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路東起中山東一路外灘這裡,20世紀初的時候,廣東路兩側開設了一系列洋行、保險公司等。每次從外灘這裡走進廣東路,都能感受到十足的海派韻味。
『外灘3號(原有利銀行)』
始建於1916 年
現在我們都叫它外灘三號
其實前身為英國有利銀行
是上海第一座全鋼結構大廈
現在依舊煥發著20世紀30年代
上海的華麗風韻
而現在的它則凝聚了
藝術、文化、美食、時尚和音樂
為魔都點亮更豐富的生活
『大來大樓』
隱藏在外灘3號背後的是
由美商大來輪船公司投資
建造的大來洋行大樓
外牆是由花崗巖塊壘砌而成
中間月洞門為正門
月洞門內配有黑色大鐵門
每次路過都忍不住看上幾眼
『美孚大樓』
建於1920年
是美商在華三大石油公司上海分公司
專營石油進出口業務
建築風格屬於新古典主義風格
雖然說現在已經被封
但醒目的橙色外觀和精美的雕花
依舊令人讚嘆不已
『永年大樓』
原來是英商永年人壽保險公司
屬於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
局部還有巴洛克裝飾
據說裡面更為富麗堂皇
更引人矚目的是
它擁有的彩色鑲嵌玻璃窗
雖然現在看上去有點老舊
但在陽光下還是那麼色彩斑斕
五光十色、十分絢麗
『三菱洋行大樓』
建於1914年
極具歐洲古典主義風格
當時主營煤炭砂糖
紙張木材等進出口業務
現在也是大門緊鎖
不過據說在頂層
可以眺望浦江美景
『上海市工人文化宮』
始建於1929年
地處西藏中路和廣東路的交叉口
建築屬於古典歐羅巴建築風格
在這裡記載著上海工業發展的歷程
『中央大旅社』
建立於1929年的中央大旅社
位於廣東路、海口路和浙江路的交叉口
就像是一艘巨輪
首在湖北路上,尾在浙江中路上
而廣東路和海口路就像是巨輪兩側
曾經,這個地方可是招待過很多名人的
『充滿煙火氣的居民區』
漫步在廣東路除了宏偉的建築
還有承載滿滿回憶的老式居民區
好像穿越回小時候在弄堂裡生活的時光
街坊鄰裡都很熱鬧,人情味很足
老底子上海人都非常喜歡
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曬被頭
無論窗外還是屋頂都能晾曬衣服
除了愛曬衣物,也喜歡「曬自己」
天氣一好,就會組隊出來「孵太陽」
像這種體現著
老上海人文生活的「老虎窗」
現在也越來越少了
仿佛正在訴說著老上海的家長裡短
說到廣東路,就不得不提這裡美容美髮一條街了,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染髮膏、指甲油、美甲美睫的工具等美容美髮產品都能在這裡買全。
短短幾百米
就擁有超多家美業商鋪
小時候家裡有人要染髮
或者給長輩買假髮
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這裡,有木有!
讀書的時候,買教材一定也會來廣東路。那時候電商沒有這麼發達,想要買到學校指定的教輔書,就會來這裡。
現在廣東路上教材店已經不多了
但書的品種依舊齊全
還記得每次開學前
和同學一起來買
「一課一練」、「同步」...的時光嗎
除了教輔類書籍
這裡還有上海重點中學格致中學
格物致知,求實求是
初中時候買書每每路過
都想著一定要考進!
擁有百年歷史的格致中學
致力於培養「理科見長」的優秀科技人才
學校環境也是鬧中取靜、環境雅致
曾經這裡京劇戲院十分雲集
四大京班茶園
丹桂軒、金桂軒、天仙茶樓和大觀茶園
都在廣東路上
而現在都已經消失殆盡
除了戲院還有古玩一條街
是聞名遐邇的古董街
而現在僅剩下上海文物商店
除此之外,廣東路上的美食也是非常多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牛羊肉一條街了。
小時候,家裡吃火鍋的話
爸爸就會騎個自行車來廣東路
買現切的熱氣牛羊肉
現在依舊人氣不減
忍不住買上幾串羊肉串
還是那麼美味!
肥瘦相宜,鮮嫩多汁
肥油部分被烤的香酥
瘦肉部分勁道彈牙
吃起來帶著淡淡的炭火香
廣東路上還有家百年老店德興館
創於清光緒4年(1878年)
是海幫菜的發祥地
無論是上海本地的還是外來旅遊的
都會想一嘗這地道海派風味
還有很多好吃的小店
不過現在因為疫情
大都暫停營業
希望等到春暖花開
我們再一起逛吃廣東路
感受廣東路的萬種風情
體驗海派的精緻時髦
領略市井的熱鬧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