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9 10:02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應曉媚 周金德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全體黨員不忘入黨初心,牢記理想使命,9月28日,皤灘鄉機關黨支部開展了「秉持初心·燈夢傳承·獻禮70周年」為主題的針刺無骨花燈製作體驗活動。
初心課堂
活動中,在方荷玉老師的指導下,隨著黨員幹部們靈巧敏捷的手指一針針落下,呈現出來的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關精神,有共築中國夢的發展理念,更有喜慶建國七十周年的活動畫面。對黨員幹部們來說,通過製作針刺無骨花燈這樣的方式學習主題教育、喜慶祖國華誕,是新鮮生動且記憶深刻的。
「紅」色花燈
在這些燈盞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餘月華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8個字融入其中,把「建國70周年」等愛國元素與花燈相結合,熱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感悟使命
「今天的活動把主題教育融入到非遺傳承中,我認為非常有意義。在建國70周年之際,此次活動不但是對針刺無骨花燈這一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更是通過『紅色』花燈技藝學習的形式,增強黨員歸屬感,激發乾事創業的熱情。」皤灘鄉黨委書記婁宇飛說道。
」鄉組織委員應曉媚說:「我們舉辦這個『紅色花燈·初心課堂』活動,主要目的是通過元素挖掘,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關精神融入花燈製作中去,豐富學習形式,強化學習體驗,同時在祖國華誕來臨之際,弘揚愛國愛黨愛家的情懷,為祖國母親慶生,獻禮建國70周年。」
皤灘鄉機關黨支部新一期的入黨積極分子也參與了此次活動,其中顧晨輝說:「針刺無骨花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都希望有機會能夠學習製作,今天的活動結合了建國70周年的花燈圖案設計和刺圖體驗,還參觀了老師製作的慶祝建國70周年生日的新式花燈,收穫非常豐富。」
針刺無骨花燈
針刺無骨花燈,又稱為「唐燈」。其工藝源自唐代,整個花燈不用一根骨架,只以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紙張黏貼接合,再蓋上全用繡花針刺出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經13道精細工序製作而成。明清時技藝日趨精湛,民國初,發展到鼎盛,花色品種多達80餘種。截至2007年已搶救恢復27種。2006年被列入國務院第一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自挖掘與公眾亮相以來,先後多次獲獎,曾榮獲「中國民間藝術品博覽會」金獎、「第四屆國際藝術博覽會」金獎、「浙江省民間燈彩大賽映山紅獎」等多項榮譽,素有「中華第一燈」之美稱。
156972253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