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年高考志願填報的方法,之前已經總結在了《》。當年高考成績出來,大概只能報南京大學一般專業的水平,南京大學基本上是我當年那個分數可以報考的最好學校,那我是如何一步步最終確定自己的志願的呢?
黑名單
因為我不想去北京,於是排除了在北京的學校;同時不想讀醫,所以排除了醫學這個選項。
南京大學 與 中山大學
當時一開始挑出來的有南京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我是廣東省的,當時想著要麼就在廣州,於是保留了中山大學;要麼出省,於是對比了南京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遵循不浪費分數的原則,最後還是只留下了南京大學,要出省還是要去可以去的最好的學校。
廣州 圖源:攝圖網
個人在數學、物理方面比較有優勢,因此當時挑專業的時候,想著要麼是理工科,特別是計算機或物理,要麼是經濟學類的。對照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的招生專業,因為達不到南京大學的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最後挑出南京大學的工科試驗班、理科試驗班、經濟管理試驗班(試驗班都是大類招生,大二專業分流);中山大學基本專業任選,為了不浪費分數,還是按照往年的專業投檔線,把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排了序,挑出中山大學的經濟學類(嶺南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物理。
如果報南京大學,只能選一般專業;如果報中山大學,可以選王牌專業。當時考慮的主要方面是城市和後路。
南京 圖源:攝圖網
在城市方面,南京在資源、機會等方面肯定是比不上廣州的,因為在廣州生活過幾年,高考後也去了南京旅遊,很明顯可以看到城市的差距,不過南京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這一點我還是很喜歡的。
在後路方面,因為以後還是打算在廣東就業,如果選擇了中山大學,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畢竟中山大學的招牌在廣東省內還是挺管用的;如果選擇南京大學,因為南京大學有寬鬆的轉專業政策,而且在學校排名也更高,也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最終還是想著出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就選擇了南京大學。
後來上了大學之後,有幾點感悟。
城市資源、機會在低年級其實沒有差別,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學校學習,但到了高年級實習時就很明顯地體現出來了,如果城市中專業相關的產業發達,那麼實習是很方便的,如果本科畢業後就要在廣州就業,可能選擇中山大學會更好。
不過南京大學排名更高,在廣東省外名氣也比中山大學大;而且南京大學學術氛圍濃厚,大部分專業的保研率高於中山大學,如果潛心學術還是選擇南京大學更好。南京大學是一個更大的平臺,身邊的同學都挺優秀的,而且校友資源很強大。南京作為六朝古都,也以它的深厚底蘊對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其實選擇常常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區別。我不知道當年自己的選擇對不對,但至少我能說,當年的選擇是適合自己的。
不知道讀者們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談談你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