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眾測
作者:被演南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做「三分攝影,七分後期」,或者聽說過另外一句話叫做「單反不後期,不如用手機」。確實是這樣,前期拍攝可以抓住一些瞬間,將場景記錄下來,但是想要照片變得與眾不同,後期調整非常關鍵。事實上攝影的快感不光是在按動快門的時候,後期通過一步步調整達到心裡的預期同樣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
自己學習攝影已經有兩年以上的時間了,下面我就說說關於後期的一些心得:
一、關於後期調色,屏幕很關鍵
關於後期自己走過不少彎路,最大的困擾就是來自於屏幕顯示的問題,之前對於屏幕顯示的效果天真的以為所有的顯示器顯示的效果都會一致,直到我某天晚上辛苦一晚調色,把照片傳到自己手機才感到詫異,什麼這是我調的色麼?所以說如果玩攝影,那就不要碰那些素質低的顯示設備。比如下面同樣一張照片筆記本和手機展現了不同的色彩,老筆記本飽和度顯示不出來,對於風景照還好說,把人像照片臉調成黃臉婆可就難堪了。
之後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我做出了當時我個人感覺最正確的選擇,就是購買了2018款 13.3寸 Macbook Pro,對比才會發現蘋果的顯示效果在一眾筆記本中是真的出色,有了更準確顯示色彩的屏幕,才讓我放開手腳去後期調色。老筆記本電腦,Macbook Pro 以及我的手機放在一起,可以發現同一張照片在不同的設備上出現了不同的顏色,所以對於後期調色,色準真的很重要。
我以為到此為止,這就是最好的修圖裝備了,直到我漸漸的發現這個13.3寸的屏幕確實有些小了,於是一番考慮之後我入手了明基的SW240顯示器,這款號稱是親民級的專業攝影顯示器在使用了近半年時間後感覺非常不錯。大屏修圖不僅效率更高,而且採用防眩光霧面屏,不會像之前一樣有反光的煩惱。屏幕支持Adobe RGB廣色域,以及100%sRGB和 95%DCI-P3色域,畢竟目前大部分手機都支持廣色域了,顯示器自然也要跟得上節奏。而且支持多種色域切換,也就有了更多選擇性,適配更多的工作場景。
前面也提到,色準很重要,如果從顯示器中看到的圖像出現了偏差自然調色會走偏,對於建築照片可能還好,如果是人像照片很有可能出現偏色的尷尬。SW240出廠校色,拿到手顏色就很準,並且其硬體校色的特性使得不會因為更換輸入設備而需要重新校色,所以他成了我後期調色的利器。
二、Lightroom-照片調色的好幫手
說到照片後期,可能更多人想到的是PS(photoshop),確實PS是一款強大的圖片處理軟體,利用PS可以輕鬆的處理照片。不過PS的強大之處在於合成,比如之前給自己P個腹肌的照片就主要是利用PS製作的。
對於平日一般拍照來說,Lightroom可能是更高效的圖片處理神器。以下幾個方面是讓我平日裡更願意選擇Lightroom調色。
1。強大的照片管理功能
不同與膠片攝影時代,每次拍攝都會使用膠捲,而且膠捲衝印也需要費用。數碼攝影每次按動快門的成本幾乎為0,也正是因為零成本便有了那句話叫做「連拍一時爽,選片火葬場」的說法,不論是專業攝影師還是普通的攝影愛好者都應該能夠對照片進行有效的管理,Lightroom對於照片管理確實是一把好手。
在使用Lightroom的時候首先要通過點擊導入將照片導入到軟體當中,需要注意的是Lightroom永遠不會對導入的照片進行移動位置以及對照片的屬性進行修改,你在調整照片的曝光、白平衡、對比度等操作的時候是不會影響源文件的,你所看到的只是一個預覽,確定好調整後只有按下導出你才會將你處理過的照片保存下來。
每一次出門拍照可能都會有上百張的照片存到電腦中,如何將這麼多的照片進行分類,區別滿意的照片與不滿意的照片,區分孩子的照片和風景照片對於Lightroom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Lightroom中可以通過設置旗標、設置星標、設置色標幾種方式對照片進行排查與分類。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可以通過利用快捷鍵P和U設置是否給照片設置一個旗標,利用數字鍵0、1、2、3、4、5來給照片設置星級,利用數字鍵6、7、8、9來給照片設置色標。
設置好之後怎麼用呢?可以點擊屏幕右下角的過濾器字樣對照片進行篩選,比如可以只看文件家中色標紅色,標有旗標並且是三星級以上的照片。這樣的話在首次查看照片的時候對照片進行標記分類,之後照片的整理就變得非常的輕鬆了。
2。完善的照片處理工具
如果對於PS有了解的小夥伴,看到Lightroom的照片修改界面,是不是感覺有些似曾相識呢?沒錯在PS中Camera Raw濾鏡中有的功能在Lightroom中你都可以找到,比如基礎的色溫、曝光、對比對調節,比如號稱是調色之王的曲線調節,再比如鏡頭矯正等等都可以找到。
都說Lightroom調色師拿到照片進行調整的第一步,精細的調整需要到PS中處理。但是個人覺得在Lightroom中也是可以對照片的劇本進行修整的,比如紅色框內的幾個工具,分別對應的是裁剪、修復畫筆、去紅眼工具、漸變濾鏡、徑向濾鏡、調整畫筆等等功能,對於一般的要求不是太高的照片在Lightroom中調整一下基本就可以交差了。
3。高效的照片批處理方式
Lightroom的批處理方式比起PS會方便很多,一些情況下更多人會願意拍攝一組照片,多張色調統一的照片看起來會更有視覺衝擊力,而且遠景、中景、近景不同景別的照片組合也更有故事性,更關鍵的是朋友圈以及微博都一次都可以發9張照片為啥不湊齊呢?
但是湊齊9張會有一定的問題,比如白平衡會有細微不同,比如曝光會有區別,如果使用PS可能你需要記住每一步操作,讓後讓接下來的幾張照片實現統一操作,確實比較麻煩。但是在Lightroom中就簡單多了,將調整好的照片選擇複製,你可以一鍵將你所做的調整有選擇性的複製下來。
複製好之後,在其他照片上將其粘貼,如果有需要微微調整下曝光參數,這樣一組風格統一的照片就調好色了,非常便捷。
LR快速上手教程
這裡就簡單的展示下我是怎麼從拍下照片到選片以及調色的,希望你也可以像我一樣快速掌握Lightroom,提高效率,調出好看的照片。
第一步導入與整理照片,打開Lightroom之後,你所拍攝的照片並不能在軟體中找到,你做的第一件事應該是將這些新照片導入到到Lightroom中,具體導入方法之遙點擊軟體左下角的導入按鈕。
之後會彈出一個對話框,在這個對話框中找到你要導入的照片,然後點擊右下角的導入按鈕即可。
這個時候你新拍攝的照片在Lightroom中就可以找到了,不得不說每一個時期的審美會有不同,不建議通過刪照片的方式對照片進行整理,因為廢片也是可以拯救的,所以建議使用為照片評分的方式整理,比如感覺不錯的照片通過按動1-5數字鍵進行打分,比如我給這張照片評為3分,在照片下方就會有三顆星星。星星可以隨時調整,按0鍵則可以取消評分。
照片選的差不多了,按一下這裡的過濾器,選擇三顆星,意思為顯示文件夾中評分大於三顆星的照片,好的,你已經將眾多照片排除了幹擾,留下的是你覺得還不錯的,需要後期調色的照片。另外想要顯示全部照片,將紅框內的星星取消掉就能看到所有照片了。
點擊修改照片就可以在左側的面板中通過調節參數來對照片「動手腳」了,首先要調整的基本參數,白平衡準確是調色的基礎,如果把握不準可以用白平衡的吸管吸取畫面中應該是白色的部分,這樣就可以自動調整白平衡。曝光度可以對照片整體亮度進行調節,對比度調節的是明暗的對比程度,對於人像照片,對比對、清晰度、去朦朧三個參數都不建議調太高,那樣皮膚會顯得比較粗糙而且感覺會很髒。高光、陰影、白色色階、黑色色階對應的是照片中亮的部分和暗的部分,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對其進行調節。另外飽和度不建議調太高,不然照片看多了會膩,鮮豔度倒是可以稍調一些。
接下來調整色調曲線,曲線號稱是調色之王,因為基本上你想要的色彩在曲線中都可以調整出來,我的做法一般會在RGB通道畫一個S型曲線,會有膠片的感覺,然後會把藍色曲線左邊上提,右邊下壓,這樣暗部會發藍、亮部會發黃一些。藍黃對比也會有通透的感覺。
接著調整的是HSL顏色,可以通過調整不同顏色的色相、飽和度、明亮度來有針對的調整,基本上橙色是最常調整的顏色,膚色就是橙色的,我一般會讓橙色色相偏紅一點,飽和度低一些,然後亮度調高一些,做到那種百裡透紅的膚色。至於其他的話如果有草地可以調整綠色,如果有天空可以調整藍色,不過這張照片基本沒有其他的顏色,也就不調整了。
另外一個常調整的是鏡頭校正,可以刪除鏡頭引起的色差以及一些畸變。
接著在給照片加一些暗角,暗角雖能更好的突出照片主體,但是不要過度,暗角稍加一點就好。
另外照片中的瑕疵也可以通過汙點去除工具進行祛除,方法很簡單,只要調整畫筆大小對著不想要的地方點一下就好。
還可以用畫筆對照片進行局部調整,比如之前對比度加多了,臉部可以用一個增加曝光,降低對比度的畫筆給臉部塗抹一下,讓臉部皮膚看起來更好一些。
最後基本上一張照片就差不多調好了,對比看一下之前的,調過色確實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其實攝影的樂趣不管是按動快門的時候,後期把照片調成自己想要的感覺同樣很有意思。
前面說到如何讓一組照片顏色風格統一呢,只要點擊左下角的複製,然後通過勾選複製的內容,在選擇到其他期望調色的照片下點擊粘貼就好了,最多就是微調一下照片曝光,這樣一組風格統一的照片就調好了,簡單高效。
最後總結
Lightroom的使用還是很簡單的,想要調出心目中希望的顏色更多需要的是不斷調色的經驗總結,以及審美的提高,當然也離不開專業修圖顯示器的加持。相信你在使用過一次之後就會愛上調色,愛上攝影。
全文完,感謝觀看。