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業,這些年已逐漸成了很多年輕人該有的覺悟,尤其疫情之後,副業這個詞在網絡上更加火爆,微信指數一路飆升,一直穩定在千萬級以上,幾乎人人都在聊這個話題……
估計你也心動了吧?想好做什麼了嗎?
當你真要決定做的時候,卻發現選項太多太多了……要麼覺得都是好項目,不會選?要麼覺得都是騙子項目,不敢選?
其實,作為副業本身而言,只要是合法的,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與不適合之分。
那麼,怎樣才能選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副業呢?從我以往做項目的經歷,在這裡總結了三點:
一、定位。
選好副業定位很重要,因為定位與否,直接決定選擇的成敗。
有很多人之所以做副業不成功,很大原因就是沒有定位,只熱衷於追風口、搶首碼,從不考慮是不是適合自己。
做好定位……
首先要反問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能提供什麼價值?
然後從技能和興趣入手,大致確定出若干個領域,再垂直細分,因為越細分就越有競爭力。
比如直播現在很火,但你不一定適合做主播,如果你懂網絡技術,就可以細分這個市場,諸如拍攝、剪輯之類的,然後開工作室接單,還可以錄製課程批量變現。
還可以從自己興趣愛好出發,比如,你有喜歡繪畫的興趣愛好,就可以建一個書畫交流群,平時可以分享一些作品,適當搞些福利活動,先把群活躍起來;
等群員達到足夠數量,有了個人品牌之後,即可通過帶貨、接廣告、開課等方式變現。
所以,一開始的定位,還是得從自己感興趣、有技能優勢的入手,這樣做起來可以事半功倍,少走很多彎路,最後結果一般都不會太差。
因為做有興趣的事才會更主動,做有優勢的事才會跑的更快更久。
二、辨別。
現在網際網路項目多如牛毛,打著各種光鮮旗號,讓人真假難辨,要麼無所適從,要麼參與其中,錢沒賺幾個,還落一身債。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你沒有辨別項目的標準。
我一般選擇項目會有幾個辨別標準,不符合的堅決不做。
1、長久持續。簡單說,就是符合未來趨勢,可以反覆消費的剛需。
2、合法正規。這是前提,比如涉傳、炒幣等,堅決不碰,不然被割韭菜或被政府取締是早晚的事。
3、能夠賺錢。也就是要看能否讓參與的人賺錢,而不是只是塔尖上的幾個人賺錢。
只要對照以上三個標準,你就可以篩選出適合自己的目標項目,然後,就進入第三步的考慮了。
三、分析。
這一步很重要,現在市面的副業有很多,但不一定就適合你去做,如果不合適,就算你再怎麼努力也可能會功虧一簣。
所以,選項時需要進行相關的資料查閱以及可行性分析,然後做出決定。
大家都知道,投資馬雲的孫正義,早年開始創業時,就選出了50個目標,用一年時間逐個進行考察,最後才選擇了做軟體。
具體分析時,可以參考以下三個維度,一是較少投資;二是容易上手;三是團隊賦能。只要滿足這麼幾個維度,就可以考慮。
比如經過第一第二步選擇出的目標項目,到了這一步就可以用以上三個維度進行分析:
首先看需不需要投資,諸如那些需要較高加盟費的,大概率是韭菜盤,不適合小白做,最好選擇零投資或小額的,這樣即便失敗,頂多浪費了時間。
其次看是不是容易上手,也就是說模式簡單,沒有技能要求,只要執行力強即可,反之,那些對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就不適合大多數人。
再就是看有沒有團隊賦能,比如培訓體系,價值觀,行業地位等,藉助這些賦能,對做好項目是有益的,如果沒有這些團隊賦能,個人成長緩慢,這樣是很難做好項目的。
舉個例子……
有的人對產品很有感覺,也很專業,但做微商就是做不起來,為什麼?因為微商核心是招代理,所以儘管對產品很懂,但不會招代理,就做不好微商。
但這些人可以考慮做無貨源閒魚項目,因為閒魚本身自帶流量,只要會利用券商平臺的優惠券,就可以上架賺差價,如果選品得當,一天賺個幾十塊應該不在話下。
總而言之,不論做什麼副業,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期待找到所謂的風口項目,讓你躺賺都是忽悠小白的鬼話,誰信誰掉坑!
不要看到現在直播很火,那些網紅主播,不說帶貨收入,光打賞一場下來就有幾十萬,但真不是人人可為。
作為多數普通人,還是結合現有條件來定位副業方向,清楚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找個適合自己的小項目,試著開始,邊學邊做,熟了就上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