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695字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前不久,《沙丘》系列的第六部《沙丘6:聖殿沙丘》終於出了中文譯版。
對於《沙丘》系列的書迷來說,這算是圓了他們心心念念期盼的夢想。
然而,對於很多讀者來講,《沙丘》這部科幻小說並沒有《三體》《銀河系搭便車指南》等書的名氣大。
「沙丘」兩個字,更多的是代表著張震、甜茶、「蜘蛛俠女友」贊達亞等眾多大咖出演的、改編自該小說的同名科幻電影。
雖然這本書在豆瓣上也只有五千多人評論,但它可是不折不扣的經典書籍,每個「一生必讀」的書單上,都有它的名字。
1965年弗蘭克·赫伯特寫出了《沙丘1》,一出版就拿下了雨果獎和星雲獎,成為了史上首部獲此雙獎的作品。
此後半個世紀,它不斷被收入美國「NPR」,英國「BBC」的「一生必讀書單」,還被《軌跡》雜誌評選為「20世紀最佳科幻小說」。
《紐約時報》評價《沙丘》:
「隨著氣候變化、中東局勢、能源危機層出不窮,《沙丘》比50年前更具現實意義。如果你還沒看過,的確該找來讀讀。 」
《芝加哥論壇報》說它是「科幻小說史上的裡程碑」。
導演大衛·林奇曾將它改編為電影;詹姆斯·麥卡沃伊也曾出演過電視劇版的《沙丘》。
它還曾被改編為紅遍全球的遊戲《沙丘魔堡2000》。
由此衍生出的《星際爭霸》,更是讓無數青少年為之痴狂。
看過的人都對它一致好評。
那麼,這樣一本「石破天驚」的小說,究竟講了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龍傲天」的成長史?
《沙丘》的背景設定在仿佛中世紀一樣的遙遠未來,這裡有皇帝、有貴族、還有分封制。
萊託公爵受到銀河帝國皇帝的忌憚,被分封到了沙丘星。
而原本佔據沙丘星的哈克南男爵不願意將眼前的利益拱手讓於他人,於是他也在伺機將陰謀的利劍刺向萊託公爵。
就這樣,萊託公爵遇害身亡,他的兒子保羅只得和母親一起流亡。
在流亡的路途中,保羅四處集結父親的舊部,意圖替父親報仇。
經歷過無數艱險並組建了強大班底的保羅最終成功報了仇,並戰勝了銀河帝國的皇帝,迎娶公主伊勒琅,成為了銀河系的新主人。
豪門貴族內部爭鬥
即位後,新帝國又迎來的新的危機,新帝國內部的腐敗力量和舊勢力的野心家勾結,讓保羅陷入重重危機,他的情人加尼也因為難產而死……
幾經折騰,保羅決定放棄皇位,他立自己的妹妹為攝政王,留下情人生下的一雙兒女和一名掛名的皇后,獨自走進了沙漠深處。
詹姆斯·麥卡沃伊在電視劇《沙丘之子》中飾演的萊託公爵
保羅的一雙幼子逐漸長大。
在帝國無主的情況下,保羅的母親、保羅的妹妹、保羅的掛名皇后,以及宇宙反對派等多方勢力發生角逐。
最終,保羅的兒女靠著預知能力奪得帝位,哥哥登基稱帝,為雷託大帝。
神帝的終結
不知不覺中,帝國在雷託大帝的統治下,走過了三千年的時光!
沒錯,是三千年。
當初雷託將自己的肉身與沙丘星的殺蟲結合,成為了半人半神的神帝,擁有超長壽命。
然而他卻十分兇殘。強權之下,反抗四起,帝國不斷爆發叛亂。
就在此時,一場針對雷託大帝的刺殺行動正在展開。
雷託大帝的敵對勢力採用了美人計,將一名根據他愛好培養出來的美女送到了他身邊。就在他們結婚的路上,美人對雷託大帝下了殺手。
雷託大帝死後,數以萬計的人離散到了整個宇宙,而今他們又都重新回返。
古老的勢力與新生勢力相繼登上舞臺,新的爭端又再次展開。
沙丘這片土地,最終在戰爭中化為焦土。
而《沙丘》的第6部《聖殿沙丘》,就將從沙丘化為焦土後,眾人退守到最後一顆名為「聖殿星」的星球開始說起。
除了《魔戒》
沒有其他作品能與《沙丘》比肩
有很多人說,《沙丘》系列其實是「披著科幻外衣的宮廷權謀大戲」。
這種說法就像是說《EVA》講的是「機器人大戰怪獸」的故事;
《權利的遊戲》講的是一個女人和三條龍的故事。無異於用一句話毀掉一部經典。
弗蘭克·赫伯特辛辛苦苦地創作了20多年才寫出的《沙丘》系列小說。
在成為專業作家之前,弗蘭克做過很多工作,當過兵,幹過攝影師,還為報紙撰稿。
直到40歲的某一天,他被邀請到俄勒岡州去做一篇關於流沙治理的報告。
坐在飛機上的弗蘭克俯瞰著一片沙海,發現黃沙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驚覺原來沙浪和海浪一樣具有毀滅性,一時間靈感泉湧。
回家之後,弗蘭克就開始痴迷於《沙丘》的創作。靠著妻子在百貨公司工作來養家餬口,弗蘭克寫了整整6年,才寫完了《沙丘1》。
弗蘭克如此醉心創作的小說,講的並不單單只是宮廷權謀而已,他刻畫了一個家族的興衰,重新建立起了一個獨立的世界。
這個世界有自己的生態、語言、宗教、歷史、習俗、政治以及經濟。
弗蘭克在《沙丘》中創造的這個沙丘世界,就猶如託爾金在《魔戒》中創造的中土世界。
《魔戒》三部曲封面
阿瑟·克拉克也曾說,「除了《魔戒》,沒有其他作品能與《沙丘》比肩。」
一般來講,科幻小說都非常注重故事性。但弗蘭克卻更注重思想性。
他向後世普及了生態學和系統思想,讓後世的科幻作者學會了如何賦予自己的作品以思想。
也正是因此,《沙丘》一書才會被奉為經典。
很多人把弗蘭克拿來和金庸做比較,頗具「東有金庸,西有弗蘭克」的架勢。
大抵是這兩人都窮極了東西方文學的想像力,且都將宏觀思想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中之緣故。
不過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卻說:
《沙丘》不僅僅是一部科幻小說,這裡有政治、經濟、軍事、宗教、生態學、未來學等等,更把人性、人的本質、人的目的放在一個宇宙的尺度上進行終極思考。
這個規模恐怕又是金庸所不及的了。
除了在思想上影響了很多後世科幻作品,《沙丘》在科幻設定方面也啟發了許多後世流行文化。
不僅《阿凡達》和《星球大戰》從中吸取過靈感,甚至連日本動畫《漂流教室》《風之谷》等都被認為受到它的影響。
宮崎駿更曾公開承認,《風之谷》中「王蟲」這一設定的靈感來源就是《沙丘》中的「沙蟲」。
並且,弗蘭克在《沙丘》中構建的完整生態系統也啟發了他,促使他設計出了《風之谷》中的生態系統:腐海生態系統。
可以說,如果沒有《沙丘》,就沒有今天我們看到的包括《風之谷》在內的一系列作品。
很多人都說這本書後面寫得有些偏意(神)識(叨)流(叨)了,不太容易看看下去。
但是庫管要跟大家說,它真的是「一生必讀」的好書。
當你讀懂了,你也就明白這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了。
大家好,我是庫管。如果想要閱讀更多書籍及書單推薦,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kindle電子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