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幾個月珍愛網紅娘?帶你看年輕人理想的結婚年齡
在年輕人看來,30歲還沒有結婚不算什麼,甚至一輩子不結婚也可以,這不過是選擇了一種不符合傳統的生活方式而已,是個人的自由,但是在有的人看來,30歲還不結婚就很離經叛道了,會被認為是很丟人的,父母也會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在大城市裡這或許表現得不是很明顯,畢竟人們的生活節奏都那麼忙,沒有多餘的時間去關注其他人的事情,但是在小城市那就不一定了,小地方還是比較保守的。珍愛網實體店針對這個現象進行了調研,一起來看看年輕人理想中的結婚年齡吧。
珍愛網實體店的調研數據顯示,晚婚或成九零後普遍婚戀觀,31.78%的受訪者表示,理想的結婚年齡是27歲到30歲,這個年齡不會太老,也不會很幼稚無法承擔起家庭的重任,還有18.54%的受訪者甚至認為,35歲以上再結婚是比較理想的,因為這個時候自己比較成熟了,可以承擔起養育後代的重任,而且也有了較好的經濟條件,可以給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多數老人都認為,還是要25歲以下就把自己的人生大事決定好了,這個調研結果可以說和上一輩的觀念是相去甚遠的。
早婚晚婚各有優劣,要學會選擇
在古時候,由於人均壽命很短,所以要儘早結婚生子,國家的人口才可以得到保障,就像是漢朝初年,經過秦末的動蕩,人口大幅度減少,國家就規定了一定要在15歲之前結婚,不然就要多收稅,但現在不同,現在人均壽命大幅度提高,加上養老方式也有了改進,所以結婚生子的觀念也隨之有了變化,就有人選擇早婚,認為反正都是要結婚生子的,這件事還是早點完成比較好,他們會認為,對於女性來說,早點生孩子恢復的比較快,風險也比較低,也有人選擇晚婚,認為比較成熟的話,就更容易經營好家庭,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打拼,有了比較好的經濟條件的話,後代的教育資源才有保障,珍愛網實體店認為,這兩種選擇,很難說誰對誰錯,各有優劣,對於成年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學會選擇,並且有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的能力,這樣才不會後悔。
父母和子女存在著觀念上的差距,催婚普遍存在
雖然現在的年輕人普遍認可晚婚,甚至覺得一輩子不結婚或者是結了婚以後不要孩子也沒有什麼,但是父母可不會也這麼想,父母多數都是比較傳統的,畢竟在父母的成長過程中,傳統思想還是佔據絕對的主流,結婚生子才算有了完整人生這樣的觀念早就根深蒂固了,所以父母會不斷的催婚,珍愛網實體店調研數據顯示,有76%的受訪者有過被催婚的經歷,這說明了婚戀觀的差異是客觀存在著的,珍愛網實體店建議,面對這種差異,不要一味的反駁父母,父母也只是為了我們好而已,要多和父母溝通,說清楚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一個人也要把自己照顧的好好的,讓自己的生活井井有條,父母也就不會催促的那麼厲害了。
父母著急,自己佛系
雖然大學畢業幾年以後,還沒有對象的話,父母就會很著急,會不斷地催促著相親結婚,但是九零後自己未必也是同樣的想法,珍愛網實體店調研數據顯示,41.11%的人表示自己並不急著脫單,什麼時候緣分到了就什麼時候脫單,對此並沒有明確的規劃和迫切的需求,可以看出,哪怕是在父母的催婚壓力下,九零後還是可以做到堅持自己的,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人對戀愛普遍沒有太多的渴望,找不到合適的脫單對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現在的娛樂產業高度發達,可以追星可以打遊戲,一個人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很精彩,那樣的話就算是單身也不會覺得有多寂寞了。
從珍愛網實體店的調研數據來看,九零後心中的理想結婚年齡和父母輩相差真的很大,或者說,90後心中壓根就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該結婚的感情,而父母輩則普遍認為,30歲之前就該把這些事情解決好了,這種差異,其實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理想客觀的看待,不要一味的覺得父母思想迂腐過時,還是要多和父母交流,告訴父母自己內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