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問馭答。一個好問題引發的問答。
如題,偶爾在微信群裡會看到有朋友在打聽國內哪些臨床試驗機構做過中美雙報。通常這個話題應者廖廖,無法引起熱議。馭時統計,全國目前認定加備案的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總數已近千家,按照微信群的反應來看,絕大多數都還沒有做過中美雙報項目。中美雙報在臨床試驗生態圈還披著神秘的面紗,為了深入打探,馭時曉築守請教到江蘇鈦翔新藥開發有限公司的林愷薇總經理。
林愷薇 總經理
藥學博士、法學碩士、臺灣執業藥師
15年以上的產品開發策略與研發相關經驗
完成臺灣第一個本地藥企,執行符合GCP的三期臨床試驗,並通過TFDA (臺灣食藥署)的核查。完成臺灣第一個本地藥企,執行腫瘤藥物於腫瘤病人的BE試驗,並通過TFDA的查核及取得藥品許可證。在臺灣、印度、美國等地區,執行符合歐美規範的健康志願者及腫瘤病人的BE試驗,以及藥效相等性試驗。所在團隊完成的臨床試驗,100%通過TFDA的GCP核查。領導臺灣第一個選擇腫瘤病人執行BE試驗的團隊,唯一完成並通過至少五個以上腫瘤藥物的BE試驗,取得藥品許可證。協助通過數個符合歐洲與美國藥物法規的藥代/藥效的BE試驗。臺灣第一個與全球大藥廠合作並完成全球新複方新藥之臨床試驗並取得臺灣新複方新藥許可證。近幾年業內老是看到中美雙報這四個字眼,什麼叫中美雙報?為什麼現在大家這麼重視呢?
目前大陸市場因為4+7等因素導致各類仿製藥價格調低,新藥的每次註冊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經濟成本,兩方面都驅使企業不斷提高競爭力以開拓新的市場。中美雙報的實質意義便在於採用同一套項目研究和申報資料,同時在中美兩國進行申報,節約時間與經濟成本的同時,可達到開拓國際市場、增加收益的目的。
整體上需要十分熟悉兩國註冊申報法規,從而把控細節,例如對兩國註冊申報所需費用的評估、決定如何準備雙邊的CMC資料、選擇何種參比製劑、制定能被兩國專家認可的科學性的試驗方案、選擇符合國際標準的臨床試驗基地及CRO、試驗結束後的申辦文件的撰寫等等,進而制定合適的策略。
首先需要選擇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種,也就是考察產品在未來10年內的中國和美國是否具有市場性,這就要求找到自己的優勢,比如其他廠家在製劑上有困難度而自己能突破,又或者大家在臨床執行上有困難度而自己可以解決。確定好品種以後,選擇合作CRO協助執行、準備文件。在整個過程中,速度很重要,時時跟緊進度,每一步都不能馬虎,要儘快拿到臨床報告與CMC無縫接軌,有機會的話可以挑戰PIV。此外,註冊之前需要在USFDA填寫好公司資料,申報資料前的撰寫也需要有經驗的人上傳到ECTD系統,因為若是有一小部分不合規定就會馬上被退件,延遲申報時間。除了語言文字的差異外,中美雙方的申報材料差異大不大?
差異存在於全過程的方方面面,比如中美雙方方案模板不同、法規要求不同導致過程文件的側重點不同、後期數據及分析呈現的重點不一樣,報告撰寫內容與模板也不一樣。有人認為做中美雙報只要與擁有中美雙報成功案例的臨床試驗機構進行合作就萬事大吉。你的看法是怎樣的?什麼樣的臨床試驗機構,或者說機構怎樣準備,才可以承接中美雙報的試驗?
機構很重要,但不是整個中美雙報成功的唯一環節。中美雙報是一整個鏈條,不止是機構或申辦方單方的事情,像數據公司、分析單位等有可能被核查的單位也需符合兩國規定。所以需要CRO、數據管理公司、分析實驗室等各方進行配合作戰,以確保整個流程符合美國法規規定。想要承接中美雙報試驗的臨床試驗機構運營的全過程均需符合風險可控及GCP理念,要通過一套完整、科學的SOP來體現,比如國際上GCP法規規定PI往往都是由醫生擔任,但是中國的PI可能不全有醫生的背景,該怎麼規範PI和研究醫生的職責,就需要更加明確。同時,試驗機構所在IRB需要依照國際AAHRPP認證規範實施,檢驗單位也需要符合CAP認證。此外,全體研究人員的完整培訓也必不可少,因為不僅PI被要求在面對核查時應答如流,所有執行人員也都有可能被核查委員詢問。從成功率上來講,專業的申報團隊十分熟悉中美雙報法規要點與流程,可以協助企業在兩國法規的磨合中達到平衡,以確保順利通過申報。從資源節約上來說,只投入一次便可符合兩國法規,不用再走一次冤枉路。既可提早進入市場又可以少花錢省時,可謂一箭雙鵰。而非專業團隊因經驗不足往往會導致執行流程不合理、文件缺乏等不契合法規的問題,試驗結束後想再後補就很困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目前以健康志願者為受試者的臨床試驗項目在很多臨床試驗機構都處於停滯狀態,中美雙報臨床試驗項目尤其是仿製藥在臺灣開展有什麼優勢?除了臺灣,你還推薦在哪裡開展?
臺灣具有已被大陸認可、通過美國核查的臨床機構,再做BE時可以免去FDA的核查。目前臺灣機構並未因為疫情停擺,臨床試驗仍在有序進行。所以如果企業有需要快速拿到PIV(挑戰專利)的項目,可以選擇到臺灣執行,在搶時間的同時可以確保品質,並且達成中美雙報的目的。對於在大陸生產的產品,如果想要到國際上印度等地臨床試驗機構執行試驗,做中美雙報之用,建議最好先在USFDA申報拿到藥證批文後,再將美國審查的這一套資料送至NMPA申報,並有前例可循,較容易獲得認可。做為源於臺灣的專業申報團隊,江蘇鈦翔可以為中美雙報做什麼?
作為具有豐富申報經驗的團隊,我們可以協助串起整個中美雙報過程。從藥品開發時需準備的文件,到臨床試驗文件的準備與監查,到最後ECTD送審的準備工作,臨床試驗全過程中面對的所有問題我們的專業成員都會進行解答及協助。當試驗執行完畢,整套藥品註冊文件被遞交到FDA後,FDA再安排核查。沒被查過的試驗機構一定會被核查。大陸的臨床試驗機構沒有中美雙報臨床試驗項目經驗,該如何起步?
需優先認識不同地區的法規政策,與國外臨床試驗機構作交流,調整臨床試驗機構的試驗流程、表格及SOP等等文件,並且依照新的規範進行模擬演練後,可邀請有接受過美國FDA核查經驗的團隊協助執行第三方稽查,累積經驗。鈦翔作為一家整合藥品開發流程的生物科技顧問公司,長期致力於藥品研發、銷售、國內國際藥品註冊法規及臨床試驗。其核心團隊由各製劑專家、大學教授、專科醫師、研發、法規及臨床試驗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組成。團隊先後多次榮獲臺灣「衛生福利部經濟部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藥品類之銀質獎」、「臺北生技獎:技術商品化之銀質獎」等榮譽。
鈦翔構建製藥產業的垂直與水平的整合平臺,並專精於完成Ⅰ-Ⅳ期臨床試驗、高難度仿製藥的藥代動力學及藥效動力學試驗,腫瘤仿製藥的腫瘤患者生物等效性試驗;協助從事國際藥品註冊策略性規劃以及美國和歐盟Ⅰ期臨床試驗及ANDA生物等效性試驗。目前核心團隊已經完成了近200餘項生物等效性試驗、成功申報歐洲或美國ANDA的生物等效性試驗近10餘項及6項腫瘤仿製藥的腫瘤患者生物等效性試驗。
相關連結:中美雙報一站化服務平臺
試驗機構所在IRB需要依照國際AAHRPP認證規範實施?目前曉築守收集了解到通過AAHRPP認證的單位現有:
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
江蘇省中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京醫院)
北京大學受試者保護體系(非臨床機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 ...(歡迎補充)
如AAHRPP認證是硬性條件,那還真是沒得多選。不過應該是依照實施即可。
曉築守看到,比較多項目在考慮的是,如何在國內臨床機構開展走出國門的雙報。而眼下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我國臨床試驗逐步恢復正常開展,但歐美疫情驟然嚴峻,有沒反過來的需求,global手頭的項目想搶時間,投放到我國臨床機構開展I期臨床,轉而迂迴申報FDA,又可也順手「注了NMPA的冊」(相關連結:正式允許同步開展I期臨床試驗,進口藥品註冊管理調整了!)新藥研發寸時寸金,有沒global項目考慮?可能更重要的是有沒國內I期病房有這樣推介,展示能力,迎接global項目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