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從義務教育本身來看。我國義務教育本身面臨結構調整的巨大壓力,一些地方落實政府舉辦義務教育主體責任還不到位,民辦義務教育佔比偏高,影響了教育公益性。一些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基礎還很薄弱,亟需加大投入。
三是從地方具體實踐來看。部分地區實行非義務教育階段免費教育已經難以為繼。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的意見》,明確提出嚴格執行乂務教育法,堅持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嚴禁隨意擴大免費教育政策實施範圍。
以下為答覆原文
另外,針對代表提出的「關於預防『兩低』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議」,《答覆》稱,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特點,呈現出低年齡、低學歷的「兩低」趨勢。一直以來,教育部重視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會同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推動完善法律制度、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規範心理健康服務管理、發揮家校協同作用、營造良好網絡環境等。 下一步,教育部將加強與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在保護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綜合施策、共同發力,切實提高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具體而言,一是積極推動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修訂工作,結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及各方面意見,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作進一步修改完善,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二是持續開展法治教育,指導各地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強化品德修養和校規校紀教育,引導學生形成規則意識和法治觀念。三是有效發揮好家校協同作用,編制和推廣家庭教育指導手冊,幫助家長樹立科學觀念,增強監護責任意識,運用良好家風,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四是推動落實《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要求,為未成年人成長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五是要在加強教育的基礎上,加大教育懲戒力度,強化教育懲戒威懾作用,對實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學生必須依法依規採取適當的矯治措施予以教育懲戒。歡迎長按此二維碼選「前往圖中包含的公眾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