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01 行政管理 是行政管理專業的學術碩士,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專業,目前四川有招該專業的學校有
(其中中醫藥大學是沒有行政管理專業的哈)
今天祥哥選擇了西南財大來給同學們做一個報考分析。西南財大的公共管理學院在招收行政管理學的學碩,我們來看一下:
一、初試情況
研究方向:
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對研究方向有疑問的同學可以私信我進行解答)。
招生人數:
2020計劃統招29個,2019實際招生32個,人數還是非常可觀的
公共課:
公共課要注意201英一要稍微難一點、101政治正常學習就行。
專業課:
620政治學與公共行政學;教材有乾威公共行政學。是的,參考書只有一本。但僅僅看這一本夠不夠呢,很明顯是不夠的。這本教材只能去應付前面五十分的簡答題(當然也有的年份可以用來回答後面的論述題和案例分析題目的)。這兩年公共行政學明顯看得出出題越來越活,17年的題目甚至有點偏。後面的論述題和案例分析,要麼和重要的時政有關,或者和重要的行政管理原理有關。比如,16年考了漸進式延遲退休和養老金並軌,以及西方公共行政學的發展歷程。16年複試筆試考了養老金危機問題。17年考了公共行政學研究之管理途徑,三公經費,複試筆試考了精準扶貧,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我個人覺得18年乃至後面幾年都會延續這樣的考題風格。所以,對於公共行政學的學習,我覺得應該從三部分著手:教材,近兩年時政,著名的行政管理理論及原理。
803管理學:書籍和資料主要有:羅珉老師的管理學(機械工業出版社)、羅珉老師的管理學原理(科學出版社第二版)、管理學803紅寶書。(關於管理學的參考教材網上有好幾種說法,不過輔導我的學長建議我就買這兩本,我也比較信任他,也沒有多想。據說之前有王德中老師的管理學,不過這個老師已經退休了就沒有再考察他的,以及羅珉老師的現代管理學和他的管理學是差不多的,而管理學還要全面一點。而2018年管理學新換教材就是管理學原理。所以教材就用管理學和管理學原理這兩本就夠了。)
專業課的複習時同時進行的,大概是在五月份開始,最開始看管理學的內容時,羅珉老師的管理學真的比較晦澀難懂,我看過兩遍教材都還是比較迷茫。而且教材內容比較多,毫無方向性。幸好新祥旭給我提供了複習資料,拿到資料後我先是用資料和教材結合起來看,做對比,這樣做可以檢測資料的完整性,我大概花了一周時間,將教材和背誦金版上面的內容進行了比對,並且補充了一些知識點在資料中,以便後期理解。這個工作做完過後,我就對知識點進行逐個理解和記憶,資料基本上是把知識點整理成了一個個題目的形式,方便記憶。我大概是在六月份就逐漸開始記憶的,資料上還對一些超綱知識進行了歸納,比如後英雄主義、開放式創新、工業4.0、創新型組織、還有王德中老師教材的高頻考點等等,這裡的超綱知識點2018年考到了一些。管理學這門專業課真的必須熟記,我是從六月份開始記憶的,一直到考前都沒有間歇過(除了中途有些時間確實學不進去,哈哈哈)。到了十二月份,我管理學我都不知道背過多少遍,反正我是一看到題目基本上就能回憶出90%的內容。另外,學長還告訴了我各個題型該怎麼答題,比如名詞辨析題不要開門見山,要懂得先歸類引入,再闡釋,最後如果有相同或者不同之處,或者有對應的特點之類的也要儘量闡釋一下。以及簡答題和論述題,還有案例分析題怎麼答題也給我說了。2018年的考試我是把這些技巧都用上了,管理學能夠考130多,真心感謝新祥旭安排了這麼棒的學長和這些資料了,哈哈大讚!管理學我真的覺得要懂得堅持,多背誦,多理解,而且還要懂得各個章節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因為有些題目,尤其案例分析可能會跨越幾個章節來考。管理學個人覺得還是比較容易拿分的,我們這一屆的同學中管理學普遍都在120+以上,還有兩位大神同學140+的,哈哈哈(也怪我自己最後一個案例分析時間沒有把握好,既沒有寫完也沒有寫好,不然衝擊140估計還是可以的,哈哈)。對於管理學,我就表達這麼多吧。
參考書:
羅珉老師的管理學(機械工業出版社)
羅珉老師的管理學原理(科學出版社第二版)
管理學803紅寶書
乾威公共行政學
(註:僅做參考,也可用其他輔導書籍)
二、複試情況
初複試權重比:初試70%+複試30%=總成績(複試成績總分為100分,複試成績應不低於60分,否則視為複試不合格,不予錄取。)
複試考試內容:複試成績=專業綜合測試×80%+外國語測試×20%
複試差額比:1:1.2
報考人數:512人
複試人數:39人
複試分數線:365
錄取人數:32人
複試最高分:414
複試最低分:369
複試平均分:380
複習目標分數:政治 70 外國語 60 業務課一 125 業務課二 125
西南財大的120401行政管理專業招生人數雖然一般,但是平均分數很高,若跨校甚至跨專業報考,穩妥點一定要考到380—390分(私信獲取個人的分數目標及規劃)
錄取名單
三、報考建議
學校始於1925年在上海創建的光華大學。1938年光華大學在抗戰烽火中內遷成都辦學,成立光華大學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為私立成華大學。1952年私立成華大學改為公立,調入部分院校及系科組成四川財經學院;至1953年先後匯聚了西南地區17所院校的財經系科。1960年分設四川財經學院和四川科學技術學院,1961年合併更名為成都大學。1978年恢復為四川財經學院。1979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劃歸中國人民銀行主管。1985年更名為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劃轉教育部管理。
截至2019年10月,學校轄光華、柳林兩校區,佔地2300餘畝;下設27個學院(中心)等教學單位,35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21000餘人,專任教師1300餘人;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有5個博士後流動站,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9個專業學位碩士點。
西財的行政管理學是非常不錯的專業,在西南地區也是比較強勢的,競爭不會太小,所以一定要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方式,尤其是二戰的同學,心理壓力一定很大;學習的方式有很多,學長我的話比較推薦去找一個考研的寄宿營,我有好幾個朋友都是一戰在學校或者家複習,沒考上;二戰的時候就去報了一個寄宿營,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互相鼓勵,最後基本上都考上了,所以比較推薦大家也也像他們一樣能夠有人監督學習,並且找到研友一起上岸。最後祝你考研成功,加油。
四、考研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