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女孩眼球通紅,一地血漬斑斑的衛生紙,8個孩子舉著X光片的塑膠袋眼神無光地坐在床上……6幅照片出現在5月9日發布的新浪微博上。
「我們是來自吉林省大安市新艾裡鄉學校初中三年級全體學生,由於學校新建的宿舍和購進的學生桌椅甲醛含量嚴重超標,導致我們全體學生出現咳嗽不止,噁心、嘔吐等症狀。」名為「追一尋」的網友配上了這段文字,立即引發了網友關注。
5月9日,吉林省大安市人民政府發布了官方聲明稱:新艾裡鄉學校近期,部分學生出現疑似感冒咳嗽症狀……家長懷疑甲醛過敏。5月10日,大安市政府再次發布聲明稱,會診結果是:暫不支持甲醛中毒診斷。
不同的結論背後,到底誰才是孩子致病的兇手?近日,記者在長春市和大安市新艾裡鄉走訪了部分學生和家長,對吉林大安學生疑似甲醛中毒事件進行還原。
異常
在距吉林省大安市90公裡的新艾裡鄉,農民夏鳳娟實在想不到,有一天,她家會與甲醛這個專業詞彙扯上關係,作為照片中紅眼睛小女孩的母親,她決定一定要把孩子的病「整明白」。
「大約一個半月前,孩子就一直乾咳,有時孩子憋得滿臉通紅,從屋裡到屋外,一換空氣咳嗽更加厲害了。」夏鳳娟說起女兒朱玲(化名)的病情有些激動。
她說:「我以為就是普通感冒,孩子吃了十來天感冒藥,症狀卻一點都沒有改變。」後來,她就帶著朱玲去鄉上的衛生院打點滴,幾天仍沒有奏效。她有些「急眼」,對醫生說:「別整便宜的糊弄我。」醫生就給朱玲打了4天喜炎平,「這個藥新農合報完之後自費要七八十塊,還是沒什麼用」。
由於是鄉上的學校,學生人數並不多,一個班只有15名學生。
學生王敏(化名)說:「一個多月前,全班同學基本上同時咳嗽,也就差一兩天,上課的時候我們只能憋著點。」她告訴記者:「咳嗽之前的症狀是拉肚子,有的同學還流鼻血,一個男生兩三天就流一回鼻血,老師以為我們感冒了。」
孩子久治不愈讓夏鳳娟有些懷疑:「到了『五一』前後,我用手機上網查了查,發現孩子的症狀與甲醛中毒好像一樣,我當時就亂了陣腳。」
她馬上借了3000元,5月2日帶女兒趕到長春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進行檢查。在她提供的朱玲5月3日的病例,醫生在其現病史中寫有「學校為新樓」等文字。
夏鳳娟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孩子同班的15名同學基本上症狀相似。
恐慌
一名家長告訴記者,得知夏鳳娟的孩子查出來不是因為感冒,所有的家長都著急了,5月5日下午,家長們聚在學校門口準備一起去長春醫院做檢查,要求學校用校車把他們送到幾十裡之外的安廣鎮乘坐火車。當時校長沒讓他們乘坐校車,家長和孩子只好租了幾輛麵包車離開。
而5月9日的官方說明中卻稱:「5月5日,大安市委、市政府接到報告後,立即組織市教育局局長、新艾裡鄉黨委書記、學校校長和班主任老師帶領15名學生到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就診。」
多名家長和學生證實,當時除了家長和學生來到長春之外,並沒有其他人陪同。
「校長是第二天一早(5月6日)才來到長春的。」一名不願具名的學生說。之後,大安當地政府多名工作人員也來了。
與此同時,家長們帶著孩子進行過敏原檢測,有家長提供的「MORA過敏治療綜合分析報告」中,多名孩子對「甲醛」和「甲醛樹脂」產生過敏。
「5月7日,我發現孩子的眼瞼下面都紅了,第二天早上孩子鼻子也出血了。」夏鳳娟說。
學生家長曲洪林說:「5月9日,發現有一名孩子一直嗜睡,當時他們一看著急了,就攙扶孩子去醫院做磁共振。兩個家長扶著孩子的腦袋,最後湊合做完了。」
分化
「5月9日晚上,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給我們做了會診。」王敏說。
夏鳳娟介紹,剛開始有政府的工作人員說當晚就能出結果,當天晚上沒能出來。家長王廣鳳說:「又改了第二天早上出結果。」
後來,又有政府工作人員告訴他們在宿舍聽最後的診療結果,家長們覺得非常奇怪,為什麼結果不能在醫院宣布。最終,在家長的堅持下,在醫院的醫生們給家長通報診療結果。
「診斷是疑似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腸炎。」夏鳳娟說。
大安市政府公布的會診結果是:從目前病人的病史、臨床表現、輔助檢查,結合病人和校方自述的環境信息來看,暫不支持甲醛中毒診斷。考慮可能為感染性疾病,病原體尚不清楚。
「到底孩子病情怎麼樣,我們還沒有得到結果。」一位家長說。
多位家長稱,有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勸說家長們帶著孩子回到大安進行治療。
「結果沒有出來,回去咋整呀?」家長曲洪林說。
就在這個時候,這些孩子的家長內部產生了分化。
5月10日,有6位孩子家長帶著孩子,乘坐當地政府的包車回了大安。
「回來還是錢的事情,在長春就連喝一碗粥都要錢呢,這次花了五六千塊錢,我們都是農村種地的哪有這麼多錢?」一位回到大安市新艾裡鄉的家長說,「回來之後孩子的病也不見好,還是咳嗽。」
她繼續說:「我們以為回大安能繼續治療,結果在醫院給我們抓了兩盒藥就把我們哄回來了,大安的醫生說孩子沒啥事,我現在都『懵圈』了,不知道孩子到底有沒有事。」
5月11日一早,夏鳳娟等家長臨時決定離開長春,帶著孩子前往去哈爾濱做進一步診斷。
疑問
「咳咳咳……」早上7點多,有幾名學生已經來到一戶村民的家中,坐在凳子上看書等待老師補課,他們不時地咳嗽。
記者在新艾裡鄉走訪的過程中得知,學校讓5名回家的孩子在村民家補課,而沒有回到學校繼續上課。
「老師說讓我們先避開原來的環境。」一名學生說。
「我們去年『十一』前後搬到了這個新宿舍,剛開始宿舍沒有什麼味道,供熱之後有一股味道,挺刺鼻的,就像新買的東西的味道。」王敏說,「我們是使用新宿舍的第一批人。」
「學校說如果不住校的話,我們就不能參加早晚自習,為此我們一個月要交50元自習費和300元夥食費。」王敏說,除了宿舍更換了之外,他們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與上一屆學生是一樣的,可是上一屆學生沒有出現類似的症狀。
發生了這一事件之後,學校大門緊閉。
「老師沒有給我們提到過這個事情(病情),同學們相互之間也沒有談論。我現在還是想弄清楚病情,畢竟馬上就要中考了。」在談話的過程中,王敏還不時發出咳嗽聲。
訴求
學生和家長的疑問不僅限於此。
官方在5月9日的聲明中表示,新艾裡鄉學校宿舍於2014年10月竣工;2014年10月12日,委託白城市現代建築室內環境質量檢測有限責任公司對學校宿舍進行了檢測,檢驗結論為符合二類民用建築工程要求,其中甲醛、氨氣、苯、總發揮性有機物、氡等檢測結果均為合格。
該聲明稱,此次事件發生後,2016年5月8日,再次委託白城市現代建築室內環境質量檢測有限責任公司對學校宿舍學生居住的303、304、306房間進行檢測,檢驗結論為符合一類民用建築工程要求,甲醛檢測結果為合格。
「為什麼是同一家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我覺得不太可靠,有異議。」一位家長質疑。
在哈爾濱就診的一名學生說,檢查之後發現有的同學有哮喘病前期的症狀。有家長透露,一同前往的當地政府工作人員欲給家長5000元錢,但被家長拒絕。
「只想把孩子的病治好,我不要錢,多少錢也不能換孩子的健康。」這位家長說。
截至記者發稿時,有家長表示,正打算接受政府提出的治療條件,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對他們稱,可以選擇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或者大安市的醫院進行治療。當地政府在5月10日發布聲明後,還沒有任何信息披露。
「孩子拖不起了,孩子的病不能耽誤。」這位家長說。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章正 王培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