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危險會在什麼時候降臨在我們的身上。我們也常常會想,新聞上所呈現出來的的危險情況,離我們的生活有很遠的距離。於是乎我們就習慣了這樣的一種健康安穩的狀態。然而值得注意的事。
作為家長,我們並不能時刻陪伴在孩子的身邊,更不能護孩子周全。因此當孩子面臨危險的時候,後果將不堪設想。為了孩子的健康安全著想,我們應該教導孩子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並且學會一些防身自救的技能,從而更好地進行自我保護。
就在不久之前,有一位大爺在公園中散步,令她感到震驚和恐懼的是,他竟然在公園蓮花池的水面上發現了一具漂浮著的"屍體"。夜間的光線較弱,在大爺穩定下心態之後,立即反應過來的大爺直奔管理人員那邊求救。
隨後,管理人員利用鉤子把水面上的"屍體"往岸邊勾。最後讓兩人都感到震驚的是,這並不是一具屍體,而是一個大活人。至於這個小女孩為什麼會平躺在水面上,管理人員和大爺也是聽了孩子的解釋才幡然領悟,並且對小女孩的這一個做法稱讚不已。
原來,女孩也是到公園遛彎的,在這一個過程中,女孩的手機不慎掉落水裡,焦急的女女孩當即就想要下水捕撈,結果並不如願,甚至還搭上了自己。失足落水的女孩並不會遊泳,在緊急關頭,她想起來水中自救的辦法。於是她儘量冷靜下來,並且在全身放鬆的狀態以"大字型"的姿勢平躺在了水面上等待救援,在這一個過程之中,小女孩全然淡定,不敢應聲的她堅持維持著身體平衡的狀態。
是的,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是經常提醒孩子不要玩水、玩火,因為孩子並沒有與生俱來的能力來抵抗這些危險。但是,我們作為家長不僅僅要提高孩子的防範意識,更要提高孩子的應對能力,就著上述案例所出現的落水問題。
1.仰漂自救
仰漂的方式具體分為大字漂、水平漂和垂直漂這三種。首先大字漂,顧名思義就是如上述案例所闡述那般,人體以大字的形式漂浮於水面。這一種是最為輕鬆,且保持時間最久的自救方式。其次是一字漂,這時的姿勢是人的雙手放置於頭部的兩側,並且讓身體保持一條直線,從而達成平衡狀態。
此原理其實是基於人體軀幹最重的體徵,利用手部的力量來讓雙腿自然浮起,達到前後維持平衡的效果。最後是垂直漂,垂直漂的時候,人的雙手會放在身體的旁邊,除卻頭部暴露於水面,身體則成半垂直狀態浮於水面上。但是相對於前兩種方式,這種方式則比較難以掌握。
2.水母漂自救
同樣地,水母漂也可以細分為抱膝式水母漂和垂直式水母漂兩種方式。正確的抱膝式水母漂應當是人將頭部縮起來,雙手抱住膝蓋,並且使膝蓋貼住胸部。當然,需要換氣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雙腳慢踢的同時讓雙手向前,在順利換氣之後,人就可以繼續縮回去保持平衡漂浮的狀態。
正確的垂直式水母漂則是我們可以把雙腿和雙手垂直且自然地放於水中,如若要換氣,我們可以把雙手向下壓,雙腿前後夾水,然後利用反作用力來抬頭換氣;同樣,順利換氣之後我們仍然要保持原來的姿勢等待救援。
最後,為了孩子的安全,筆者還想要叮囑家長落實好對孩子的教育。
1.教導孩子把生命放在第一位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想要繼續在世界上生存,孩子決不能把自己放在危險的境地上去。舉個例子,當孩子的金錢或者手機落水,我們需要教育孩子不要把身外之物過度重視,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保障。
2.訓練孩子淡定處事的心理和態度
我們常說,心態決定一切。面對危險和問題的時候,假若我們不能處之泰然,事情必然會是朝著更壞的方向發展。因此,幫助孩子在問題面前保持冷靜,能有利於控制住事態發展。
3.做好安全演練工作
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感到不知所措。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為人家長的可以試著安排一些安全演練,提前讓孩子明白出問題時的解決措施。
今天的話題就到這裡,大家又是怎麼教育孩子進行科學的自我保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