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中醫】艾灸「至陰」和胎位不正的那些事……

2021-02-07 中醫思維十

點擊上方藍色字中醫思維十可快速關注


大家好,葫蘆中醫精品課程,開通了課後和老師提問互動環節,是否期盼已久了。此次是李老師和他的團隊精心給大家整理出來的「經典提問」文字版。️️️裡面有大家關心的專業問題,也有應象中醫與生活的點點滴滴,絕對原創,絕對經典,製作過程艱辛,還望大家珍惜。


本篇圖文來自《奕霖讀經·席弘賦》足太陽膀胱經中,關於「委中專治腰間痛,腳膝腫時尋至陰」相關內容的提問,經醫道小飛整理後和大家一起分享

高達小子:李老師您好,一直關注您的課程,您在第一篇講艾灸至陰穴可以轉胎,具體怎麼灸呢,有什麼機理呢,如果艾灸不好對胎兒有影響嗎,我太太還有兩個月就到預產期了,醫院說胎位不正,建議下個月就剖腹產,我們都覺得不好,您說我們能灸嗎?謝謝李老師。

 



一、急救秘法


胎位不正在古代算作難產,也叫橫產,逆產,古代只有在生產的時候才能發現胎位不正。所以《太平聖惠方》《千金翼方》曰:「婦人逆產足出,諸藥不效,灸小趾尖三壯,柱如小麥大……。」  都可以見到手足先出等胎位不正的逆產,但是需要注意是古籍記載的都是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的逆產,而不是現在在生產前通過B超等檢查到。咱們現在所說的艾灸至陰穴可以轉胎,都是在懷孕期間或者生產前在影像學上發現的胎位不正。


二、胎位不正的機理


 


有很多研究論文都在說,艾灸至陰穴可以轉胎。但需要注意的是這裡面的轉胎不是百分百,胎位不正的產生通常有兩種情況:


1.氣血虛弱,2.懷孕期間情志不調,氣機瘀滯。


古代在遇到胎位不正這種情況,通常都是在生產過程中發現,輪不到補養氣血,很有可能孩子的一隻腳已經出來了,這個時候就給他一個信號,讓孩子在女性的肚子裡扭轉一下,而這個信號就是艾灸至陰穴。

 

三、艾灸「至陰知多少


這種情況在生產的時候也不是百試百靈,只能算是最後一個方法。但是在很多醫案裡記載這種方法的確幫助了很多人,那在彩超下面觀察的胎位不正,據我的感覺而言,屬於氣滯的人,艾灸至陰穴效果都比較理想。


』如果這個病人在懷孕之前就脾胃比較弱,氣血虛的話,那艾灸至陰穴的效果就不是太理想,尤其是這個病人氣血虛弱,艾灸太過的話,很有可能在艾灸的過程中出現胸悶噁心頭暈等這種暈灸的現象。

 

四、知,你不知道的識




《靈樞·經脈》說:「膀胱經主筋所生病者」,胎位不正就是因為氣血不足,筋經失養,而筋的主要作用就是約束形體,所以當太陽經出現問題時,太陽經筋無力,對於胎兒的束縛不夠,所以才有胎位不正的現象。有很多人在灸完至陰穴之後,在彩超下可以看到已經轉過來了,然後沒過多長時間,甚至在生產之前發現又回到了胎位不正的情況。

 

五、參考案例




上周四出診還有個胎位不正的女性,在一診脈的時候就可以發現脈特別的弱,血特別不足,女性產前一盆火,那麼她這種陰血不足一定會有五心煩熱的現象,她就說從她懷孕剛開始就一直手心腳心胸口發熱,有時晚上睡眠都會受到影響。並且她懷孕之前就脾胃弱,經常覺得渾身乏力,頭暈。然後可以發現看她皮膚特別白,特別嫩,那這樣很有可能她在懷孕之前就處於氣血非常虛弱的狀態,


在懷孕七八月,口唇顏色還很淡,有明顯的血虛症狀。當時用的辦法就是給她艾灸至陰穴,但是在艾灸的過程中她出現了暈灸,也就是胸悶、噁心的感覺。這就是因為艾灸至陰穴,導致其他的經脈出現了氣血不足,尤其是頭部出現氣血不足的反應。


艾灸怎麼轉胎呢?就是把氣血聚集到膀胱經上,經脈為氣血之大道,經脈氣血足了就可以汝養筋經,這樣筋經的力量恢復了,胎兒自然就會被推轉過來了。

 

六、舉一反三


 

這個道理很簡單,為什麼說,艾灸和針刺身上的疼痛疾病不容易復發呢,其實因為經脈為氣血之大會,經脈被打通了,氣血可以潤養經筋,肢體的疼痛就可以徹底的被緩解。就像很多人頸肩部疼痛,或者腰部兩側的肌肉不均衡,這個人又有明顯腰痛或者頸椎痛。比方用正骨,正完之後,當時就會覺得非常舒服,但是這個效果持續的時間不長,是因為經脈不通,氣血不利造成兩邊筋肉力量不均衡沒有被改變。關節仍然會很快的被帶回紊亂的狀態。


七、具體操作

   

(ps:溫陽藥油指的就是能具備辛溫走竄性質的藥油)



八、提問留言

同學們有任何疑問,可以直接在「中醫思維十」公眾平臺下欄的「中醫聯盟」之「聯盟微課堂」聽《奕霖讀經·席弘賦》精品課程,右側留言問題,老師會選取代表性問題解答,整理成文字版供大家學習、參考。

歡迎加賈老師(18710093021)微信互動交流。



葫蘆中醫精品課程


葫蘆中醫致力推廣普及中醫,用傳統中醫思維應診看病,以葫蘆翁之心濟世救人,人人都可成為葫蘆藥翁,弘揚中醫知識文化,普及健康願行。


葫蘆中醫親情奉獻如下課程:




必修課,為每周一、三、六晚上,專業中醫大夫為會員講述中醫針灸學、席弘賦、灸法入門;中醫脈法與陰陽之道、黃帝外經;還有名老中醫——魯兆麟師承班醫案學中醫系列課程,共200餘課時,步步積累,深入中醫之門。


選修課,為周五晚上,特邀老師為大家講述五行針灸、黃元御一氣周流(中醫基礎、診斷、方藥)、中醫兒科診療、黃帝內經、中醫診斷——舌診、手診、面診等精彩中醫講座,一起感受中醫的魅力。


葫蘆中醫親情會員招募



葫蘆中醫夜校線下課程至今已有三年時間,應邀外地同學學中醫的需求開放網絡課程,自去年聖誕節開始招募第一期線上學員,至今已招募四期學員。共有線上學員1800餘人,其中海外學子50餘人,分別來自於全世界八個不同的國家,適逢盛況,歡迎大家一起約課葫蘆中醫!


每天1元學中醫,一年365元,葫蘆中醫,第五期親情會員最後一天招募,點擊圖文下方「閱讀原文」搶佔會員名額,歡迎加入我們,共享健康智慧。

關於課程,關於親情會員,歡迎大家提問,班主任有問必答
葫蘆中醫的老師都是「正經」中醫大夫,他們畢業於各個中醫院校,有碩士、博士。目前在北京同仁堂、正安、行知堂、兆麟堂、御元堂,京都兒童醫院等地方出診。為了傳播中醫,他們白天上班,晚上為大家公益講課。

葫蘆中醫親情會員課程為網絡教學,不分地區,不分國家,只要大家有一顆熱愛中醫的心,無論您在世界的哪個角落,打開手機微信,就可以聆聽您想要的課程啦,無需遠行北京!

葫蘆中醫會員身份,不僅僅只是學習一年課程的費用,正式成為親情會員後,可以免費獲取「魯兆麟——名老中醫傳承班」的報名資格,(無需單獨報名)享受所有課程內容。


成為葫蘆中醫親情會員,將終生享有VIP會員待遇,今後葫蘆中醫推出的線上線下課程都將享有優惠或免費資格。


與此同時還有機會參與更多的「名老中醫傳承班」,認識更多的中醫大牛,獲取更多資訊與知識。


     1.購買課程後,可在開課前24小時在有贊商城申請全額退款。

      2.第一次課程後,若申請退課,退還實際繳納的50%的課程費用。


   還請同學們仔細閱讀退費機制再購買課程。

相關焦點

  • 胎位不正艾條燻姿勢圖?
    hi~大家好,我是香怡御艾的劉超~今天又來和大家分享知識了,今天主要和大家說一下孕婦能用艾條嗎以及胎位不正艾條燻姿勢圖。對於宮胞虛寒的孕婦,就可以通過艾灸來散寒安胎,妊娠晚期,孕婦可通過艾灸來糾正胎位不正,但艾灸必須在專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總之還是自己小心點吧,孕婦慎灸。
  • 至陰穴,可以用於胎位不正,後面有滿滿的乾貨,尤其是經脈調氣法
    今天我們來講膀胱經的最後一個穴位,至陰穴。它的功效記憶中最突出的是艾灸這個穴位可以治療胎位不正。至陰在在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處。就一層皮,扎進去挺疼的,一般還是用艾灸。主治頭項痛,目痛,鼻塞,難產,胎位不正,胞衣不下等情況。
  • 胎位不正是什麼原因?胎位不正怎麼調整?
    胎位不正通常是在妊振30周後,胎寶寶在子宮體內的位置異常。腹壁鬆弛的準媽媽和經產婦會比較容易出現這個問題。胎位不正包括臀位、橫位、枕後位、顏面位、額位等。胎位異常對生孩子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困難和危險,所以早期糾正胎位很重要。那麼什麼原因會引起胎位不正,胎位不正又該如何糾正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 胎位不正的媽媽不要擔心了,糾正胎位最全方法來了!
    ,胎位不正的原因?以及胎位不正的最佳矯正時間?還有採取什麼樣的方法矯正胎位?胎位不正的原因是什麼胎位不正一般指妊振30周後,胎兒在子宮體內的位置異常,較長見於腹壁鬆弛的孕婦和經產婦。通常,醫學上稱枕前位為正常胎位,胎兒背朝前胸向後,兩手交叉於胸前,兩腿盤曲,頭俯曲,枕部最低。而胎位不正包括臀位、橫位、枕後位、顏面位、額位等。
  • 分娩胎位不正通過哪些方法來糾正
    1、醫生幫忙當孕婦在孕32周到孕34周的時候出現胎位不正的時候,孕婦可以讓醫生通過手推等的動作來糾正胎位不正的問題。3、艾灸治療艾灸治療儘管可以幫助孕婦糾正胎位,但並不是每個孕婦都適合的。孕婦需要先行向中醫就診看體質是否可以進行艾灸治療。其實當孕婦在做產前檢查的時候發現胎位不正的時候,只要孕婦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糾正,保持心情愉悅放鬆,就不必太過擔心。
  • 3個小動作糾正胎位不正,孕媽在家就能做!
    但是經過檢查,也有可能發現有些寶寶在媽媽肚子裡不是這種狀態,也就是常說的胎位不正。胎位不正有枕後位、臀位、橫位等等,由於胎位不正會給孕媽的分娩帶來很大的危險,所以孕媽應及時糾正胎位,這對於預防難產有很重要的意義。如何糾正孕媽胎位不正?
  • 四個小妙招 改善孕期胎位不正
    準媽媽很關心寶寶的胎位,它直接關係到準媽媽是順產還是難產,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孕媽咪和寶貝的健康,甚至可以造成母親和寶貝的生命危險。那麼胎位不正怎麼辦呢?下面教大家幾種糾正胎位的方法。
  • 胎位不正艾條的用法!艾條核桃灸真的能治療近視嗎?
    hi,大家好歡迎收看香怡御艾的御艾小課,本人比較懂艾灸知艾條的好壞,今天和大家講解一下胎位不正艾條的用法,以及順便和大家說一下艾條核桃灸真的能治療近視嗎。胎位不正艾條的用法:其實胎位不正艾條的用法也是很簡單的,直接點燃艾條手持燻至陰穴就好了,如下圖所示:我做事一直比較謹慎。對孕婦都是不建議艾灸的。但是這些年,總會碰到胎位不正的,問我能不能艾灸。聊得比較熟的,我都會推薦,艾灸至陰穴。也就是小腳趾的外側。
  • 6個原因易導致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要怎麼辦
    而羊水過少使胎兒在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過小也會導致胎位不正。 多胎也會造成胎位不正,跟羊水過少的情況差不多,都是因為胎兒在宮腔內活動範圍過小,無法正常活動而引起的。 由於臍帶太短,胎兒發育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導致胎兒生長過慢,影響了活動範圍,使活動空間變大,引起了胎位不正的現象。
  • 胎位不正只能剖宮產嗎?探秘胎位不正的的原因!
    眾所周知,胎位不正會引起孕婦分娩時的一些麻煩,甚至有個別孕婦會因此而陷入危險。對於胎位不正的孕婦,她們會非常關心一個問題:胎位不正只能剖宮產嗎?為了幫助大家真正了解「胎位不正」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講幾個重要知識點,請大家仔細往下看。一、胎位不正有哪幾種?
  • 中醫說的「陰」、「陽」、「五行」是什麼意思?
    但陰陽五行常常給人神秘莫測、奧妙無窮之感,想要吃透其中精髓,實在不容易。今天,艾艾君就與各位艾人一起,從養生的角度來學習陰陽五行學說,感受中醫文化的魅力!陰陽的對立和統一,是萬物發展的根源。 中醫陰陽學說認為:凡是寒冷的,下降的,內在的,晦暗的,沉靜的,均歸陰;凡是炎熱的,上升的,外在的,明亮的,活動的,均歸為陽。 陰陽屬性對立統一,還能相互轉換。正如《內經》中所言:「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
  • 胎位不正的最佳糾正時間是什麼時候?
    (4)枕前位:(正常胎位) 胎位不正的最佳糾正時間 妊娠32周以後胎兒生長快、羊水相對減少,此時胎兒姿勢和位置相對固定,所以胎位不正最合適的糾正時間為孕30至32周之間。
  • 孕期「胎位不正」怎麼辦?這個時間是最佳調整期,錯過就很難糾正
    生孩子果然是人間至苦,偉大的事情果然不是平凡人能夠承受的。如果可以後悔,不知道有多少媽媽們要幹了這一碗後悔藥。B超單上的胎位loa和roa什麼意思?loa 、roa就是指枕左前位、右枕前位,都是正常的胎位。一般情況下,可以順產。科普完小常識,想必媽媽們都十分想知道,胎位不正究竟有什麼危害吧?胎位不正,將會給想要順產的媽媽們增加很多難題。如果分娩的時候仍然沒辦法糾正胎位,可能就要選擇剖腹產以確保孩子的順利生產。
  • 32歲二胎媽媽胎位不正,行外倒轉後出現危險,醫生跪了15分鐘
    導語:一般到了30周左右做產檢時有經驗的醫生就會摸出胎兒是什麼胎位,而胎位中的頭位是最容易順產的胎位,如果不是頭位,會影響順產。在生孩子的時候,孕媽媽最擔心的問題就是胎位不正,如果因為胎位不正,那到最後孕媽媽就不得不選擇剖腹產的方法。
  • 孕期胎位不正中醫有招嗎?看北中醫婦科專家郭志強用三個經方治療
    如果在古代,產婦臨產時面臨的最擔心的就是胎位不正,正所謂難產難纏,基本都是胎位不正使然。如果是在懷孕7個月前發現胎位不正,一般無須太注意,通常會在足月時候會自行糾正。但是要在30周以後還存在這個胎位不正,那就要矯正了。那中醫上對於胎位不正是怎麼看,需要治療嗎?
  • 孕婦胎位不正可以順產嗎?看產科醫生怎麼建議!
    孕媽最怕的就是胎位不正,不能順產,最好在對的時間內用對的方法來及時糾正胎位,做順產媽媽是完全有可能的。俗稱的「胎位」指的是胎寶寶在孕媽子宮中所待的位置和姿勢。在孕28周以前,由於胎寶寶小,羊水相對較多,胎寶寶在孕媽子宮內的活動範圍比較大,胎寶寶位置不固定,會轉來轉去。
  • 孕檢發現胎兒胎位不正,幾種小方法幫孕媽調整!
    一些孕媽媽在照B超時,就會發現,自己的胎兒在子宮裡的位置不對,也就是所謂的胎位不正。其實胎位不正早起被稱之為異常胎位,一般出現在妊娠滿30周以後。在懷孕中期,異常胎位是可以改變的,但是在懷孕後期,胎位仍然不正就被稱作胎位異常或者是胎位不正。
  • 矯正胎位不正6技巧:臀位體操、左側臥位、外迴轉術、和胎兒說話
    導語:我之前有寫過關於調整胎兒胎位不正的文章,裡面有簡單的配矯正的孕婦操,想不到好多媽媽都會收藏和分享。好開心!謝謝大家!以下的文章是我在之前尋找糾正胎位不正孕婦操就已經是找到的。覺得很有意思,特自己畫來給各位寶媽參考。
  • 孕期胎位不正怎麼辦?別著急,學會幾個方法糾正胎位
    懷孕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伴隨著身體各部位的變化,出現妊娠反應較輕的媽媽還好過一些,有些孕媽的妊娠反應伴隨著整個孕期,直到生完孩子才能解脫,但是在生孩子之前首先要確保胎位正確。在臨產前的一兩個月,胎位不正的情況很常見,這讓孕媽十分擔心自己是否可以順產,如何才能使胎位轉正也是很多孕媽關注的問題。
  • 胎位不正別害怕,可以糾正
    正常的胎位應該是寶寶的脊椎位與媽媽的脊椎位平行狀態,且寶寶的頭位朝下位於骨盆處,利於生產,脊椎略彎曲,四肢交叉於胸腹,整個胎兒成橢圓形。不同於此的胎位可稱為胎位不正。二、復臀位(屁股與腳一起先出來)嬰兒有如呈盤腿坐的狀態,屁股和單腳一起先出來。雖然這也屬於安全的生產方式,但有時只有一腳先出來,就是下面介紹的安全座位。三、全足位(兩腳先出)這種生產方式比起前者,臍帶更容易脫出,加速嬰兒血液循環的惡化,是胎位不正之中最難生產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