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標題下面的藍色字體「青年中國說」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明心寶鑑》裡有一段話: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世事靜方見,人情淡始長。心若不安,人就永遠不會有「穩」的感覺;而心中的欲望太強,就永遠無法過那種即使咀嚼菜根也能津津有味的生活。只有心安性定的人,才能安心於樸素寧靜的生活,才能充分享受平和簡靜的瀟灑從容。
身要安,性要定,當然首要心安。「天聽寂無音,蒼蒼何處尋?非高亦非遠,都只在人心」。心安定了,個性就安定了,個性安定了,身也就安穩了。一個人身心都在穩定安適得狀態下,就會住茅屋都覺得妥當,粗茶淡飯也甘之如飴。
喧囂的社會裡,人心多處於浮躁之中。碰到芝麻綠豆大的事情就自亂陣腳,慌亂憤怒懷疑等等情緒,就足以讓人茶飯無心,食不知味。即使山珍海味當前,還是食難下咽,哪裡還吃得出飯菜香?只因心不安定,很多人住的是華屋,出入有名車代步,但終日煩躁苦惱,豪華的房子對他來說反而像個牢籠,根本無法享受安穩的生活。
或許,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說法:「住茅屋便身安穩,菜根香讓人性安定。」人類文明進化到如今,許多人已經開始反思並嘗試,如何在過度開發的環境中,再度返璞歸真回歸自然。
古哲賢士在仕途中極度疲憊和厭倦後,往往會選擇清閒的隱居,或登山擇屋,守候一田茶樹,靜送日升日落,讀自己想讀的書,自己自足,作一個充耳不聞山外事,一心只管花樹茶的「小隱」。更有甚者,看破紅塵,身處鬧市而心如止水,縱然不論身處何時何地,都心情歸一,這種可算是「大隱」,卻是我輩極難達到的境界。
身處現代城市喧囂中的我們,其實更嚮往「小隱」的生活,蓋一間茅屋,在清山和秀水的夾角,種一田茶樹,在種茶和品茶中找到生命的坐標。早晨,推開格子窗,有一輪紅日從山的底角升騰。傍晚,又見一輪紅日在彩霞的映照下徐徐回家。何等的逍遙!何等的讓人舒暢!晚風一吹,更吹開思緒,吹滅世俗的燈,吹醒了本真的自我。像餘秋雨說的「在更高的一個層面上把自己找回」。
然而,嚮往終歸是嚮往。人就是這樣,行動永遠也趕不上思維,如果真正給你小隱的生活,我們又有幾人會去選擇那返璞歸真的生活呢?那只是依附在我們心中另一個自我的一種憧憬和遐想吧!
小隱隱於身,大隱隱於心,心若安定,身在哪裡又有何妨?既然小隱難隱,那就讓我們去嘗試身雖居鬧市,以小隱之心成就大隱之心境——心安性定!
一個人穿得樸素整潔,何必豔光照人?吃得三餐飽腹,何須山珍海味?住得防風避雨,天倫得以團圓,何須高樓大廈?行得健步如飛,何須鮮車駑馬?
內心不安寧的人總喜歡向外攀緣,盲目地追求名利財色,而且「這山望過那山高」,比來比去始終沒完沒了。如果能將這攀緣的心收回來,安住在自己的本心本性上,心自然能安能靜。儒家說:「萬物靜觀皆自得。」靜得下來的人,生活一定會過得很充實、很有義意。相反,不能向內觀照、一味地向外追逐名利的人,則永遠活在空虛與煩惱中。
一代偉人毛澤東說過「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物慾橫流的現代,人如果能放棄功名利祿等各種慾念,冷卻人世間的奔競追逐,心安性定,不張揚、不虛浮,默默地堅守自己心靈的菜根香,就能長存其鳶飛魚躍、活活潑潑的天性,淡然從容,以一份精神上的淡然空靈而遺世獨立,笑對人生的風風雨雨。
版權說明: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支付稿酬,謝謝!聯繫郵箱:253788687@qq.com
青年中國說 | 關注微信號:qnzgs56
只要你有故事,只要你有想法,只要你願意分享,就可以說,打破枷鎖、暢所欲言,每天會把大家的想法推送,讓更多的人了解你的想法,更多的中國青年聽你說,在平凡的人中脫穎而出,青年中國說等你來說!關注請點擊本文標題下方藍色「青年中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