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孩子6歲到13歲之間,乳牙會逐漸脫落,並被恆牙所替代。
執筆:陳芳
主編: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不少家長可能會認為乳牙終究是要脫落的,因此會忽視對它的照顧,然而這種想法卻很有可能會給孩子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寶寶乳牙遲早會脫落,出現蛀牙了該不該管?
專家:即使遲早會脫落,乳牙的重要性卻不可忽視!還是該管管!
理由如下:
1、乳牙使用時間長
乳牙的平均使用時間在6~11年,並且所處的階段也是兒童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它是幫助孩子完成咀嚼工作的重要工具。
如果乳牙遭到破壞,就會造成孩子進食困難,從而影響其身體發育和健康成長。
2、影響顏值
大部分的孩子乳牙出現問題,都是一部分的牙齒有問題,這樣在吃飯的時候就會用另一邊健康的牙齒進行咀嚼。
短時間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時間一長就很容易導致咬肌過大,出現左右臉不對稱的問題,影響孩子顏值。
3、 影響語言能力
學習語言的時候,乳牙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發音過程中,乳牙過早脫落會導致孩子說話的時候出現漏風的現象,影響發音標準,有時候甚至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影響,甚至可能造成語言障礙。
4、影響恆牙的生長
對於恆牙而言,乳牙相當於一個基礎作用,恆牙的生長位置是建立在乳牙的牙胚之上的。如果乳牙的基礎沒打好,那麼恆牙就很難找到正確的位置,出現牙齒排列不整齊的問題。
蛀牙的產生原因及表現
調查發現:乳牙出現蛀牙的位置通常是在上頜靠前的切牙、下頜的大牙以及尖牙部分。
沒有及時進行口腔清潔是產生蛀牙的主要原因。
口腔中的殘渣被細菌分解,就會出現酸性物質對牙齒的表面進行腐蝕。在夜晚的時候,口腔活動變弱,這種腐蝕也就更加強烈。
很多時候孩子的蛀牙沒有得到及時控制來源於家長得到無知,一定要孩子的牙齒脫落才能意識到牙齒出現了問題,事實上蛀牙也有一個發展過程——
① 牙齒受到腐蝕一開始是發生於表面的牙釉質層,會出現一些沒有光澤的白色小點,在兩顆牙齒鄰近的窩溝裡最為常見。這個部分是沒有神經的,也就不會感受到痛,所以很容易被忽視。② 如果在上一個階段被忽視了,那麼蛀牙就會繼續加重,並且開始朝著牙本質發展(又稱牙質),牙齒表面會出現缺損,還會呈現出褐色,食用冰的食物或者酸性的食物都會刺激到牙齒。③ 一般在上一個階段已經能發現蛀牙,但是很多家長還是不會引起重視,那麼蛀牙就會開始向牙髓入侵,並可能引起牙髓炎,牙齒就會出現脫落的問題。
不同於牙釉質層,牙髓內部是有神經的,因此會出現明顯的痛感並且難以緩解。
除此之外還有可能誘發肩周炎等牙齦問題損害恆牙的發育,內部的細菌還有可能蔓延至其他部位,造成多方面、多部位的損害。
預防蛀牙,從這幾點出發
▲注重口腔衛生
口腔內細菌滋生是造成蛀牙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一定要格外注意口腔的衛生問題,不僅早晚應該幫助寶寶刷牙,還應該在飯後及時漱口。
在乳牙長齊之後就可以練習漱口,時間應該在飯後十分鐘以內。在孩子兩歲半左右時,就應該讓他們學會使用正確的刷牙方式。
當然除了清潔,口腔衛生還需要靠良好的進食習慣來輔助,比如少吃甜食、睡覺時不吃東西等。
▲給牙齒塗氟
這種物質在口腔中可以釋放出氟離子,先是沉積在牙釉質的表面,然後深入內部,這樣就可以提高抗酸能力,同時還能抑制菌斑的生長以及促進釉質礦化。
需要注意的是:3歲及以上的孩子才可以塗氟。
▲時刻關注牙齒健康
很多孩子牙齒會出現脫落多是因為在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及時發現並治療,放任發展之後才會愈加嚴重。
因此在孩子開始長牙的時候,家長就應該關注孩子的牙齒健康,出現問題及時檢查並治療。即使有時候牙齒看起來比較健康,也應該定時做檢查,通常每半年一次。
▲避免傳播各種菌種
孩子口腔內的各種細菌主要來自於食物 ,因此在給寶寶餵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衛生。
同時,一些親密的動作也可能導致各種菌種進入孩子的口中,比如嘴對嘴親吻以及將自己咬過的食物餵給孩子,這些行為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