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保健品需要注意什麼?」「在日常生活中碰到有關食品方面的問題,應該怎麼辦?」6月20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媒體代表等一行40人,來到位於太原龍城大街的省食品藥品檢驗所,參加省食檢所舉辦的公眾開放日活動。現場,不少市民向省食檢所專家諮詢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關保健品、食品、藥品等方面的問題。
保健品不是藥品,應諮詢醫生等專業人士合理選擇
當前市場上的保健食品琳琅滿目,比如安利、蜂膠、無限極等等,如何確保購買到合格的保健品?省食檢所保健品檢測室主任董培智表示,當前正規的保健食品的合格率很高,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虛假廣告等。
「大家看到我這兒有三類保健食品,一類是正規保健食品,一類是假冒保健食品,一類只是純粹的食品。」董培智指著實驗臺上的保健食品介紹道:「正規的保健食品都有一個經過國家審批的完整標籤,包括生產廠家、注意事項、適用人群,以及『保健食品不可代替藥品』的警示語等等。」
「保健食品是不是都有『小藍帽』?」一位市民向董培智諮詢道。董培智拿起一個正規保健食品,指著包裝上的「小藍帽」標識說:「是的,正規保健食品在包裝上都印有『小藍帽』標識,並且標識下有可以通過網絡查詢的保健食品批准文號。但是大家也要注意,有的假冒保健食品也會印有『小藍帽』,但『小藍帽』下面沒有保健食品批准文號,甚至是假編號,無法上網查詢。」
除了教大家辨別真假保健食品,對於保健食品的選購,董培智表示,應選擇正規商場、超市或購物平臺等銷售場所購買,並留好發票、收據。切勿聽信虛假、誇大宣傳。同時,董培智也向大家建議:「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並無疾病預防、治療功效,不能代替藥物,有適宜人群和特殊食用條件,所以在購買時,要根據自身的健康和膳食情況,諮詢醫生、營養師等專業人士的意見後,再合理選擇保健食品。」
所有送檢食品,檢測第一步必須「打碎」
「嗡……」一陣轟鳴聲在安靜的食品檢測中心顯得格外引人注意,原來是在樣品預留處置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對送檢的芹菜進行粉碎。食品檢測室主任陳煜介紹,所有送檢的食品,將其粉碎是檢測的第一步。「不只芹菜、韭菜等可食用部分會有農藥殘留的蔬菜,桃、蘋果、梨這樣只有表皮會接觸到農藥的水果也需要打碎再檢。」陳煜說。
「打碎攪勻再檢,更有利於準確稱量、檢測,結果更科學。」陳煜表示,每一個打碎樣品都會有一個編號,檢測人員在檢測時無法知曉樣品的種類及來源,以避免外來因素幹擾檢測結果,保證檢測結果的公正、科學。
陳煜還向大家科普了「食品檢驗工作流程及食品安全常識介紹」,講解了食品檢驗檢測領域利用現代化分析手段在質量控制方面取得的成果,並帶領大家參觀了檢測實驗室的環境、設備及技術能力,使大家對食品的質量控制項目以及檢驗檢測機構的工作有了廣泛了解。
採訪中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省食品藥品檢驗所目前已取得藥品、生物製品、潔淨區環境、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包材等9大領域1105項檢測能力,年處理檢品量近萬批次。食品檢測室檢測承載量,接近全所檢測量的40%。
山西晚報記者 郭燕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