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某高校停水,學生在水房接水超過了管理員阿姨上班時間2分鐘,反鎖在了水房內。
因為周邊地鐵施工的原因,該校預計停水60小時。為了保證師生用水,校方調來了水罐車並安排分時段接水。其中,晚上是從下午5點半開始到直到開水供完。而水房正常鎖門時間是22點30分。
由於當天打水學生太多,排的隊伍也很長很長,到了鎖門時間,還有學生沒有接完水。管理員阿姨很不耐煩,追問剩下的兩個學生,「出不出來?」還讓學生有水了再來,「煩死個人」。學生說了要出來,但可能因出來得太慢,還是被阿姨反鎖進了水房。
期待按時按點的下班是每一個「打工人」的正常心態,這原本無可厚非,阿姨卡點鎖門也沒違反工作規程。可是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就不能稍微變通一下嗎?
在這寒冷的12月,學生們不能隨時用上熱水還不能抱怨,僅僅因為耽誤了阿姨兩分鐘的下班時間,就被鎖在了水房裡,這種做法實在有點偏激。並且,作為學校管理人員,也應考慮一下學生用水充足供應和安全,自己多等5分鐘,可能都能讓學生在沒有自來水的60個小時裡好過一些,將心比心沒那麼難。如果真的讓學生在漆黑的水房裡過一夜,出了什麼事情,恐怕不是阿姨能承擔得起的。
作為水房的管理人員,面對學生時如此強硬的態度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適。實際上,在高校中,管理大叔和阿姨對待學生的態度,很可能是由學校的治理風格決定的。如果學校校長、各學院管理人員從上到下都是民主溝通,重視學生感受的,那麼食堂人員、宿管阿姨、保安等這些人的面貌也會不一樣。
在任何時候,學校的工作都應該是以人為本,在自己的工作職責範圍內應盡力以滿足學生正常需求為先。可是如果僅僅把自己的職責定位在「管理」這一項,帶著「我在管你們」這種高高在上的思想去工作,把學生合理的需求看成是對自己工作過分的要求,那麼將學生在夜裡10點半這個時間反鎖水房的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像鄭州這所高校這樣,在工作中簡單粗暴的對待學生的事情並不是個例。
2018年12月24日,安徽某高校學生因為在圖書館背書的時候聲音大了一些,遭到了圖書管理員的驅趕,兩人爭執之下,學生的水杯被圖書管理員摔碎,還被大罵「不要臉」。
2018年10月15日,西安某高校的女生澡堂內,在接到一個女生反映水不熱的投訴後,一名男浴室管理員兩次進入女生浴室對設備進行調試,毫不避諱裡面有女生沒做準備,正在洗澡。雖然男管理員辯稱自己是因為女管理員不在才進去的,但顯然這種辯解太過無力了。
圖書館本來就是學生學習的地方,如果學生在學習時影響了圖書館正常秩序,圖書管理員大可按照學校規定規勸學生。如果學生不聽,也可以申請按照學校規定處理,而不是粗暴的對對方進行人身攻擊。女浴室出了問題,男管理員不是不能進,而是應在進入前充分考慮情況,讓裡面的女生做好準備。這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這些看起來下意識的行為背後,無一不是學校對自己工作人員工作內容要求不高,人員培訓不到位導致。事情雖小,卻影響著學生們對自己母校的評價,甚至影響了一個學校校風的發揚。
對於高校學生來說,從開始踏入校園起,每一名學生就在心裡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他們吃在校園,住在校園,學習在校園。每天接觸的最多的也是學校的管理人員,日日相見,本應有良好的交互。而在學校的學習的這段經歷,也會是他們將來的人生裡面最美好的一段回憶。學生之事無小事,莫讓粗暴管理寒了學生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