人的都是雌蚊子,雄蚊子是不叮人的,但是它也遭受了池魚之殃,一樣被拍死。
科學家研究證明,蚊子是憑嗅覺來定位獵物的,它在一公裡之外,通過人體發出的氣味,就可以判定是不是自己的獵物。
哪些人群容易被蚊子攻擊的?
身上香水味很重的人,驅蚊香水除外。如果你的洗漱用品的香味殘留在身上,那對不起,你會中獎了。
懷孕的婦女體溫高容易出汗,身上容易滋養細菌,所以她也容易遭蚊子的攻擊。
不講衛生的人容易受到蚊子的攻擊,因為氣味大,更容易招來蚊子。
面對蚊子的攻擊總不能坐以待斃吧,有什麼方法呢?
自製滅蚊噴劑,方法是:用1毫升洗潔精兌200毫升水,再加入洋蔥頭擠出的汁1毫升,混合後裝入噴瓶,向蚊子噴去,飛著的蚊子會失去飛行能力,再噴蚊子會因神經系統受損而死亡。
準備一盆水,裡面加一些洗衣粉和少許糖,放到蚊子出沒多的地方,第二天就會有蚊子死在盆子裡。
在家裡養幾盆夜來香,蚊子討厭夜來香濃鬱的花香味的,因而蚊子的數量就會大大減少。
萬一被蚊子叮了怎麼辦呢?搞點鹽水抹一抹,然後塗點牙膏,很快就能止癢。這個方法既安全又簡便,效果也不錯。
如果被蚊子襲擾嚴重,擾你清夢,你文筆好的話,也來一篇憎蚊檄文,如「博噬以自肥,乘時鼓妖氛」。這樣既罵了討厭的蚊子又藉機罵了那些奸險小人,也出了口惡氣,也是一件快樂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