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學年第二學期
《電子支付與結算》試題冊 (A卷 )
開卷()閉卷() 考試時長:120分鐘
使用班級:命題教師: 主任籤字:
一:判斷題(每題2分,共20)
目前在中國大陸可以向Visa的會員金融機構申請Visa外幣借記卡。( )SWIFT的使用,使銀行的結算提供了安全、可靠、快捷、標準化、自動化的通訊業務,從而大大提高了銀行的結算速度。( )網上銀行的服務對象和業務範圍含蓋了對公、對私的所有銀行業務,如隨時隨地可以轉帳和存取現金。( )SET協議比SSL協議安全。( )非對稱密鑰密碼體制加解密的密鑰雖然不同,但可以相互算出。( )防火牆的主要功能就是控制對被保護網絡的非法訪問。( )技術風險是消費者和商家在使用電子支付的主要風險之一。( )目前各銀行開辦的國際結算業務只包括貿易結算,不包括非貿易結算。( )一個好的加密算法只有用窮舉法才能得到密鑰。( )淨額結算是指在資金轉帳前並不進行帳戶金額的對衝,以實際的支付金額進行轉帳的結算方式。(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30)
1、Visa系統是全世界最完善的( )網絡,將全球多達10億持卡人,與2,400萬個商戶交易點緊密聯繫。
A. 電子錢包 B.電子支付 C.電子機構 D.電子交易
2、「SWIFT」又稱( )
A. 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 B. 外匯交易市場
C.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D. 貨幣行政當局
3、 我國電子商務的萌芽和起步期的時間是( )
A.20世紀60年代 B.20世紀70年代
C.20世紀80年代 D.20世紀90年代
4、 SET的中文名稱是( )
A.安全協議 B.安全電子交易 C.安全加密結算協議 D.安全套接層
5、電子商務活動中網上購物顧客常用的一種支付工具是( )。
A.信用卡 B.電子支票 C.電子錢包 D.智慧卡
6、數字現金的四個屬性分別是:貨幣價值、可交換性、可存儲性和( )。
A.不可重複性 B.確定性 C.信息完整性 D.安全性
7、支付寶是( )公司旗下的支付平臺。
A、阿里巴巴 B、易趣 C、拍拍網 D、當當網
8、支付網關是銀行金融專用網絡系統和( )之間的接口。
A、用戶 B、商家 C、Internet D、認證中心
9、C2C支付最主要的支付方式是( )。
A、現金 B、貨到付款 C、第三方支付 D、銀行轉帳
10.中國第一家網上銀行是( )。
A、中國銀行 B、工商銀行
C、建設銀行 D、招商銀行
11.中國銀行的網上第一筆網上交易是在( )成功的。
A、1996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
12.強調對電子商務犯罪的約束等安全措施是指( ) 。
A、軟體安全 B、運行安全
C、硬體安全 D、立法安全
13.網民如果想安全訪問網上銀行,防止信息洩漏,則瀏覽器可設置成支持( )安全技術來實現。
A、ATM B、FDDI
C、SSL D、EDI
14、PKI技術框架所利用的安全技術主要通過嚴格的密鑰管理和( )功能來實現。
A、數字證書管理 B、用戶管理
C、文件管理 D、數據管理
15、SSL協議運行過程中,缺少了( )的認證。
A、客戶對商家 B、商家對客戶
C、銀行對商家 D、銀行對客戶
三 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12分)
1、網絡銀行
2、支付網關
3、自動清算房
4、電子錢包
四 簡答:(每題8分,共24分)
1、 如何進行信用卡風險防範?
2、 電子支付有什麼特徵?
3、網上支付面臨的主要安全風險有哪些?
五 論述題(14分)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您對網上銀行或第三方支付發展問題的建議?
《電子支付與結算》試題( A)卷 答案及評分標準
使用班級: 命題教師: 主任籤字:
一
二:
三:
1、答:網絡銀行,英文為Internet Bank,也叫網上銀行:是依託信息技術Internet的發展基於Internet平臺開展河提供各種金融服務的新型銀行機構。或:指通過Internet網絡或其它公用信息網將客戶的電腦終端連接到銀行網站,實現將銀行行的金融服務直接送到客戶辦公室、家中和手中的金融服務系統。網上銀行藉助網際網路遍布全球的優勢及其不間斷運行、信息傳遞快捷的優勢,突破了傳統銀行的局限性,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便捷、實時的現代化服務。
2、答:網絡支付,也稱網上支付,英文可定義為Net Payment,就是指以金融電子化網絡為基礎,以各種電子貨幣為媒介,通過計算機網絡特別是Internet以電子信息傳遞的形式實現流通和支付功能。可以看出,網絡支付帶有很強的Internet烙印,並愈發如此,是基於Internet的電子商務的核心支撐流程
3、電子貨幣是一種使用電子數據信息、通過計算機及通信網絡進行金融交易的貨幣。電子貨幣是適應人類信息網絡經濟時代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電子化貨幣,這種貨幣從形式上而言,已與紙幣無關,而體現為一串串的電子數據。 隨著Internet的普及應用,電子貨幣越發體現出「網絡貨幣」的特點。
四: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