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工匠趕製西湖花燈,手稿畫了一千張燈泡用百萬個

2020-12-20 澎湃新聞

300工匠趕製西湖花燈,手稿畫了一千張燈泡用百萬個

2019-01-06 21: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2019年惠城區西湖燈會花燈於12月29日正式進入製作階段,300名匠人日夜趕工,燈會將於2月初亮燈。目前進度如何?4日下午,我們前往花燈製作基地一探究竟。

製作基地設在一個大型圍蔽工地裡。走進工棚車間,地面上擺著鐵絲、花燈布料、亟待安裝的各類燈組,現場約300名工匠正忙碌地按流程製作花燈,有一些已成型了。在現場可以看到,各種熊貓造型的花燈憨態可掬,格外引人注目;栩栩如生的天鵝、極具神韻的粵劇臉譜、喜慶可愛的福豬,無一不生動有趣。

300餘名匠人來自著名的花燈之鄉四川自貢

「我每天6點左右就起床了,6點半吃早餐,七點開工。這幾天都是這麼過來的。大伙兒都盼著早些趕完這趟活兒好回家過年去。」花燈工匠李師傅說。同組的方師傅今日也是早早趕到車間,開始繁忙的趕工製作,安裝電路燈泡、組拼花燈,就這樣,除了午休一個小時,一直忙到夜晚10時。

 

看上去,西湖花燈就是用鋼絲扎一個框架,外層再貼上一些圖案布料而已,實際上做起來卻沒那麼簡單。「光是這樣一個小傘燈造型安裝燈泡電線就花將近70-80分鐘,全靠手工操作,很費工夫。」據方師傅介紹,花燈製作分工明確,從設計效果圖、1:1放樣、檢樣、美工造型、電焊電路(內透、光標)、裱糊、美工裝飾、到現場組裝,大大小小加起來有七道工序,儼然是一條井然有序的生產線,並且每一道工序都沒有機器代勞。

在電焊工棚裡,不少花燈工匠正在通過電焊給燈組做造型。碩大的花燈能夠穩立起來,全靠焊接做骨架模型。這裡有一個已經完成的花燈骨架造型,是一個即將成型的粵劇臉譜。光這樣一個造型就需要上百根鐵絲,一根一根焊接而成。

車間的另一邊,負責裱糊的花燈工匠都在忙著為花燈模型粘上綢布。「我這一天不停地粘布料、裁剪布料,像是在修身養性,這是非常考驗耐心的活兒。」花燈工匠牛師傅一邊用刷子把漿糊刷到花燈模具上,一邊打趣道。工期雖緊張,但只有精雕細琢,做出來的花燈才能活靈活現,花燈既是喜慶,也是傳統文化的傳承。

新看點:節能環保科技光影秀

據花燈製作方遠視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馮興浩介紹,西湖燈會預計於今年1月下旬進行現場安裝燈組、2月初亮燈。除了民俗民風、花鳥等傳統代表性題材外,今年還融入了一些新鮮元素——雷射技術,所有花燈、景區亮化將實現多角度全方位的炫彩光影視覺觀賞效果,增加更多現代時尚LED效果,亮化更多造型,將花燈燈組與西湖景區融為一體,屆時這些花燈和雷射燈光秀將會把西湖景區營造出一個光影四射、火樹銀花般的夢幻世界。

「西湖花燈博覽會每年的主題不一樣,但規模一年比一年大,水平一年比一年高。」馮興浩表示,今年西湖燈會半年前開始籌備,光是燈組設計手稿圖就畫了1000多張,製作花燈立體模型的鋼絲用了上百噸,LED燈泡就用了近上百萬個,燈會所用光源全部採用LED燈泡、LED燈帶、LED滿天星、LED亮化掛件等,低碳環保,節約電能。另外,本次燈會還開展了網絡觀燈投票、攝影比賽等讓遊客觀燈之餘參燈會互動活動。

 

文圖:林佳純 楊柳青

部分圖片源於遠視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2018惠州西湖花燈亮燈時間定了!還有很多新花樣!美爆啦~
    11月3日, 2018年惠城區西湖花燈博覽會招商座談會暨西湖花燈籤約儀式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2018年惠城區西湖花燈博覽會計劃於12月29日至2018年3月5日亮燈,展出時間長達2018年惠城區西湖花燈博覽會燈組《撥浪鼓》設計效果圖。惠城區西湖花燈博覽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屆,2018年是第十一屆。去年的燈會吸引了200多萬人遊覽,人數為歷史之最。
  • 2019年惠州西湖花燈博覽會期間交警支隊提醒市民西湖周邊交通管制
    西湖花燈還有兩天就要亮起來了!  花燈節示意圖  為確保花燈活動安全開展,緩解花燈博覽會期間西湖周邊道路的交通擁堵,給市民賞燈提供安全有序暢通的交通環境,市公安局制定了安保工作方案、應急預案和交通保障方案,設置安保核心、控制和疏散三個區域,設立三道防線,其中將重點做好西湖核心景區的安保工作。
  • 看西湖花燈會可坐免費接駁車
    隨著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備受矚目的十三屆惠州西湖花燈會即將拉開帷幕
  • 2013惠州西湖花燈(時間+門票)
    1月23日晚,惠州市西湖花燈博覽會在該市惠城區免費對外開放的西湖風景區璀璨亮燈。當晚,12米高的吉祥繡球,會眨眼睛的大白象,躍出水面的大鯉魚等璀璨燈組,無不吸引遊人駐足留影。(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時間:1月23日至2月24日  地點:惠州西湖  門票:免費  為迎接新春佳節,1月23日至2月24日,歷時33天的「金蛇狂舞 幸福惠城」——2013年惠城區西湖花燈博覽會將在市區西湖景區舉行。
  • 居民做花燈迎元宵節
    青羚網訊 城中區飲馬街街道辦事處文化街社區積極參與西海都市報「紅紅火火鬧新春」系列公益活動,2月14日,文化街社區多功能室內,轄區老少居民齊聚一堂,趕製手工花燈。居民王曉雲正在製作生肖花燈,玉井巷小學的幾名學生圍在她的周圍,「阿姨這個花是這樣折嗎?」「阿姨,你看我扎的框架行不行呀?」小學生們七嘴八舌地向王曉雲請教,她也耐心地教孩子們,很快一盞生肖花燈就製作好了,孩子們拿著自己製作的花燈愛不釋手。
  • 2020年春節惠州西湖花燈會搶先看,今年放大招更精彩
    這幾年在惠州,每到過年春節期間,我們總要去惠州西湖景區舉辦的花燈展看看,那裡到處充滿著節日的氣氛。今年2020年,惠州西湖景區的花燈或比往年更精彩,從效果圖可以看得出來。祝福祖國。這個花燈籠好大啊!這是擺設在惠州西湖景區大門口的兩盞高大的花燈,熱烈迎接大家的到來!看完這些效果圖,大家對今年惠州西湖景區的花燈會,是否已經滿心期待了呢?不著急,我們先了解燈會的注意事項!
  • 廣東惠州西湖花燈博覽會吸引眾多海內外遊客觀賞
    惠州西湖花燈博覽會為海內外遊客帶來春節文化視覺盛宴 周文媚 攝中新網惠州3月1日電 (宋玥)3月1日,廣東惠州市惠城區委宣傳部對外公布稱,2018年惠州西湖花燈博覽會作為惠州最有特色的節目之一,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的遊客慕名前來觀賞。
  • 海龍王降龍羅漢鬧元宵 針刺無骨花燈美豔絕倫
    「龍船」的骨架極為細緻「海龍王拜年」、「龍船」座燈、「降龍羅漢」、「九龍燈」……隨著元宵臨近,一批花燈亮相昨日,早報記者探訪市區三位花燈藝人,發現龍年花燈除了泉州傳統花燈,還湧現出一批以生肖龍為主題的龍燈,趕緊一睹為快吧。□早報記者 張素萍 潘登 實習生 周秋萍 文/圖2月1日下午,記者走進曹淑貞位於泉州水門巷的家。
  • 66歲藝人製作花燈為新年助興 研究「悟空」花燈
    愛玩、愛琢磨的他和家人齊心協力忙活近10個月,手工打造了形態各異、五顏六色的18組花燈,想為即將到來的猴年春節添年味兒、添喜慶。  [緣起]  金猴鳳凰長龍陋室裡打造18組花燈  之前愛跑著旅遊、愛聽戲唱戲的李全順老人,近幾個月來成了「宅男」,在自家二樓搗鼓著做花燈。
  • 青少年手工花燈製作幕後「揭秘」 心靈手巧故事多
    在老師家長們的指導下,孩子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作品既展示弘揚了潮汕文化,製作過程中孩子們也培養了工匠精神,懂得怎樣把作品做得精細精緻。說話間,黃校長拿著一個通花燈正要掛上去,她說:「比如這個通花燈,非常有創意,我們傳統的花燈一般都是用紙做的,但這個花燈是用勾針和紗線一針針勾的花,把勾出來的一個個通花用白乳膠刷後晾乾,用鐵絲構建一個12面的模型框架,用線將晾乾變硬的通花拼接縫在框架上,再往裡面安上燈泡,還在上面打了蝴蝶結,掛上小豬剪紙。
  • 社區居民廢棄物製作環保元宵花燈 款式新穎
    製作材料環保,花燈款式新穎漂亮  2月18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奎文區東關街道中和園社區服務中心看到,裡面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環保花燈,這些花燈都是用舊掛曆、飲料瓶、紙盒等廢棄物做成的。  在這些花燈中,一盞「豐收燈」吸引了不少居民的眼球。
  • 「泉州花燈」最年輕的市級傳承人陳熙雅:難忘兒時花燈影 今承父業...
    泉州花燈的美,陳熙雅從小耳濡目染。今年31歲的她,至今記得兒時爺爺、父親、母親齊聚一堂做花燈的情景。她的爺爺是泉州已故著名彩扎藝人陳天恩,父親是國家非遺「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陳曉萍,母親雖非「科班」出身,但也做得一手好花燈。如此環境下,陳熙雅天生對花燈和繪畫有敏銳的直覺和強烈的喜愛。
  • 價高不愁賣傳統花燈走俏 扎萬隻手工花燈 仍供不應求
    在曲江小商品市場,元宵花燈造型多種多樣;在東關街,不少商家都將花燈擺放在店鋪最顯眼的位置,其中,以生肖狗為造型的花燈款式最多。「今年是狗年,不少家長都給孩子們購買了生肖狗花燈。」記者注意到,今年市面上的手工花燈很多,而曾「霸佔」市場多年的塑料花燈銷量反倒有所下降。中國剪紙博物館館長王京告訴記者,多年前,來自浙江、廣州等處的紙折燈和塑料燈很受歡迎。
  • 廣東惠州2019西湖燈會夢幻亮燈 34組花燈大賀新年
    廣東惠州2019西湖燈會夢幻亮燈 34組花燈大賀新年 2019-02-03 08:15:18來自:海外網評論全屏下載 1/9 2019年2月2日,廣東惠州,嶺東雄郡·大美鵝城」2019年惠城區西湖燈會正式亮燈,吸引了眾多市民前往觀賞。
  • 燈展拆除過程中市民哄搶花燈零件(圖)
    一市民從花燈裡擰下大量的燈泡然而佳節一過,這些耗資巨大、製作精美的花燈就面臨著被拆除的命運。今年,在有關部門花燈拆除的過程中,還發生了市民的哄搶花燈「熱鬧」場景。燈展過後 現場一片狼藉市民瘋搶花燈的現象從2月23日晚開始,已經持續了兩天。
  • 長沙芙蓉區東屯渡社區手工花燈大賽激活草根智慧
    芙蓉區東屯渡社區舉行的創意花燈大賽上,孩子們曬出用廢棄物品製作的蜘蛛人花燈,萌趣十足。長沙晚報記者 胡媛媛 通訊員 楊宇 攝影報導   長沙晚報訊(記者 胡媛媛)PVC管、可樂瓶,還有製作紙箱的瓦楞紙,當這些其貌不揚的物品通通變身為美觀花燈,你是否會驚訝不已?昨日,芙蓉區東屯渡街道東屯渡社區的「創意花燈大賽」開鑼,居民們紛紛曬出用廢舊物品製作的作品,既低碳環保又能添美家園,誰都會忍不住一豎大拇指:「高手在民間!」
  • 浙江仙居:花燈傳承人線上直播傳承非遺文化
    2020年3月22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白塔鎮陳彩平技能大師工作室,陳彩平通過網絡向為廣大網友講解針刺無骨花燈文化和製作技藝。疫情防控期間,國家級非遺仙居花燈傳承人陳彩平一邊趕製花燈訂單,一邊當起非遺文化的「雲主播」,採取網絡直播方式,為廣大網友開設線上花燈課堂,幫助提升花燈製作技能。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素有「中華第一燈」之美譽,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 退休後自學成才 83歲杭州老爺子做花燈與眾不同
    一提起他,居民們都會贊上一聲:那個花燈老爺子啊!盧大伯今年已經83歲了,他是退休之後自學成才的,家裡幾間房的天花板上、桌子上滿滿擺著的都是花燈,儼然就是個元宵燈會的現場了。一塊紅布讓他變身花燈老爺子「我對花燈啊,這個算是業餘愛好,不是工作呢。」
  • 秦淮花燈的起源、現狀及花燈製作工藝
    作為民間傳統手工藝的花燈在古時並沒有專門的花燈藝人,而是由紙紮匠,即集扎燈、扎風等、扎紙人紙馬等技藝於一身的手工藝人,為了生計在工作閒暇的時候扎些花燈,等到節日的時候拿去賣錢換些家用。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後,才逐漸出現了專職的花燈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