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天氣,愛惜身體,早餐要吃,健康第一」、「先看腳下,再看手機」……早晚尖峰時段經常在地鐵東四站乘坐6號線的市民對這個聲音一定不陌生。輕柔可親的語調出自57歲的地鐵文明引導員張立文,他把日常服務用語編成「順口溜」,被乘客稱為「笑眼段子手」。(10月23日《中國新聞網》)
這些提示語朗朗上口,充滿著濃濃的關愛,給人一種親切和溫暖的感覺。將溫馨提示編成段子,這種行為不僅充滿著溫情,也展現著服務創意,是服務走心的體現。
發布溫馨提示是地鐵文明引導員的一項主要的工作內容,幾乎在每個地鐵站,都能夠聽到工作人員在不間斷地提醒乘客注意安全,文明出行,自覺遵守和維護公共秩序,這是很多地鐵站都會有的聲音,這些提示不僅是對文明秩序的一種維護,也是一種管理手段,可以對乘客起到提醒的作用,但是很多時候,地鐵站裡的這些溫馨提示都是中規中矩,照本宣科,這些提示缺乏吸引力,很容易導致乘客「過耳即忘」,甚至充耳不聞,做出一些不健康,不安全,不文明的舉動。比如,一些人可能沉迷在手機遊戲裡,對工作人員的提示不以為然,甚至可能因此導致摔倒等,而將溫馨提示編成段子,無疑增加著提示的吸引力和關注度,這些朗朗上口的提示語背後展現出服務的用心。
首先,這些段子提示語都是這位文明引導員自己創作的,這些提示語不僅充滿著溫情,還簡單易懂,比如,有的押韻,有的編成順口溜,可以說,創作出這樣的提示語,不僅需要一定的文學基礎,還需要一顆火熱的心,這位引導員正是這樣,如果不是出於高度的責任感,不是對乘客充滿著關愛,如何能夠站在乘客的立場上創作出如此充滿趣味性的溫馨提示。這些提示語遠比那些中規中矩的語言要溫柔的多,親切的多,有效的多。
其次,溫馨提示語不僅限於地鐵站內的關懷,還延伸到乘客的學習和生活中,比如,夏季提醒人們注意酷暑,冬季提醒大家防寒保暖,早晨強調早點很重要,晚上不忘叮囑大家早睡身體好。這些提示已經遠遠超出了地鐵引導員的業務範圍,字裡行間情真意切,傳遞出濃濃的關愛,更像是一個好朋友的深切叮囑和深情祝福。
地鐵文明引導員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工作,不僅維護著公共秩序,引導著公眾文明,也維護著乘客安全,這就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地創新方式和方法,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而將溫馨提醒編成段子,就是這樣一種智慧和創意,其背後是對工作的負責,對乘客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