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
四大美女美到什麼程度:閉月、羞花,沉魚、落雁。
只能比喻,無法形容。
中國還有一句俗語:「自古紅顏多薄命」。
這四大美女是紅顏中的首魁。據說都死的比較慘。
既然是古代的人物,那就有正史和野史之說。在四大美女中,除了貂蟬以外,都是有正史記載的人物。
而貂蟬,只見於小說和戲劇等文藝作品。
那麼,這四個古代最美貌的女性,一定具有她各自的人生傳奇。
尤其是她們最後都是怎樣下場,真的留下了各種版本的傳說。
△、西施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人,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
因西施還產生過一個成語:《東施效顰》。
看來男人喜歡美女,女人也喜歡做美女。
作為美女,西施的人生和普通的女孩兒大不相同。
春秋有名的吳越之戰,越國戰敗,向吳國稱臣。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被釋放後圖謀復國。為此,越國臣民與越王勾踐一樣整整準備了十餘年。
美女西施在這場滅吳戰略中擔負了重任:以美色吸引吳王。
正處青春妙齡的西施,為了完成復國的理想,不惜以身許國。
成為吳王寵妃的西施很快便把夫差迷的沉緬女色,忘了國事,使強大的吳國走向滅亡的道路。
吳國滅亡,西施的歷史使命已然完成。她究竟歸向何處呢?
關於西施的結局,傳說中有六種之多。
①愧疚自縊。②被範蠡帶走後,二人終老。③被範蠡推下太湖,沉湖而死。④被吳人沉入揚子江。⑤被勾踐沉江。⑥被越王后沉江。
其中:「沉江說」佔了四種,而且出現最早,在《墨子》中有介紹。
將西施「沉江」,不論是越國人、還是吳國人所為,西施的命運都夠悲慘的了。
可能後人不忍心西施有這麼可悲的結局,她畢竟是為越國作出貢獻的美女,於是就有了西施和範蠡偕隱西湖的美好故事。
△、貂蟬
貂蟬,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
貂蟬不像西施,祖籍明確。因為是歷史名人,又是大美女,全國有四個地區都爭著歡迎貂蟬成為故鄉人。
傳說中貂蟬,應為西北人。
按照史料記載,董卓為甘肅臨洮人,古代交通不便利,董卓的侍女貂蟬,家鄉在臨洮附近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貂蟬本是司徒王允家的婢女,後背王允收為義女。
當然這個義女不是白認的。
為了匡扶漢室,王允策劃了一場「美人連環計」來曲線救國:一邊將貂蟬許配給呂布,一邊又將貂蟬獻給董卓
王允賣力演出+貂蟬的配合,最終成功完成了離間計,促使義子呂布殺死了義父董卓。
貂蟬成為呂布的妾室,可呂布又在白門樓被曹操斬首。
貂蟬從此不知所蹤。
民間戲稱的貂蟬「生於露,死於影」,但這只是民間傳說。
而《三國演義》的作者也沒有明確交待。
貂蟬結局有「慘死」和「善終」兩種說法。
「慘死版本」:
①貂蟬被關羽所殺。
②貂蟬自刎,以死來驗證自身的政治貞操。
「善終版本」:
①貂蟬出家為尼,在尼姑庵裡壽終正寢。
②貂蟬回到故鄉守節未嫁,被鄉人建廟祭奠。
但是貂蟬作為文學作品中的人物,虛構的成分要多一些。
△、王昭君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漢南郡秭歸人,公元前33年出嫁匈奴。
《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最有趣的內容是畫師毛延壽因王昭君無錢行賄而把王昭君畫成個醜女。
最讓人感動欽佩的是她主動提出願意當一名和平的使者,嫁給匈奴人。
待昭君出塞之時,天子才看到王昭君真美的容貌,立刻被驚豔了。
可惜為時已晚。
王昭君雖是假公主,但她憑著賢良和智慧,成了匈奴受人尊敬的王后。
只是單于死後,王昭君又按照匈奴習俗嫁給了單于的大兒子。
正是王昭君的委屈求全,讓漢、匈之間和睦相處達40餘年,也換來了漢匈的和平與繁榮。
公元前20年,復株累單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
不久,33歲的絕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
但是王昭君墓也有多處。
△、楊玉環
楊玉環的籍貫也多有爭議,有:河南說、四川說、陝西說、山西說、廣西說等等。
楊玉環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大美女楊玉環被唐玄宗看上,幾經周折,封為自己的貴妃。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固然美好感人,但也被人稱之「紅顏禍國」的代表者。
正史中記載楊玉環死於馬嵬坡。
她與唐玄宗逃到馬嵬坡時,陳玄禮等禁衛軍士兵皆認為安史之亂乃因楊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隨即譁變,亂刀殺死了楊國忠。
萬般無奈的唐玄宗下令賜白綾讓其自縊。
38歲的大美女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
當然,也有死於佛堂、死於亂軍、吞金而死的說法。
當然,後人也有傳說貴妃沒死,可能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唐代詩人劉禹錫有一首詩名為《馬嵬行》:
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行,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
楊貴妃應當是死於馬嵬、葬於馬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