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十一月好~轉眼第四季度就快到尾聲了,2020的年度計劃你是否有好好地完成呢?
很多同學已經準備開始複習工作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收到很多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出現的頻率最多,那就是——我英語基礎很差,如何從零開始學好英語?
本月,我們的Hero老師,為英語基礎不好的同學們仔細解答這個問題,希望大家都可以輕鬆踏上自己的學習旅途。
在開始講解零基礎如何正確學習英語之前,先指出幾個常見的成年人學英語的誤區,供大家自測,看看中了幾條,詳細分析可在正文中找到答案。
誤區1
從背單詞或語法入手開始學英語。
誤區2
拿少兒英語教材來學習英語。
誤區3
以情景對話入手開始學英語。
誤區4
學音標時,對著口腔解剖圖來研究「摩擦音」、「破擦音」、「舌邊音」等等。
我從英國回國後,曾經在一個大型成人英語教育機構擔任全國教學總監,接觸了全國各地數十萬成人英語學習者和數以千計的成人英語教學領域的中外教。
基於這些經驗,我總結提煉出了一套系統的零基礎學員的學習方法,提出了「母語轉化」(L1 Facilitation)、「自然推理」(GEA)等一些語言學上的革新理念,在2019年因此成為了一名英國皇家特許語言家學會院士(FCIL)。這套方法以實用為目的,非常適合中國的成年人使用,我把這些理念的要點,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以音入手
零基礎成年人學習英語應「以音入手」,走入英語的大門,先熟悉英語發音,再學習「核心框架」,進而進行「情景沉浸」。起點不應是詞彙、語法等。主要原因有以下3個:
第一
人們在實際表達時,人腦習慣於將聲音與情景串聯起來,形成「音像關聯」,而非從文字的拼寫或句法結構關聯到實際情景。因此從人腦運作規律上看,從音入手比從閱讀單詞和句子入手能更加快捷地達成實際使用的效果。
第二
英語很大程度上是一門拼讀語言,所謂拼讀語言是指單詞的拼寫和發音之間有較為明顯的規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語言都是拼讀語言!我們的中文就不是。若要抓住英語語言的這個基本特點,那麼就可以從音入手,在掌握基本發音的同時,也能自然地推出單詞的拼寫。所謂「以音帶形」,能提升不少效率。
第三
口頭輸出能更好地鞏固記憶。我們都知道,不論採用什麼學習方法,不練習都是記不住的。如果是只知道單詞的拼寫,那麼練習起來會繁瑣很多,每次都不得不把每個字母逐一拼出,比如「p-i-c-t-u-r-e」,耗時耗力。如果是掌握了發音,那麼每次複習時直接讀一下picture就可以了,畢竟讀一下picture這個單詞要比按順序背出7個字母的組合容易多了。
一、如何學習音標
了解了「從音入手」的原理後,我們來談一下音標的學習。英語的發音是以音標為符號記錄的,學習音標就是學習發音。
但我在教學研究過程中發現,大部分中國人學習音標很困難。這主要是因為除了發音本身之外,音標符號和給出的示例單詞對於零基礎同學來說都是陌生的,既不認識單詞、也不認識音標,還怎麼學?記憶模仿的難度太高。
另外,不管是國際上的還是國內出的傳統音標教材中,普遍充斥著「摩擦音」、「破擦音」、「舌邊音」等晦澀的專業術語(十年前我在英國的部長級會議上從事口譯工作時都還認不全這些語音學術語),還配上了不明覺厲的口腔解剖圖(這些圖我直到今天都有很多看不明白)。
經過潛心研究後,當時已經獲得英國皇家特許語言專家(CL)認證的我提出了「母語轉化」(L1 Facilitation)的概念,與傳統語言學中的「母語幹擾」(L1 Interference)是對立的,並將之用於重塑英語的國際音標體系。所謂「母語轉化」,是將我們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的母語中文作為參照物,化陌生為熟悉,並通過「求同存異」來加速英語的學習。
在母語轉化法下重新定製的英國國際音標表如下。除了「元音」「輔音」外,未使用其它術語,簡潔明了,節省了學習時記憶大量術語的時間。
翻轉英語課程中的具體學習步驟以//為例,演示如下。
第一步
大家閉上眼睛純聽兩個音——//和「愛」,不看任何文字。聽到的音中一個為中文,一個為英文,猜測一下哪個是//,哪個是「愛」。由於「愛」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母語發音,因此基本所有零基礎的學生都能辨別出來,這一步是為了開啟英語聽覺。
第二步
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兩者的差異。仍然不看文字,但可看老師發音時的嘴部動作,繼續重聽兩個音,思考聽到的中英文的發音差異在哪裡。
同樣地,有了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母語發音作為參照物,大家基本都能描述出諸如「英語的發音似乎張嘴更大一些」、「英語的發音聽上去似乎更加猛一點」等等。這一步一是為了進一步訓練聽覺,二是由學生自行總結出中英文差異能大大強化記憶,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未來在發音時有意識地規避中式發音。總結時,給出音標//,從音標符號的形狀(像是張開的蝴蝶)來記憶「張大嘴」等發音要點,如此將發音要點和音標符號給關聯起來。
第三步
給出含有//發音的基礎詞彙,比如bag、sad,要求看著單詞推理出英文中是哪個字母或字母組合發//的音。此處融入了「自然推理」(GEA)的原理,教師只需引導,而不需要灌輸,學生自行可以找到答案。
在這三個學習步驟中,將發音、音標符號、單詞拼寫串聯在了一起,且在母語的幫助下,每個步驟都是簡單的,完全不需要依靠繁雜的學術語或口腔解剖圖也能輕鬆學會。
以上可稱為一階段的學習過程。
二、核心框架
入門後,就來到了基礎階段,這時我們要開始學習英語語言的「核心框架」了。它包括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等英語中最基礎句型結構以及人稱、介詞等最基礎詞法。將入門階段中所積累的發音和詞彙運用進去。
有別於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此處仍需將「自然推理」發揚光大。不是背語法書上的公式規則,而是通過對例句的仔細觀察,自行得出結構規律。這不但能促進內化,提升記憶效率,而且也是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外語學習的本質在於模仿,而學會觀察聆聽、養成觀察聆聽的意識,則是模仿的前提。
三、情景沉浸
現在我們來到第三階段:「情景沉浸」。前兩個階段已經把發音、詞彙、語法的底子給打牢了,此時就需要通過完整的情景來學習英語。
在英語的實際使用中,並非只要詞彙語法用對、發音準確就可以。很多時候,我們還需要知道同一個詞或句子在具體語境下的具體意思。比如,傳統課本中用於回答 「How are you?」的「Fine.」並不是「很好」的意思,而是類似「還好吧」。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在英國幾次故意對老外說「Fine. Thank you.」時,對方都會關切地繼續問我:「Really? Are you OK?」(真的嗎?真的沒問題嗎?)像這些知識,就只能通過情景化的學習來獲取。
另外,「情景沉浸」也意味著在語速、口音等方面越加接近真實情況。在這個階段的同學應多聽英式美式兩種口音的對話,不要只局限於某一種。等級別再高一些的時,可酌情繼續擴大口音範圍。我在《方法論》課程中引用了曾為翻轉英語提供背書的英國前駐外大使的演講,大使閣下也提出了相同的見解。
以上就是我推薦的,大家著手英語學習的路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同學通過這三個階段的學習後,完成從零基礎到流暢應對日常話題的蛻變。
期待大家在《翻轉英語》都有所收穫
I hope you will embrace a natural and highly efficient way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all in Flipped English!
來源:翻轉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