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焦守廣 通訊員 魏峰
全力推進「四個全科化」、「三大中心」建設;全國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位列全省首位;持續推進智慧醫院建設,提升群眾就醫體驗……近年來,在中醫藥戰略地位顯著提升的大背景下,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省中醫院)的發展也在堅實而有力地向前邁進著。
先鋒模範引領,推動醫院發展
「我是黨員,我報名!」「我參加過抗擊非典,我有經驗!」「我參加過汶川地震救援,請優先考慮我!」1月24日,除夕,萬家燈火時,下午醫院4點發出緊急動員令,在全院範圍內選拔抽調醫護人員赴武漢支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動員令發出不久,醫護人員紛紛請戰,要求參加抗擊疫情的戰鬥。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醫院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全院領導帶頭示範,各黨總支積極響應,共有586名醫務人員報名請戰,馳援湖北的醫療隊員共計5批25人,此外還有3人參加了山東省集中救治定點醫院省派專家組,1人隨山東省赴英國聯合工作組到英國開展疫情防控支援工作。
把模範引領作為重要手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不僅疫情,在日常工作中醫院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的示範和引領作用,為推進醫院發展提供有力保證。醫院通過評優選先、表彰先進等活動和方式,挖掘塑造身邊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醫風嚴謹的優秀典型,推進醫德醫風建設,讓「尊醫術、重醫德」成為全員職工的共識。
醫院黨建工作得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立中醫醫院黨建工作」調研組的高度評價。全國三甲醫院黨務幹部培訓班學員到醫院現場觀摩黨建工作。醫院還進一步完善了黨委成員聯繫臨床科室、掛職臨床科主任助理等工作制度,設立了領導班子基層黨組織聯繫點,實現了黨建與業務工作「兩結合」「雙促進」。2019年,醫院黨委被中共山東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山東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20年,醫院「黨建引領三級公立中醫院1+5+7發展戰略」榮獲中國現代醫院管理(戰略管理)十大典型案例,位列第2名。
全國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中,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在全國533家中醫類醫院中位列第8,獲得最高等級A+,位列山東省首位。在2019年山東省屬事業單位績效考核中,醫院獲優秀等次,位列醫療系統第二名。
「兩院三中心」科研格局形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年」。作為齊魯大地上的中醫藥醫療高地,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在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堅持中西醫結合發展中不斷摸索。
「四個全科化」為醫院黨委明確的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之一,為保障「四個全科化」工作落地見效,醫院成立了「四個全科化」管理委員會,制定了《「四個全科化」實施方案》,多次召開院級專題研討會,各臨床科室圍繞中醫經典學習、外治技術推廣、康複方案制定、治未病慢病隨訪等方面開展形式多樣、主題新穎、內容豐富的培訓及學習活動。按照「一年建機制、二年成規模、三年出成效」要求,採取項目管理方式,明確項目負責人,匹配項目建設資金,制定考核標準,定期組織評估和檢查,確保質量持續改進。
通過整合資源,醫院形成了「兩院三中心」的科研格局,成立了山東省中醫藥臨床研究院、山東省中醫治未病研究院、山東省中醫藥轉化醫學中心、山東省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中心、山東省中醫經典傳承研究中心。這些科研平臺的成立和建設,有效整合了醫院科技資源,提高了研究效率,醫院學術特色和優勢進一步增強。
推進醫聯體建設,助力分級診療
醫院完成山東省醫保局、濟南市醫保局、濟南市公安局等多部門安排的任務6項,涉及生育保險聯網結算、工傷保險聯網結算、DRGs聯網結算前期準備、門慢病醫保線上處方流轉、治安保衛重點單位信息管理系統接口、醫保基金撥付及使用專項調度檢查等工作,切實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醫院將原來孤立的功能進行串聯,建設了檢驗閉環、輸血閉環、手術閉環三大閉環,為醫療質量管理提供了紮實有效的工具,榮獲山東省衛生健康委2019年度智慧門診服務品牌。
開展人文門診服務,藥學部開通藥師諮詢門診。積極營造門診良好人文環境,規範窗口人員服務用語和行為規範。在婦科、產科、生殖中心、乳腺外科、針灸科、推拿科、特檢科等科室安裝圍幔等私密性保護設施,加強患者的隱私保護在樓梯、電梯、衛生間等必要位置設置醒目、明確、完備的標識。積極推進一站式服務中心建設。試點一站式退費服務崗。
為紮實推進中醫醫聯體建設,服務基層中醫藥發展,醫院與槐蔭區衛健局籤署戰略合作,雙方將在建立中醫藥特色診療示範基地、社區慢病管理、中醫藥人才培訓、中醫適宜技術推廣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6月3日,醫院與東阿縣中醫院舉行醫聯體共建籤約揭牌儀式,力爭通過醫聯體建設、專科聯盟建設、網際網路醫療等手段,實現優勢資源下沉,全面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目前,醫院共有44個院內製劑品種獲準在山東省內醫聯體單位間調劑使用,且都納入了省基本醫療保險管理支付範圍。
未來五年籌建院內8大中心
開放床位達到2600張,門急診量達到350萬人次,突出中醫藥特色、現代醫療技術超強的全國一流綜合性中醫院……這是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全體職工腦海中下一個五年後醫院的模樣。根據醫院規劃,到2025年,建成一所「中醫特色突出,西醫技術卓越,綜合實力雄厚,服務品質優良」的全國一流綜合性中醫院,在全國中醫院(含中西醫結合)績效考核中維持在A+行列。
籌備建設院內8大中心:心血管中心(胸痛中心、房顫中心、心衰中心、心臟康復中心)、婦兒中心(婦兒急救中心)、腦病中心(卒中中心)、傳統療法治療中心(針灸、推拿、康復、外治中心)、乳腺外科中心、消化內鏡中心、腫瘤治療中心(含放療)、老年病醫療中心。
依託千佛山院區手術中心、骨傷外科大樓建設,繼續強化骨傷醫院(創傷中心)建設內涵建設,擴大骨傷學科的臨床和學術影響力。
圍繞重大疑難疾病,以提高臨床療效為目標,開展中西醫臨床協作,引進和應用現代醫療技術,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目標同向、協作攻關,形成獨具特色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促進中西醫臨床協作機制建設和服務模式創新,建立長效可持續中西醫協同發展機制。
依託山東省中醫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技術創新中心和仲景樓相關學科,加大中醫傳染病防控硬體投入,建立平戰結合的示範性中醫疫病中心、中西醫結合傳染病研究基地,形成示範性中醫疫病中心,培養一支熟練掌握現代醫學技術和中醫疫病診療能力的複合型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