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吸毒式」軍購,溫馨了美國犧牲了國民

2020-12-23 直播港澳臺

直新聞:和被病毒「撞了腰」的日本經濟不協調,日本防衛預算還是呈直線升高,最新消息,菅義偉內閣會議批准2021財年預算,總額連續三年超百萬億日元,而防衛預算也連續六年超五萬億。您如何評價日本「疫情難撼防衛費」的情況?

特約評論員 吳健防衛費不是簡單的財政問題,是「牽一髮動全身」的日本總體安保問題。隨著安倍二次執政期內快速修法,自衛隊從「專守防衛」變成常態化「海外派遣」,介入周邊甚至世界熱點局勢的行動和風險大大增加,特別是川普時代,「美主日僕」關係更加強調日本的「主動性」,美國要求日本分擔印太範圍內更多防務任務,也使得日本防衛費「無法減,不可減」。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防衛預算帶有強烈的「感化美國」色彩,特別是裝備採購部分,諸如新造宙斯盾艦、發展未來戰機、升級戰術飛彈等等,看似生產放在本土,可關鍵設備零件也就是利潤最大的部分,還是要花在對美採購上,特別是空自增購美國F-35已成定局,未來相關作戰、指揮、維修、保養一整套全得仰人鼻息,阮囊羞澀的日子還在後頭。而大筆落入美國軍火商荷包的鈔票,實際上對日本念茲在茲的「防衛自主」卻形成巨大傷害,但在日本高層眼裡,防止美國背離「日美同盟」責任,保持日美同盟牢固性,比這要重要得多。

日本學者井上孝司曾評價,日本防衛產業本來就因外銷不暢、內需不足而存在設計團隊老化、生產批次過少等問題,況且由於日本屢屢提前內定購買美國武器,使得第三國拿不到生意,懶得跟日本軍工交流,導致日本防衛產業「閉門造車」現象比比皆是,即便防衛省還能照顧他們,分一些羹給自己人,可日本軍工很難拿到能夠養隊伍,帶隊伍的大項目,導致在「贏家通吃」的美國軍工複合體面前毫無還手之力。而越來越弱小的日本軍工,連同軟硬體更加依賴美國的自衛隊,將導致日本在安保乃至經濟上更加成為美國的附庸,這種「吸毒式」軍購和「非理性」防衛費上漲,著實對日本十分不利。

直新聞:您提到日本猛漲防衛費有「感化美國」之意,而且日本政府還單獨安排有「溫馨預算」,也就是駐日美軍軍費去侍奉五萬美國大兵。由於今年日美無望談妥數額,所以菅義偉內閣預先劃出明年「溫馨預算」是2017億日元。您對此如何觀察?

特約評論員 吳健:依照美日安保條約,駐日美軍費用是兩國分擔的,大致是「美一日三」,但東京給的錢,長年是美方算好帳,就讓日方埋單,缺乏議價空間。自從美國「壓制」日本,從1978年起分擔的費用,可是一路看漲,讓日本納稅人背上沉重的負擔,可基於「事大主義」的日本政府,卻不敢忤美國「太上皇」的意思,往往以拖延和變通名目,承攬下來,還要防止給國民留下「美國附庸」的印象,居然生造出「溫馨預算」這樣的名詞,以便說起來比什麼「駐日美軍費用分攤」要好聽些。過去十年,日本「溫馨預算」大致維持在每年1900億上下,這次留出2017億,也算是「照常辦理」。

但我注意到,從川普執政以來,日本用來潤滑日美關係的「溫馨預算」,不僅表面上越來越不「溫馨」,內容上也摻雜了直挺挺的「利益要挾」。我記得,過去十來年,每逢日本尋找某種「自主」,比如2009年鳩山遵從民意要求美軍搬遷普天間基地,「重審」美日同盟。還有2015年,安倍企圖削減為美軍服務的六千日籍員工的工資,再到川普上臺後,日本一度耍滑頭,想把分攤的美國駐軍費比例從75%下調兩三個基點,結果遭到錙銖必較的美國的強力回擊。從撤軍到貿易調查,關稅懲罰等等,無不令日本心驚肉跳,照單全收。事實上,正如日本《正論》月刊所言,川普的四年裡,日本基本掏了駐日美軍86%的費用,比近鄰的「苦主」韓國還要高。按理說,也可以不要再逼日本增加防衛預算,把更多的資金投向民生,可結果卻是「溫馨預算」照漲不誤,而防衛預算也居高不下,說到底,有利的只有美國,而埋單的是日本民眾,最典型的證據是日本老年人福利在下降、消費稅在增加是人所共知的情況。

我這裡不妨提到日本知名學者酒井直樹,他曾尖銳地提到,今日之日本政府,是偽裝成民族主義的殖民政府,其政策部分其實都為美國所決定。嚴格來說,日本的軍事職能,更多是美國覺得1949年,所謂「失去中國」的一種代償,從變日本為韓戰兵站,到成立自衛隊,再到支持日本修改和平憲法,海外派兵,莫不如此。酒井深刻地指出,戰後日本的地位完全建立在美國「失去中國」後指派給日本的角色之上,即抵抗「亞洲大陸領袖」的橋頭堡角色,充當美國的亞太範圍內的政策代理人。這種從屬性,也就決定著日本「溫馨預算」也好,離奇的「防衛預算」也好,都是「盡本國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犧牲品。

相關焦點

  • 美國軍火商樂了!蔡英文寧願犧牲臺灣利益也要大肆軍購
    央視網消息:根據臺灣媒體披露,臺軍方計劃向美國購買M1A2坦克108輛,不過,尷尬的是,由於規格不同,美制坦克無法通過島內公路鐵路運輸,臺軍方將不得不額外向美國採購該型坦克的專用運輸工具。島內傳聞已久的一大軍購案終於塵埃落定,3月27日,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證實,已經正式向美方提出購買M1A2主戰坦克的需求。綜合此前媒體披露的消息,臺軍方計劃購買M1A2坦克108輛,耗資200至300億新臺幣。但4月2日,就傳來了讓臺當局尷尬的消息。
  • 媒體:大陸軍力壓倒臺灣 臺凱子軍購於事無補
    原標題:媒體:大陸軍力壓倒臺灣 臺凱子軍購於事無補 原標題:媒體:大陸軍力壓倒臺灣 臺凱子軍購於事無補   觸發反彈 抗議外加制裁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蘇格表示,美國此舉不利於中美關係大局和臺海和平穩定。
  • 美對臺軍售的「軍購結餘款」,就送美國了?
    「天鷹專案」即將結案臺軍原準備花費572億元新臺幣向美國購買30架「阿帕奇」AH-64E攻擊直升機,但在2014年4月25日時,一架編號「808」的直升飛機在龍潭基地附近進行軍事訓練時發生了意外,臺當局與美國協商,希望以20億元新臺幣重新購買一架AH-64E,但美國國務院卻拒絕了他們的提議,致使臺軍AH-64E「阿帕奇」
  • [海峽午報]為巴結美國 蔡英文承諾大幅增加軍購預算 引發島內群情...
    [海峽午報]為巴結美國 蔡英文承諾大幅增加軍購預算 引發島內群情激奮 為巴結美國,蔡英文承諾大幅增加軍購預算,引發島內群情激憤。
  • 臺灣軍購制度是個「花瓶」,為了擺設?
    數額高達6.2億美金的軍購議案,居然沒有經過臺灣軍方高層的審核就通過了,臺灣對美軍購的漏洞到底有多大?「愛三延壽案」將臺灣對美軍購的弊端全部展露出來,臺軍對美軍購申請制度就像是擺設。面對頻發的軍購案,就沒有一個人發現制度的不合理之處嗎?
  • 美國不退軍購餘款,蔡英文只能乖乖接受
    據分析,此次項目結餘款有數十億新臺幣,美方對此通過美國在臺協會要求,在對臺協助等方式將經費消費,建議臺灣不收回結餘款。但是臺灣對此持反對意見,以結餘款規定為由,要求美方退回費用,在此方面與美國鬧出糾紛。美方提出其他項目支用進行取代7月27日,臺灣新聞聯合網報導稱,民進黨當局防務機構曾在26日被下達指示,強調「天膺專案」已經完成核對進行結案,結餘款需要按照規定進行上繳。
  • 爭搶世界最大軍購蛋糕!全球最大凱子又有大動作 美俄互不相讓
    然而,另一方面,透過印-太戰略與新德裡加強關係的美國則力促印度拋棄俄羅斯轉而向美國軍購,一場重量級軍購戰打響。印度採購的多國戰機在編隊飛行印度對於自己的由「萬國武器博覽會」組成的軍隊此前十分自信,有時候不免得意忘形,曾揚言「可同時擊敗東部與北部兩大鄰國」,實在有些讓人看不下去。
  • 蔡英文軍購超歷屆,至臺灣民眾財產安全於不顧
    島內民眾要求蔡英文放棄向美國軍購,停止與大陸的對峙,達成兩岸和解。蔡英文任職4年多,對軍武的財政撥款已達175億美元,也就是說,全島民眾4年多的血汗錢,有175億全裝進了美國人的口袋,這是全島上下都無法忍受的。如果蔡英文任職滿8年,根據預算,將達到千億元的軍購,仍處於疫情蕭條期的臺灣經濟,能否承擔得起如此昂貴的購買?臺灣民眾顯然已經被壓得喘不過氣。
  • 美國獲得臺灣價值80億軍售訂單,臺媒憂戰機軍購衝擊兩岸關係
    美國國防部正式宣布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獲得10年期的軍備生產合約,其中包括臺灣價值80億美元的大訂單。也就是說,臺灣對美66架新型F—16V戰機軍購案確定。有分析直言,近期美國和大陸緊張關係升高,這項軍售恐讓情勢火上澆油。
  • 「軍購」,可能是壓垮臺灣的最後一根稻草
    美國於2008年出售4套愛國者三型系統及330枚愛國者飛彈,2010年又出售3套愛國者三型系統及114枚飛彈給臺灣,這些系統及飛彈在臺服役10多年了,該翻修延壽了。只是這個標籤你不能自己換,要付費給有認證資格的機構來換,收費當然不會低。 川普上臺以來,美國對臺「軍售」呈常態化之勢,這次「軍售」案是川普任上的第7次對臺「軍售」、也是今年的第二次。
  • 靠「軍購」壯膽的蔡英文,如何當「國軍靠山」?
    靠「軍購」壯膽的蔡英文,如何當「國軍靠山」?只是,隔天在接見來訪的「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訪問團」時,蔡英文卻露出馬腳,她請求美國保持對臺軍售,還稱美對臺軍售是「嘉惠」美國的好事。「嘉惠」,說得直白點就是「好處」;說難聽點,就是臺灣向美國交的「保護費」了。
  • 美國投原子彈前,撒下6300萬張傳單警告,日本百姓為何無動於衷?
    眾所周知,二戰後期,日本之所以能快速投降,得益於美國在其領土扔了兩顆原子彈。而在這之前,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給全體國民灌輸的是「一億總玉碎」的思想。即一億國民全部戰死,也決不投降,可見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狗急跳牆的階段。
  • 臺當局為美國軍售掏空臺灣,結果是「窮臺」又「坑臺」
    【兩岸快評第1019期】圖片來源:臺媒據大公網報導,最近民進黨當局在一周內兩度確認向美國軍購,總額近42億美元。臺灣輿論批評這已大大超過出臺灣的財政能力。這幾年美國川普政府實施「全面圍堵」中國大陸的策略,在臺灣問題上大做文章,天天給臺灣挖坑,忽悠臺灣高價買美國武器,想讓臺灣做犧牲的棋子,而「臺獨」政客也積極配合,整天叫嚷著「軍購保臺」,生怕臺灣在毀滅路上走得不夠快。越來越多的軍售,帶給臺灣的是安全還是還是禍事呢?
  • 連續軍購、試射挑釁:臺當局各種炒作給自己壯膽
    所以,這可能只是美國陸軍想搞出一個新的項目,在美國軍費裡多分點「蛋糕」,距離實際部署還早著呢。甚至,也有可能跟美軍諸多項目一樣中途流產。    結果,卻讓臺灣一些網上嘴炮們的撿到了寶,辜負了他們的興奮。軍購的是「安全」還是「風險」?
  • 重塑國民:佔領期美國對琉球的教育改革和文化構建
    在當時琉球的知識精英層面,更是發出了「打噴嚏模仿日本人論」這樣的呼籲,該事件被日本學界稱為「噴嚏發言」(くしゃみ発言),1900年7月1日,衝繩高等女子學校開學式 ,《琉球新報》主編太田朝敷發言中提到:「衝繩今天的緊急任務是從一到十都要和日本的其他府縣保持一致,如果極端一點講的話,連打噴嚏的樣子都要模仿其他府縣。」
  • 同樣是一笑毀形象,美國比利王,日本花澤香菜,中國的他堪稱國民老公
    同樣是一笑毀形象,美國比利王,日本花澤香菜,中國的他堪稱國民老公 美國:比利王 比利.海靈頓是美國比較有名的演員和模特,因為他拍過的影片中經常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摔跤戲,並且還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所以成為了網友們搞笑的好素材
  • 蔡英文稱重大軍購動用特別預算 藍營諷:要向後邊第幾代子孫借錢?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0月31日報導,臺當局「國安會副秘書長」蔡明彥昨(30日)透露,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向美方表示,未來臺灣的防務預算每年至少成長2%,必要時將動用特別預算進行「重大軍購」。
  • 美臺就軍購餘款處置僵持不下 美方欲留下當「零用錢」
    據指出,有新臺幣數十億元結餘款項,美軍透過美國在臺協會(AIT),要求以延長在臺技術協助、技術代表留臺等方式,把經費支用完,建議臺當局軍方不須繳回。但臺軍以結餘款依規定必須「繳庫」為由,與美方相持不下。據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27日報導,臺當局防務機構26日下達指示,強調臺軍「天鷹專案」目前已經核定結案,未來完成結算後的餘款,均會依照規定報繳。
  • 娛樂圈吸毒警示錄,吸毒-絕望與死亡的代名詞
    藝人吸毒的新聞屢屢爆出,2014年張默吸食大麻被抓;2014年8月14日,柯震東與房祖名等人吸毒被抓捕,其中柯震東曾參演禁毒公益廣告,而房祖名亦是禁毒大使的兒子;2014年6月26日,創作才子寧財神因吸毒被警方控制;2015年3月10日,王學兵因涉毒被北京警方抓獲,王學兵在2005年時曾擔任過禁毒教育義務宣傳員。
  • 陳羽凡吸毒,作家鼓吹毒品合法化:你們自己作死,請不要玷汙他們
    明星吸毒,更重要的,還有某些作家鼓吹毒品合法化,真的該死了。你們對得起那些緝毒英雄嗎?那些因保護我們不受毒品危害而犧牲的警察。美國著名反吸毒網站Rehabs,曾經發起一項吸毒者面容的活動,刊登了一系列吸毒者面容的對比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