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許嵐)「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飄零細雨中,雲幕黯淡煙水愁,我們迎來了秋天的第四個節氣——「秋分」。秋分時節,暑去涼來。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降水次數增多,氣溫逐漸下降。正如俗語所說的:一場秋雨一場寒。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不再打雷;二候蟄蟲坯戶,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三候水始涸,由於天氣乾燥,水汽蒸發快,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於乾涸之中。 縣中醫院名醫堂主任醫師董明興溫馨提醒:秋分時節,起居作息也應順應日照規律,恢復早睡早起的平行節律,避免貪睡多睡損害正氣,也避免熬夜透支身體。隨著氣候漸冷,大自然呈現出一派蕭瑟之景,草木枯萎,花葉凋落,人也與自然相應,容易情緒低落,悲憂傷感。此時應調整精神狀態,保持樂觀的情緒,可約上三五好友,外出遊玩,登高遠眺,飽覽風景,必能心曠神怡,愁悶全消。 過去人們喜歡趁著秋季大肆進補,但在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平時飲食不缺營養的今天,盲目「貼秋膘」反倒影響腸胃消化、幹擾代謝功能。因此,對於平素體質較好的朋友來說,不妨吃一些性質平和,不寒不熱,滋潤養陰又不膩的食物,如藕、蓮子、紅棗、山藥、銀耳、枸杞、黑芝麻、核桃等。對於那些形體瘦弱、神疲乏力、畏寒肢冷,乃至貧血、低血壓的人,可趁此秋涼來臨適當多吃點動物肉類,配以足夠的主食和適量蔬菜、水果,對於改善健康、提高抗寒能力有一定的好處。 「秋風起、螃蟹肥」,秋分正是品嘗肥美螃蟹的最佳時節,但螃蟹是大寒之物,不宜多食。
【來源:今日陽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