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初,廣電總局組織編制並印發了《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實施方案(2020-2022年)》——這將是未來兩年廣電產業發展變革的「憲法性」文件。
對於這份文件的解讀,最核心的變化是「5G高新視頻」處於了核心位置。這也是這一概念提出以來,首次以如此重要的文件形式和如此突出全面的內容展示在行業面前。就目前廣電系統投資而言,廣電5G網絡是前所未有的巨大項目,也是牽一髮動全身的項目。以此為基礎,廣電產業走向徹底的三網融合,5G+視頻成為廣電產業的未來,已經是大勢所趨。
什麼是5G高新視頻呢?
2020年青島影視博覽會上,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正式發布《5G高新視頻系列技術白皮書2020版》,這是行業內第一次對5G高新視頻應用的技術和原則進行系統性概括。
當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張宏森指出,高新視頻就是指「高格式、新概念」的視頻,「高格式」是指視頻融合了4K/8K、3D、VR/AR/MR、高幀率、高動態範圍、廣色域等高新技術格式;「新概念」是指具有新奇的影像語言和視覺體驗的創新應用場景,能夠引發觀眾興趣並促使其產生消費。
即,行業內長期關注的4K/8K超高清,不過是5G高新視頻的「小小一角」!超高清市場應用普及的瓶頸核心在於傳輸問題。5G網絡的高帶寬恰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好方法。二者形成技術協同是必然的事情。
但是,5G的技術特點所能支持的「視頻新業務」協同遠超過4K/8K的範圍:互動視頻、沉浸式視頻、VR視頻、雲遊戲四大概念,是目前公認的「5G高新視頻」的落腳點。未來產業進一步發展,亦不排除還有更多嶄新的應用被創生。這一過程中,5G之外的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也會被大規模應用在廣電產業之中。
對此,2019年,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書記、局長聶辰席曾指出,「5G網絡所具有的『高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特點,為高新視頻發展應用創造了條件,將催生更多高新的視頻業態,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聽體驗,為廣播電視增添前所未有的強大動能。」
對此,《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實施方案(2020-2022年)》特別強調了「新一代廣電網絡的廣場景應用特性」:即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家庭等新業務形態,推動促進廣電轉型升級。這是對5G廣電「廣連接」特性的新認識。即5G高新視頻應用不是橫向孤立的只有視頻內容,而是要與綜合智慧服務結合;同時,5G高新視頻應用不是縱向的孤立的家庭和個人娛樂消費,而是要與社會智慧化,政府、企業、機構、事業單位、家庭與個人多層次全業務結合。
以5G高新視頻為核心,新一代廣電系統將形成完全基於融合信息業務、iP化、雲化、數據化的泛網際網路產業生態。」即,在行業認為下一代網際網路是「視頻網際網路」的同時,廣電這個傳統視頻網絡認為,下一代視頻網絡將突破專屬性,成為網際網路。這就是5G高新視頻所面臨的環境、所擁有的地位和可能的邊際突破。
為啥第一步是「4K先行、兼顧8K」
在《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實施方案(2020-2022年)》文件中,作為5G新視頻的重要成員之一,4K/8K超高清技術,被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且其政策的確定性和可執行性是最強的之一。這充分說明,5G高新視頻,要以4K等超高清技術為突破口。
一方面,東京奧運會在即、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也已經不遠。4K/8K超高清將迎來試驗應用的最好事件催化劑。這兩個節點有明確的「時間」性。這也就要求4K/8K的廣電技術必須「優先突破」、率先落地。
另一方面,5G高新視頻的其它的、現在已經預知的創新,例如互動視頻、沉浸式視頻、VR視頻、雲遊戲、全景直播等,都必然以「更高的帶寬需求為前提」——這一點與4K/8K的需求完全一致;同時,這些新應用在業務複雜度上遠超過簡單的4K/8K超高清——即開展難度更高,需要的創新突破更多。從這一點看,優先實現4K/8K落地,是為其它更多的5G高新視頻應用打下技術基礎。
例如,4K視頻的通信傳輸通道,可以作為4路1080p視頻傳輸的載體:這樣,在足球等直播過程中,就可以使用4個不同視角的機位,為消費者提供四路1080p畫質效果的視角。這種方式能夠告別單純的、依賴現場導播的「視角切換」,賦予直播節目更多的現場全景感。即,4K/8K不僅僅是超高清,也可能是「超視角」:比如在VR直播中,必然需要至少兩路2K級別的信號,這需要遠超過今天1080p標準內容的傳輸帶寬——即超高清的帶寬需求。
由此可見,突破和突出4K/8K超高清技術的建設,是高新視頻創新的第一步,和綜合性業務升級的基礎。《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實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開展多種格式 4K超高清應用,開展 8K超高清傳輸試驗。要實現4K傳輸IPV6化、實現光纖入戶4K、5G網絡4K、衛星4K等技術平臺超高清應用部署,打造一個多通道支撐的超高清傳輸應用體系,為5G高新視頻的進一步創新夯實地基。
超高清和5G高新視頻對「終端顯示」的影響
廣電網絡新一輪標準創新,圍繞製作、傳輸和應用,將會創造一輪技術升級的「大機遇」。其中,顯示產品終端,將在「新消費應用」、「新製作應用」、「新管理應用」三大環節迎來升級換代的新機遇。
首先,從「新消費應用」看,主要包括兩個層面的升級。第一,新的視聽終端設備,比如VR/AR產品的發展;第二,傳統彩電的升級。其中,傳統彩電市場已經實現8成左右的4K普及規模,從解析度角度看,已經符合超高清的需求。但是,考慮到超高清的效果必須與大屏幕匹配才能真正顯現,國內彩電存量多一半是32-42英寸產品、在銷售4K產品中,75英寸及其以上大屏佔比也僅僅5%左右,彩電超高清需求的大屏化機遇才「剛剛」開始。
同時,VR等新顯示消費也會在5G時代加速崛起。包括從近眼顯示面板、光學鏡頭技術、頭戴人工力學創新技術等方面加速創新,VR等顯示產業可能創造出一個嶄新的年度規模數千萬臺的需求市場。同理,5G高新視頻,在非個人和家庭部門的應用,也離不開顯示終端的支撐:智慧社會、智慧工廠、智慧公共服務等等方面,都孕育著顯示產品成長的新需求空間。
其次,「新製作應用」的發展。5G高新視頻,會是遠程與現場結合的廣電時代,同時也是高質量高清晰度的內容時代。這要求,第一,傳統的背景大屏幕必然要更為清晰、能夠適應於4K攝像下的攝製技術需要;第二,更高效的虛擬製作技術、遠程與現場結合沉浸式演播大廳會成為更大的需求,製作用大屏幕的市場規模會高度擴張、像素間距精細度也會空前提高。
第三,從「新管理應用」角度看,5G高新視頻時代,廣電媒體必然走向「全媒體」模式。全網絡、多終端、立體傳播的需求,讓廣電臺廠內部管理高度多維化。尤其是縣域融媒體、全媒體廣電的普及,讓高水平的媒體監管需求延伸到最基層市場。將推動大屏監管中心、智慧監管技術、全媒體信息管制模式的普及與大發展。
以上三個方面圍繞應用、製作、傳輸播控等環節,構成了5G高新視頻和超高清時代的「顯示產業主要機遇」,將帶領行業進入新一輪億萬市場的增量創新期,成為促進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引擎。
整體上,《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實施方案(2020-2022年)》為廣電行業、顯示終端產業等部門指明了未來前進與創新的方向。隨著國內5G網絡建設從「布網」向「可用」到「好用」階段的不斷升級,2021年或將成為5G+顯示的創新高峰年。這既是時代的機遇,也是重大的革新挑戰。產業同仁要對此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