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警示信用卡用卡風險:套取現金、積分套利可能影響個人徵信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監管警示:套取現金、積分套利可能影響個人徵信

近期,多地監管部門對信用卡用卡發布風險提示。

9月21日,深圳銀保監局發布關於合理安全使用信用卡的風險提示。該提示稱,部分消費者因將信用卡轉借他人使用,或利用信用卡套取積分、非法套現等,造成個人信息洩露、遭受經濟損失或徵信記錄不良等負面影響。

深圳銀保監局稱,信用卡必須由本人使用並妥善保管,勿將信用卡以出借、出租等任何形式轉交第三方使用。當第三方不能及時償還欠款時,不僅會造成辦卡人的財務損失,也會影響辦卡人徵信記錄,或有可能因信用卡被用於非法用途而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此外,正確使用信用卡,勿利用信用卡進行套取現金、積分套利等行為。套取信貸資金、積分、權益、裡程、獎品或增值服務等行為,是違反發卡銀行《信用卡領用合約》規定的行為,發卡銀行有權根據《信用卡領用合約》對涉嫌上述行為的信用卡採取降低授信額度、止付、銷卡等措施處理,同時會將相關信息上傳徵信系統,可能會給持卡人未來的信用卡申請、貸款申請等產生影響。

再次,合理使用信用卡,量入為出,勿超出還款能力消費。持卡人應正確認識信用卡的功能,按時還款、理性使用信用卡分期和最低還款額,慎用信用卡取現功能,做好個人及家庭財務安排,防止因過度消費對生活造成不利的影響,當負債超過償債能力時,應降低消費並主動與銀行溝通協商還款,不要「以卡養卡」,避免陷入債務循環。

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勿將個人信息提供第三方使用。在使用信用卡過程中遇到問題,消費者可撥打銀行官方客服電話,或通過深圳市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會及其他合法途徑尋求幫助,依法合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勿盲從聽信,將個人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身份信息、帳戶信息、聯繫信息)提供給第三方,尤其是所謂的第三方代理維權機構,會導致個人信息洩漏,更可能被不法份子用於詐騙或其他非法活動。

稍早前,北京銀保監局也發布風險提示,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消費者因經濟壓力加劇、償還能力下降,導致短時期內無法及時償還信用卡欠款,引發大量的信用卡還款方面的投訴。北京銀保監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辦卡用卡需理性,切莫陷入信用卡使用的五個「誤區」:

誤區一:信用卡越多越好。「卡多不是你的錯,你記不清帳單日和還款日就是你的不對了」。信用卡不是越多越好,信用卡太多而記不住還款日和還款金額,不僅有可能損失利息,最重要的是會影響個人信用記錄,還會增加被盜刷的風險。

誤區二:分期付款撿便宜。分期付款不計利息,但是信用卡發行機構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信用卡持卡人在消費前別忘了先查清楚自己卡中的可用餘額和分期付款額度。

誤區三:「以卡養卡」不用還。一些消費者藉助「以卡養卡」的方式,通過辦理各種機構的信用卡來交替還錢。「以卡養卡」容易陷入卡債越還越多的不良循環,不僅會加速個人槓桿的上升,還會增加違約風險的概率。

誤區四:「最低還款額」免費。信用卡按照最低還款額還款雖然能圖方便,暫時性地減輕還款壓力,但是這種還款方式將會產生信用卡利息。最低還款額度主要是用於解一時之急,如果需要使用最低額度還款,需要提前了解本息共需要歸還多少金額,提前做好打算。

誤區五:疫情期間不還款。疫情期間,各金融機構按照中國銀保監會的要求,為維護消費者權益,出臺了相應的信用卡還款的優惠政策,但這並不代表疫情期間不需要還款。根據銀保監會相關規定,疫情並不能免除所有人信用卡的債務,只有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無法還款的,可以採取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計劃,合理延後還款期限,疫情期間因不便還款發生逾期的,不納入徵信失信記錄。其他消費者仍需按照還款協議的具體約定來進行還款。

(作者:辛繼召)

相關焦點

  • 不只是逾期影響徵信,這些用卡行為也會讓你的徵信有汙點
    哪些違規使用信用卡的行為會上徵信報告?如果你還認為只有欠款逾期,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今年以來,北京、深圳等地的監管機構已經明確說明,套取現金、積分套利等行為也會被上報徵信系統,從而造成個人徵信的不良狀況。
  • 監管要求:嚴查信用卡套現,套取積分,養卡等行為
    打擊套取積分、通過支付機構套現 有機構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監管在通報中要求,各大銀行強化分期業務及交易管理,防範業務屬性異化。 監管要求強化信用卡分期業務申請人的償債能力評估。具體是,強化申請人適當性特別是償債能力的審查評估,合理設置分期金額上、下限以及還款期限。
  • 多家銀行向信用卡違規使用「亮紅燈」
    比如農行的公告還提出,信用卡透支資金不得用於涉嫌違反國家外匯管理相關規定的領域,信用卡個人客戶及特約商戶不得出現任何舞弊、欺詐、套取現金、非真實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持卡人不得以任何套現、欺詐、惡意刷單等違法或虛假消費套取銀行信貸資金、積分、權益、獎品或增值服務;不得以任何舞弊手段、非法工具惡意獲取權益或優惠。
  • 多家銀行提醒:信用卡不得套現、惡意刷單 否則上報風險黑名單
    甚至有的銀行指出,不得通過非正規交易渠道或虛假手段惡意套取銀行信貸資金、積分、權益等,否則將保留上報風險黑名單或人行徵信的權利,並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多家銀行密集發布用卡警示 六大國有大行中,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信用卡中心近日明確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的公告》。
  • 信用卡套取資金炒股炒房 別想!銀行備下「大招」
    除了明確以上禁止領域,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還表示,持卡人不得以任何套現、欺詐、惡意刷單等違法或虛假消費套取銀行信貸資金、積分、權益、獎品或增值服務;持卡人不得以任何舞弊手段、非法工具惡意獲取權益或優惠。「如果持卡人使用我行信用卡開展超出正常資金用途之外的交易,則可能導致交易失敗。」
  • 你知道信用卡提現的結果嗎?信用卡提現會影響個人的徵信記錄嗎?
    直接明確答案:信用卡正確的提現會體現在個人的徵信報告中,但是不會影響個人的徵信記錄,也就是說如果你的信用提現是正常的,就不會被視為是個人信用報告的不良記錄。但是套現與正常取現完全不同。;六是小額信貸功能,在個人信用卡授信額度內進行小額貸款;七是參加各種購物消費優惠活動;八是積分累積功能,通過積分兌換禮品甚至兌現。
  • 切勿以身試法,信用卡套現可上徵信系統
    2020年9月21日,深圳銀保監局發布了關於合理安全使用信用卡的風險提示,表示針對信用卡持有人套取信貸資金、積分、權益、裡程、獎品或增值服務等行為,相關信用卡歸屬銀行將採取降低授信額度、止付、銷卡等措施處理,同時會將相關信息上傳徵信系統,可能會給持卡人未來的信用卡申請、貸款申請等產生影響。
  • 信用卡套現亂象:暗藏高額手續費和徵信風險
    記者了解到,正常情況下,信用卡持卡人可以取現,但取現金額一般有限制,而且還需按取現金額的一定比例支付手續費,每天還要繳納一定的利息。而以虛假消費、交易的違規方式進行套現,則可大幅超過正常取現額度,而這也令一些人嗅到了「商機」。而事實上,對個人來說,信用卡套現雖然便捷,但並不一定「便宜」,且套現也可能影響個人徵信。
  • 嚴禁個人信用卡資金用於炒股、買房!多家銀行警示違規使用將被凍結...
    光大銀行表示,若用戶開展超出信用卡正常資金用途之外的交易,可能導致交易失敗,該行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降額、止付、凍結、鎖卡等管控措施。事實上,光大銀行並不是第一家發布公告警示違規用戶的銀行。7月29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公告提示用戶,個人信用卡透支應當用於消費領域,不得用於生產經營、投資等非消費領域,包括購房、證券投資、理財、其他權益性投資及其他禁止性領域等。但在管控措施方面,中信銀行僅提示可能導致交易失敗,未提凍結、鎖卡等。
  • 未激活的信用卡會影響個人徵信嗎?
    ……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規劃君就來逐一解答大家關於「未激活信用卡」的諸多問題。  問題1  未激活的信用卡是否影響個人徵信?  還記得之前那篇文章中,規劃君貼的一張圖嗎?  所以,過多的未激活信用卡,是會影響個人徵信記錄的,如果卡片不打算用,最好銷戶。  問題2  未激活的信用卡是否會自動註銷?  有人說,信用卡如果不開卡,一年後就會自動註銷,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未激活的信用卡,通常是不會自動註銷的。
  • 信用卡套現亂象調查:暗藏高額手續費和徵信風險
    記者了解到,正常情況下,信用卡持卡人可以取現,但取現金額一般有限制,而且還需按取現金額的一定比例支付手續費,每天還要繳納一定的利息。而以虛假消費、交易的違規方式進行套現,則可大幅超過正常取現額度,而這也令一些人嗅到了「商機」。而事實上,對個人來說,信用卡套現雖然便捷,但並不一定「便宜」,且套現也可能影響個人徵信。因此,信用卡違規套現背後隱藏的風險不容忽視。
  • 信用卡套現套利被盯上了,6個案例揭露事實
    如今在信用卡行業,活躍著這麼一批「職業羊毛黨」,他們通過套現、套利,大肆牟利:套現,指通過虛假交易,將信用卡內的消費額度以現金方式套取
  • 銀保監會:信用卡欠費可能影響個人徵信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記者 汪子旭)6月29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於合理使用信用卡的消費提示稱,信用卡如有欠款或拖欠年費情況,會產生息費成本,也可能影響個人徵信。  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表示,消費者應當正確認識信用卡功能,理性透支消費,不要「以卡養卡」「以貸還貸」,更不要「短借長用」,合理髮揮信用卡等消費類貸款工具的消費支持作用。  銀保監會提示,信用卡如有欠款或拖欠年費情況,會產生息費成本,也可能影響個人徵信。消費者在申請、使用信用卡時,應充分了解信用卡計結息規則、帳單日期、年費/違約金收取方式等信用卡相關信息。
  • 信用卡小課堂|信用卡風控再升級!這些用卡紅線碰不得
    信用卡只能用於消費領域,一旦銀行發現持卡人通過虛構交易或其他非法手段套取信用額度,例如市面上比較常見的POS機套現、網絡虛擬購買等,銀行將根據違規程度,決定降低信用卡額度、封卡等,情節嚴重的將申報個人徵信記錄、提起民事訴訟等。
  • 信用卡套現亂象頻出 暗藏哪些風險?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最傳統的利用POS機刷卡套現這種途徑外,現在市面上還出現了掃描二維碼支付套取現金,利用第三方軟體虛假消費套取現金等方式。有商家表示,只需要支付299元,就可以買到一臺個人POS機,從而實現長期套現。信用卡套現過程中暗藏哪些風險?如何杜絕這種行為?
  • 二代央行徵信系統上線,我們該知道些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公眾需要注意什麼,以避免可能的徵信風險?本文試圖給出一些答案。什麼是央行徵信?央行徵信系統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所開發的採集企業和居民個人信用信息的基礎資料庫。旨在為各類經濟活動提供較為準確、全面的信息服務。
  • 「信用卡積分兌現」灰產調查:中介朋友圈公然刷屏 1積分最高可賣66元
    如果信用卡積分能兌換現金,但存在個人信息洩露的風險,你願意嗎?信用卡積分兌禮品、換航空公司裡程早已司空見慣,隨著市場的擴大,積分兌現的中介也開始「應運而生」,且這條隱秘的灰產正在大搖大擺走上檯面。在慄子的描述中,中介會登陸個人消費者的信用卡帳號,用積分購買銀行優惠券,再將優惠券折成現金,最終留下利差,將現金打給個人消費者。記者表達了對個人信息安全的擔憂後,慄子不以為然地說,「我們天天給客戶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積分兌換,人家也不擔心,最近都是10多萬以上的積分兌換。」
  • 信用卡可以投資理財嗎2017信用卡套現是否違法?
    據小編了解,信用卡不能理財,有一些人用信用卡套現理財,那是違法行為。用卡套現是指持卡人不是通過正常合法手續(ATM或櫃檯)提取現金,而通過其他手段將卡中信用額度內的資金以現金的方式套取,同時又不支付銀行提現費用的行為。
  • 這7種情況涉及信用卡違規!
    今天我們就來對近期媒體報導及官方機構通報的信用卡相關風險案件進行梳理匯總。一、冒充監管機構實施詐騙疫情期間,許多居民的收入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借款需求增加,不法分子趁虛而入,利用人們「急於用錢」的心理實施詐騙。
  • 信用卡「養卡」套現亂象調查:有人從網帖上學習「如何用500元還1...
    重慶市民張女士使用「以卡養卡」的方式進行還款差不多有五六年了,她在3個銀行辦理了不同的信用卡,通過自行購買的POS機實現不同銀行的信用卡還款和交易,無需提取現金,只需要用POS機綁定一張儲蓄卡,利用儲蓄卡即可實現不同信用卡的消費與還款,每個月循環還款的資金在1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