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當局背離臺灣民意誤入歧途

2020-12-27 華夏經緯網

  蔡英文2日下午強硬表態稱,臺灣「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也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她還聲稱,臺灣絕大多數民意也不會接受,這是「臺灣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當天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蔡英文是回應這一講話時做出上述表態的。

  民進黨也發聲明,囂張地「要求」大陸「必須正視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叫中華民國」。

  民進黨當局在聽到和平統一和一國兩制後會受到震動,並且因驚慌而跳腳,早在大陸的意料之中。一名大陸學者在得知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反應後對《環球時報》表示,這是他們的標準反應。

  然而民進黨當局的反應能代表臺灣民意嗎?當然不能。這些年兩岸交流不斷增多,來大陸發展被越來越多的臺灣居民和企業看好,誰都知道大陸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兩岸統一,臺灣民眾願意與大陸的促統措施積極互動,是這些互動,最能反映臺灣的民意,而非臺當局的叫囂。

  拒絕「九二共識」,與和平統一的大趨勢背道而馳,其結果將是導致臺海緊張的間歇性發作,甚至可能挑起軍事危機。臺灣民眾願意承受那樣的局面嗎?他們是願意在兩岸穩定的政治框架下過和平、繁榮的生活,還是願意與激進政治勢力一起鋌而走險,面對動蕩甚至戰亂呢?請蔡英文當局好好做個調查,別動不動就把臺灣2300萬人的民意掛在嘴邊。

  民進黨這一次上臺兩年多,破壞了兩岸合作推動和平發展的局面,但他們改變不了兩岸繼續融合的基本態勢,扭轉不了因大陸不斷崛起而帶動的臺灣經濟社會發展齒輪與大陸發展齒輪進一步的咬合。和平統一已經在路上,這是現實,而不是民進黨當局同意與否的選擇題。

  和平統一是一個逐漸展開的進程,它既來自頂層設計和推動,也有很強的自發性和歷史必然性。中國歷史的很多重要拐點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臺灣當下的「獨派」激進勢力尤其沒有修改中華民族復興大勢的資本和能力。

  臺當局現在動輒拿臺灣「民主」說事,做擋箭牌,這很可笑。14億人的大民主、大意志才是臺灣問題走向的決定性力量。全體中國人民反對的事情,一定沒有出路。全體中國人民希望實現統一,那麼統一早晚一定能夠實現。

  民進黨當局該幡然醒悟了,否則他們未來註定要惶惶不可終日。他們需要看準並跟上歷史的趨勢,重建自己的政治主動性。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囂張回應大陸 環球時報:背離臺灣民意誤入歧途
    原標題:蔡英文今天居然敢這樣回應大陸!蔡英文2日下午強硬表態稱,臺灣「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也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她還聲稱,臺灣絕大多數民意也不會接受,這是「臺灣共識」。習近平當天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蔡英文是回應這一講話時做出上述表態的。
  • 蔡英文反制「一國兩制」?陳桂清:背離民意
    蔡英文反制「一國兩制」?陳桂清:背離民意 2019年03月13日 13:56:00來源:海峽之聲網 12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蔡英文意在通過打兩岸牌來撈取政治利益,與臺灣主流民意背道而馳,蔡英文當局將迎來更大的民意海嘯。
  • 蔡英文今天居然敢這樣回應大陸!
    蔡英文當局背離臺灣民意誤入歧途。蔡英文2日下午強硬表態稱,臺灣「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也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她還聲稱,臺灣絕大多數民意也不會接受,這是「臺灣共識」。然而民進黨當局的反應能代表臺灣民意嗎?當然不能。這些年臺灣與大陸的交流不斷增多,來大陸發展被越來越多的臺灣居民和企業看好,誰都知道大陸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兩岸統一,臺灣民眾願意與大陸的促統措施積極互動,是這些互動,而非臺當局的叫囂,最能反映臺灣的民意。
  • 蔡英文當局用粗暴手段對待民意,陳情男子被抬走
    這一男子的遭遇,應該說是蔡英文上任之後對待臺灣民眾態度的一個常態和縮影。蔡英文上任之後推動的種種改革措施,除了維護民進黨的政黨利益之外,心中毫無民意,根本不站在民眾的角度來解決問題,就連舉辦公聽會都草草了事,用拒馬和蛇籠回應臺灣民眾的抗議和反對。不讓民眾有發言的機會和抗議的權利。
  • 嚴峻:蔡英文惡化兩岸關係 背離民意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記者 李娜)3月11日,蔡英文召開「臺灣安全」高層會議提出反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指導綱領,就兩岸、外事、經濟、民主法制等各層面聽取相關部門報告,並進行討論。會後提出因應及反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指導綱領,作為安全團隊與行政部門的行動準則。
  • 蔡英文錯讀民意?若民進黨當局繼續「變本加厲」,將大錯特錯
    11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當中,蔡英文成功連任,對此臺灣的媒體評論說,臺灣不應該把她的連任錯誤地歸因在蔡當局過去四年的威權。這樣錯誤的歸因,只會讓民進黨當局繼續「變本加厲」,到時候可能會引起很多的社會裂痕。
  • 蔡英文當局的鬧劇,不應成為臺灣的悲劇
    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開始前發言。(來源:蔡英文臉書直播截圖)在臺灣完全執政的民進黨24日縣市選舉中遭到民意海嘯吞蝕,臺灣「中時電子報」對此發表評論文章說,悲哀的是這只是「序幕」,臺灣人民至少在未來1年半很可能繼續生活在鬧劇或悲劇之中,直到一個真正尊重、體現民意的領導人及臺當局出現。
  • 臺灣旅遊業者炮轟蔡英文當局:對民意置若罔聞
    (圖片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10月17日訊據臺灣《旺報》報導,「十一連假」結束後,赴臺大陸遊客團和個人遊人數又回到8、9月的低潮慘況。臺灣觀光業者雖不斷表達盼大陸遊客多赴臺灣旅遊;但「觀光局」官員私下表示「明年會比今年更慘」。旅遊業也炮轟臺當局聽不進人民聲音,「小英當局」快成「大英帝國」。
  • 「臺灣民意基金會」民調:蔡英文聲望急劇下降再探底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12月24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民意基金會」今日(24日)發布最新民調,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聲望在選後到達歷史新低,僅24.3%贊同她處理島內事務的方式,而不贊同的人高達60.3%。
  • 民心背離、"獨派"逼宮 蔡英文恐成"權力漸凍人"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昨天(1月28日)公布民調,28%民眾認同民進黨,24%認同國民黨,創蔡當局上任以來兩黨認同度最接近的一次。「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表示,民進黨認同者比例在短時間內如雪崩般下滑,反映大量支持者希望幻滅。
  • 蔡英文兩岸政策滿意率創新高 全面辯證看待臺灣民意
    二是,48%的臺灣民眾滿意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的處理表現,這個數據是五年來最高的,而且好評首度超過差評。  《聯合報》政治傾向比較中性,此項調查具有一定的參考性。針對這次調查體現出的意涵,臺灣知名專家趙春山分析認為,這說明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已獲得民意高度肯定,主要原因有六項,其中第一條是她的兩岸政策,符合目前臺灣多數「民之所欲」;第二條是民眾相信美國有足夠的能力和意願「保護臺灣」。  個人認為,這次調查也基本上反映了當下的臺灣民意取向和臺灣民意的政治底色。
  • 島內民意明確,蔡英文還能「堅持」多久?
    這一聲勢浩大的遊行抗議隊伍是臺灣近幾年來罕見的,也可以見得臺灣民間對於當前執政的民進黨當局的政策有著頗多不滿。 而民眾的生命健康也要因為臺灣民進黨當局開放對美國含瘦肉精的豬牛肉進口而喪失,遊行民眾以此諷刺民進黨當局絲毫不體察民意,只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以及政治私利而犧牲臺灣地區民眾的利益。 參與本次遊行的旺旺集團董事長就表示,當前執政的蔡英文當局已經放開了進口美國含瘦肉精豬牛的限制,這些豬牛肉最早將於明年一月份進入臺灣民眾的飯桌之上。
  • 淺析蔡英文當局狡猾的「民意修補術」
    臺灣「中時電子報」6月30日發表資深媒體人王尚智的評論文章指出,蔡英文在民進黨初選後的民調數字持續上升,「民意修補術「是此刻蔡英文陣營的操盤核心。事實上從去年臺灣縣市選舉各地湧起對蔡英文個人的惡感,包括「東廠操控的批判、農漁基層的漠視、派系人事的分贓」等各種負面匯集,至今輾轉將近1整年。然而多數大眾集體對於負面、惡劣、負面、失衡的感受,往往會從內心排除或擱置,而不是讓自己一味懸心難受。蔡英文被狠狠罵了1年多,賞味期限已過,如今時間彷佛讓她鍍了一層「保護膜」。蔡英文究竟做了些什麼恢復聲望?
  • 蔡英文當局推「文化基本法」 為「文化臺獨」鋪路
    「文化基本法」最早是由民意代表朱惠良於1997年提出的。第二年,當時的「文建會」提出「文化白皮書」,其中提及臺灣學者、民意代表的一些訴求。而真正推動「文化基本法」立法是在馬英九第二任期。2009年,國民黨民意代表翁金珠等27人提出「文化基本法」草案;2011年11月10日,臺灣立法機構通過相關草案,訂定臺灣當局應召開臺灣文化會議,每4年擬訂臺灣文化發展計劃。
  • 臺灣民眾接受一中比例翻轉 蔡英文說好的「遵從民意」還算數嗎?
    蔡英文多次宣稱兩岸政策要遵從民意,如今,面對民眾接受一中比例翻轉,說好的「遵從民意」還算數嗎?中國臺灣網8月1日訊 針對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中共十九大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
  • 呂秀蓮提議蔡英文借所謂「臺灣民意」對抗大陸
    中國臺灣網4月4日訊 隨著臺灣地區領導人當選人蔡英文正式就職的日期不斷臨近,民進黨內另一位昔日「身居高位」的資深女政客呂秀蓮,似乎也跟著興奮、活躍起來。不僅被傳要赴巴拿馬擔任蔡英文當局「駐外大使」;在媒體前大酸昔日競選對手柯文哲,呂秀蓮日前甚至提議蔡英文借所謂的「臺灣民意」對抗大陸。
  •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兩項選舉今舉行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及民意代表選舉將於今日舉行。按慣例,選舉結果或於晚上揭曉。  根據臺灣選務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投票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4時。選舉共有3種選票,分別為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票、區域民意代表選票,及全臺不分區也就是所謂的「政黨票」。投票結束後,投票所自動轉為開票所。
  • 馬英九痛批臺當局:難道蔡英文認為臺灣人不如豬?
    據臺灣綠營媒體《自由時報》報導,國民黨今天(1月1日)上午舉行升旗典禮,馬英九致辭時痛批民進黨當局開放美國「萊豬(含俗稱瘦肉精的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他表示,萊克多巴胺就連臺灣豬都不準吃,臺灣人卻要被迫吃「萊豬」,難道蔡英文認為臺灣人不如豬?
  • 專家:蔡英文以「民意」拒絕「九二共識」十分荒謬
    《華盛頓郵報》專訪時指出「要求臺灣當局違反民意,去接受對方設的期限,其實可能性是不大的」。華廣網7月30日刊載江蘇省臺灣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平的文章指出,蔡英文所謂的不支持「九二共識」的民意是受到民進黨、綠營長年操弄、裹脅的結果。沒有民進黨、綠營的刻意操弄,島內不會有如此的「民意」。民進黨對少數反對「九二共識」的「民意」應負主要責任。蔡英文依這種「民意」對待、處理兩岸關係,無疑是兩岸關係、臺灣前途的悲哀。
  • 蔡英文不要再拿"民意"當掩體
    民進黨在島內表示了「憂慮」,先是蔡英文當局稱北京應了解臺灣人民對於民主制度的堅信,臺灣所有政黨不分朝野都應秉持「對內良性競爭,對外團結一致」的基本原則,跟臺灣人民站在一起。而後,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的表態更加直接。黨團幹事長吳秉叡說洪秀柱不得與大陸方面籤署任何協議,「不要踩人民容忍的紅線」,否則回臺後就「依法辦理」;他還警告洪秀柱不要迎合大陸立場,「換取中方片面讓利」,以建立自己的歷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