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萬物滋長的好季節,對山地玫瑰也一樣,院子裡養了山地玫瑰,正經歷著夏季休眠之前的新一輪快速生長期。由於山地玫瑰的外形非常特別,像一顆顆即將盛開的玫瑰花,非常討人喜歡,就有不少花友被其外形陶醉,於是在春季入手了不少山地玫瑰。
那麼新買回來的山地玫瑰,我們該如何養護,下面整理花友總結出的養護要點,希望對花友有幫助。
1,及時修根
如果是在購買的成株山地玫瑰,一般成株的山地玫瑰根系都非常發達,木質化主根更是茁壯有力。這時候需要將山地玫瑰的系細根進行適當修剪,主要讓其萌發更多新根,修根之後,需要將其放到通風陰涼處晾根1-2天,等到傷口癒合之後再進行栽種。
2,配土透氣
山地玫瑰對介質並不特別挑剔,成年植株選用顆粒栽種,介質可以用大體顆粒加泥炭土按照1:1的比例混合而成。
不過建議有條件的花友,顆粒可以多樣化,可以以一定比例的火山石,輕石等。大部分多肉買回來上盆時,建議以潮土為主,潮土是指土壤介質潮而不溼透,隨手捧起一把在手心,用力捏緊,鬆開手之後,土壤介質不凝結,一觸即散就可以。
配土可以按照45%的泥炭,10%的火山石,10%的輕石,5%的蛭石,10%的粗河沙,5%-10%的麥飯石,10%的其他顆粒混合而成。
3,上盆過程
等到新的花盆和配土都準備好了,先再花盆底部填上一層大顆粒,接著在鋪上一層配土,此時不需要完全鋪滿,然後把晾好根的山地玫瑰哪裡,將根系順勢展開到土壤上,儘量不要讓根系纏繞的一起,要展開,山地玫瑰植株要撫穩。
接下來就可以用小鏟子繼續填充土壤了,邊填充,邊輕輕壓實土壤,穩固山地玫瑰植株,接著鋪上一層鋪面顆粒,增強盆土透氣和美觀。這樣就完成了山地玫瑰栽種過程,
接下來把花盆放到通風的地方,不要放到直射光下,等過了3-5天適應了新的環境,在給點散光。
4,澆水合理
開春之際,國內大部分地區溫度還不是特別高,白天溫度在25℃之前,都是山地玫瑰理想的生長溫度,此時潮土上盆,可以等過了48小時候酌情澆透水,溫度比較高的地方,可以少澆水或者不澆水。正是斷水之前,如果環境溫度一直維持在25℃以下,按照幹透澆透的原則即可。考慮到部分盆器比較小,用的顆粒比較多,可以酌情加大澆水間隔頻率。
如果環境通風條件差,酌情減少澆水量,一直到氣溫靠近30℃作用,需要果斷斷水,斷水是指最後一次大水澆透的時間節點,此日之後,在不可手賤給水,盆土再幹也不用管。
5,合理斷水
理論上,環境溫度超過30℃,就要斷水了,考慮到近年來日益嚴重的反常天氣,江南地區3-4月經常出現驟然高溫,然後馬上降溫的過山車天氣模式,對山地玫瑰的正常休眠進程是非常危險的,我們會再25-28℃左右的區間提前斷水,這樣做反而相對安全。
給山地玫瑰斷水之後,根系會吸乾土壤的溼度,到消耗一層層老葉維繫生長的進度,等到休眠苞花杯定型,休眠進程深度完成,差不多還需要1個半月到2個月的時間。
因此太晚斷水反而很可能欣賞不到山地玫瑰最美狀態。
6,環境通風
任何多肉植物都喜好完美的通風環境,山地玫瑰也一樣。不過很多花友容易潛意識進入一個誤區,以為山地玫瑰度夏怕熱怕高溫,事實上山地玫瑰在完成深度休眠之後,及時大棚內的溫度高達50℃以上,也幾乎無損分毫的。
山地玫瑰最怕的是休眠前,被放在又熱又悶的極端環境,如果花友現在買到山地玫瑰後,只要不一直悶在箱子裡面,基本沒有什麼負面問題。
不過環境通風是必要的,多多開開窗戶,換換氣,如果室內悶熱,可以通過風扇加強空氣的流通性,確保環境通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